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李善友
混沌大学创办人
李善友,酷6网创始人,CEO。 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曾先后在摩托罗拉、美国铝业集团、博士伦公司等大型外企以及在国内极具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搜狐任职。
因为“我”的思考等同于“我”的存在,所以没有什么东西比思想的正确性更能强化“小我”的存在,而为了证明“我是对的”,必须证明“你是错的”。当人们站在己方正确而对方错误的逻辑制高点上,自然会产生一种思想层面的优越感,因为他们在这个二元对立中证明了自己的存在。
李善友
以目前的时间为起点,人们认为过去多久以前的自己是个蠢货,代表了人们自我成长的周期。
李善友
一直到19世纪初期,人们才发现欧氏几何学建立在平直空间的基石假设之上。
李善友
亚里士多德认为,从一件事物推导出另一件事物,中间存在一个必然的导出,而这个导出的过程就是所谓的逻辑。根据这种认知,亚里士多德创造了演绎法中的经典句式,即我们常见的三段论。三段论,顾名思义有三个组成部分,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在大前提和小前提正确的基础上,结论必然成立。
李善友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定义的使命是一种最自然的、内在的声音的表露,即我们为什么而存在?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有了我们的存在,这个世界会更美好,还是会更坏?这些都值得我们反复思考。
李善友
休谟说,所有建立在经验归纳法之上的知识都不叫知识。如果单纯从这个论断本身出发,这种说法是准确的,但从生存的角度思考,归纳法又是不可或缺的。
李善友
熊彼特有一句名言:“你无论把多少辆马车连续相加,也绝无可能出现一辆火车。”他坚信,只有从一条曲线到另外一条曲线的非连续性创新,才能产生经济的十倍速增长。
李善友
小孩的天性不只是想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还想弄明白他(她)的生活环境的规则。要想弄明白一件事,你就要了解这件事是怎么形成的。当家长和老师只是简单、粗暴地告诉小孩去做1、2、3,只要听话就好了,就好像是给小孩的脑袋里安装一个已经设计好的软件一样。当小孩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的时候,他们是在尝试解析这个软件,看看它是怎么构成的——想弄清楚底层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这样他们才能决定到底应不应该把这些大人看起来十分坚定的事情当回事儿。
李善友
小乘佛法认为人们对于自我的偏执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也是轮回的原因。
李善友
系统之间是有层级之分的,最简单、直接的划分方式就是“母系统”和“子系统”。某一个系统的第一性原理,既可以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元起点,也有可能是一个更大的母系统的中心思想,作为子系统的第一性原理。从系统的维度来说,每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所以不同系统的第一性原理之间也有层级之分。但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我们没有必要去找到那个终极的第一性原理,所有比我们想要推导的理性系统范围更大、层级更高的母系统,其中心思想或者推导结论都可以作为子系统第一性原理的来源。
李善友
西方流行一句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王东岳老师说:“我们一旦展开感知,一旦觉得我们有所知,就会陷入愚蠢和可笑。由此可见,知识本身是需要无穷追究的深刻话题。而能持以不可知论看待世界,表达了对一切确定的知识和结论永远持怀疑态度。”
李善友
我们在《第二曲线创新》(第2版)中讲过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其实第二曲线根本不是为了解决第一曲线的极限点问题,而是构建一个新的系统,让第一曲线的极限点变得无关紧要。这就是用第一性原理跨越非连续性,实现第二曲线创新。破界创新是混沌大学创新模型之王,强烈建议读者反复阅读这部分内容,不是看具体的内容,而是寻求同频共振。
李善友
我们需要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哲学的思维方式。
李善友
我们突然发现,已经适应的环境突然改变,脚下赖以生存的根基正在坍塌,要想生存下来,只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固即将坍塌的根基,这一条路相对容易一些,这也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二是找到新地基。
李善友
我们提出了某种假想,然后通过自己的联想、想象,把这种虚构的故事具象成了某种现实的存在,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承认这种假想,最后虚构的故事就成了真理。所以,我们要学会质疑群体性的共识,敢于打破群体信念,这是破除隐含假设的方法之一。
李善友
我们还要把这些思维植入自己的大脑,并用毕生的时间去培养它们,让它们变成你随时能够调用的本领。这是一个需要持续一生的训练,我把这种训练方式称为“刻意练习”。
李善友
我们还是应该想着如何打破从众天性的限制。因为物种的进化总要依靠出现相对突出的个体,即便一个人的力量相对微小,但随着打破限制的人越来越多,人类终将打破这种限制,走向更远的未来。
李善友
我们的文化原本是固化死板的。每一名员工都需要向其他人证明自己无所不知,证明自己是屋子里最聪明的人,不能出一点差错,永远不能(不敢)落后于他人。
李善友
我们的案例都是“借假修真”,不用在意具体的内容,而应该通过案例去理解思维的框架。
李善友
我们常说“微言大义”这个词,意思是说用一句简练的话表达深刻的道理。但是在哲学语境中,我们强调的是假设与证明,即便是一句极度简练的话,我们也必须经过逻辑推理证明其有效性,否则就不是微言大义,而是虚假命题。
李善友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