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伯特·海灵格
“家庭系统排列”创始人
伯特·海灵格(Bert Hellinger),生于1925年12月16日,是德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以及“家庭系统排列”创始人。
愤怒有时被用来作为一种防卫,以对抗必须承认的罪恶。正如名言“我到底对你做了什么错事,使得我对你如此地愤怒。”愤怒有时也作为对抗痛苦的防卫,如在分手当中,愤怒通常是代替悲伤的工具。
伯特·海灵格
如果伴侣收到的较付出的少,是会危害伴侣关系的。
伯特·海灵格
从命运那里得到不应得的礼物,会使人感受到压力,他要去做点事以作为回报,但他不会以某种方式限制自己。
伯特·海灵格
在关系系统中,一种常见的动力是,清白者往往是较危险的人,因为清白者心怀极度愤怒,会在关系中做出严重破坏性的行为,他失去了适当的平衡感觉。
伯特·海灵格
伴侣一方奋战以留住另一方,那股能量通常是来自我们心中小孩子的感觉,作为一个小孩子,我们由于害怕失去母亲而心生恐惧。事实上那份忠诚的要求,大部分指向母亲多过于指向伴侣。伴侣的忠诚,尤其当它伴随著牺牲,便是孩子对母亲的一片忠心投射到男人或女人身上。
伯特·海灵格
被感受的良知与被隐藏的良知之间的矛盾便是每一个悲剧的基础,基本上也是每一个家庭悲剧的起因。它会引发悲剧性的牵连纠葛,在家庭中导致重病、意外或自杀。这种矛盾也导致很多伴侣关系的悲剧结局,例如男女双方虽然有无比的爱,但他们的关系却仍然会破裂。
伯特·海灵格
伴侣治疗的首要措施便是找出谁给予较多,谁接受较多,然后交施与受带回平衡。
伯特·海灵格
一个人为什么特别容易发生意外?很多都是子女违反了长幼秩序的结果,即孩子自以为知道并评价父母之间的私事。
伯特·海灵格
在伴侣关系中,先生和妻子的关系,优先于他们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但通常夫妻有了孩子后,他们照顾孩子胜过在伴侣之间表达爱意,这样就破坏了层级秩序,孩子会感到不自在,有压迫感。
伯特·海灵格
父母如果为了孩子而自牺牲的话,对自己还是对孩子都不是好事。
伯特·海灵格
再婚中的优先序有了不同。例如,女人嫁给已有了孩子的男人,她就不能要求:我最重要,其次才是你的孩子。这违反了优先秩序,会对关系有严重影响。
伯特·海灵格
从系统上看,治疗师总是要站在被排除的人那一边,被排除的人往往都是加害者,而不是受害者。
伯特·海灵格
就对满脸大胡子男人的观察,大部分他们是来自一个男性被轻视以及被剥夺权力的家庭之中。
伯特·海灵格
由于男人通常比较易于在他们和孩子之间做一个区分,原则上来说,孩子们就他们个人而言,跟著父亲在一起是比较安全的。
伯特·海灵格
过度亲密是对成长的拒绝。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空间。
伯特·海灵格
只有当你的母亲无法照顾父亲时,你去照顾他,才是适当的。或者对他们说:如果你们需要我,我就会给你们适当的照顾。
伯特·海灵格
人在幸福中会体验到危险与不安,因为幸福令人感到孤独;对于问题的解决之道也是如此,也会有这份危险不安的感觉。反之,在遭受重重困难和不幸时,人与人更可以保持在群体中。(我的评论——家庭中的人要么一人荣,带动其他人荣;要么在自己荣后让自己差下去,以达到与家庭中其他人平衡;要么远离家庭,以为逃避)在困难和不幸当中,人有一份清白和忠诚的感觉;但在脱离困境和拥有幸福时,却有罪恶和反叛的感觉。
伯特·海灵格
伴侣中无法生育的一方是没有权力要求对方留下来的。如果对方仍然决定要留下来,无法生育的那一方便要加倍地敬重他/她。
伯特·海灵格
家庭中的认同:如果家庭或家族中有一个人被排除或不被认同,一个人没有刻意模仿甚至不知道这个人的情况下,却变成像那个人一样,有著与那个人相同的情绪感受、行为模式和命运遭遇。
伯特·海灵格
很多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人有一种想法,以为他可以靠著说服力,或是用努力,或是用爱去驾驭秩序。但秩序却是早已被排定了的,也是不能用爱来取代的,爱只可以在秩序范围内成长。
伯特·海灵格
«
1
2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