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长期
因此,你必须进行自我训练,主动迎接短期痛苦,压制回避痛苦的倾向(这种潜意识倾向非常强大)。如你所知,我们生命中的大部分收获都来自承受短期痛苦而获得的长期回报。
埃里克·乔根森
一条简单的人生经验:如果在一个艰难的决定上意见不统一,你就应该选择短期内更痛苦的道路。从本质上看,两条道路中的一条会带来短期痛苦,而另一条会在未来引发更长久的痛苦。为了回避矛盾,大脑会本能地选择摆脱短期痛苦。前提条件是,两个选择利弊相当,但如果一条道路会带来短期痛苦,那么它也会带来长期收益。而根据复利效应,长期收益才是你想要的。
埃里克·乔根森
孩子小的时候,要保护他。但孩子成长到十几、二十多岁时,孩子会因此失去了成长期学习人生智慧的机会。吃苦会让人更有同情心,也可让人在自我及他人之间找到平衡点。
乔纳森·海特
儿童特别容易受逆境伤害,如果孩子的生活环境每天危机四伏(不是有人要掠夺他的东西,就是被欺负,或不定时地饱受暴力威胁),如此一来,孩子大脑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他会变得不太容易相信别人,对人充满戒心。在孩子碰上重大人生逆境时,几乎不可能得到什么好处。长期性的挫折与伤害对孩子的影响比较深。
乔纳森·海特
这个世界永远有两种人:掌控者和机会主义者,于是就是两种掌控思路。掌控者懂得把注意力尽可能放在内部、稳定的因素上。就有在他们心中,注意力是这样分配的:能力>难度>努力>运气。他们的内心对话是:这个事情的确很难,但以我的能力应该可以做到这个程度,我要尽全力,其他就交给老天了。以这种状态做事,增强的是能力和对任务评估的眼界,能力和眼光长期都可控,这样的人生可控性会越来越强。越是糟糕的掌控者,越是机会主义。他们把时间花在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上。在他们的心中,注意力是这么分配的:运气>难度>努力>能力。他们的内心对话则是:也许这就是个机会呢?希望不要太难,其实只要是个机会,我努力是没问题的。能力这种事情,确定是机会再练。这种人把人生都押在外部常常变化的领域。
古典
反馈回路都有一个玩死人不偿命的特点:短期感受和长期收益总是相悖。正循环的学习、健康、投入、习惯刚开始都感觉很累,并不舒服,而负循环的开头——忙带来的充实感、不投入的安全感、工作狂的成就感,短期感受都很好。所以人们往往为了不改变而改变。
古典
对于大多数的股民而言,只有亏损的股票才会进行长期投资。
金融帝国
人类攻击性分为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攻击性与其他人类本能一般,都会引起快感。如果我们长期压制攻击性,会对身体产生较多伤害,甚至产生更大的破坏性。
卫蓝
如果我们长期处于很大的压力下,那么我们体内就会分泌压力的应激素皮质醇。皮质醇会帮助我们短期内释放大量的能量,去面对让我们感到不安的环境。当皮质醇含量过多时,我们的肌肉、肾脏和脂肪都会被大大消耗,变得消瘦。而当肾脏被耗损时,我们身体的排毒功能也被削弱,这个时候也更容易得病。
卫蓝
皮质醇的含量过高时,我们的能量也会被短时间内大量消耗,这也是为什么长期处于压力下的人会变得很消瘦和更容易生病,因为脂肪、肌肉和肝脏都被严重耗损,维系自身的能量过少而排毒器官又受损。
卫蓝
当我们长期处于较高的压力和工作强度中时,大脑会通过各种方式让我们发现自己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
卫蓝
长期稳定的高收益,几乎是天方夜谭。复利公式的核心“高收益率”,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存在。你只看到别人赢,却没有看到别人输;你只看到短期赢,却没有看到长期输。在复利效应要求的长期内,高收益率几乎无法实现。
程东升
太多人把复利当成一个快速致富的通道。切记,复利效应不是暴富效应,相反,它恰恰是一个极度仰赖长期的概念。复利需要足够长的时间酝酿发酵,可能是一辈子,也可能是几代人的时间。复利效应真正诱人的地方,是收益率。高收益率才是复利效应的核心。
程东升
他心中装的不是一时一刻,而是更加长远的长期主义。定力,是人生的智慧——最终的胜利,常常是时间的胜利,是长期主义的胜利。
程东升
这种持续地追求学习和改进的动力,让人类天生地对进步感到快乐,对快速进步感到兴奋。尽管大多数人觉得他们是在追求能让自己快乐的东西(玩具、大房子、金钱、地位等),但这些只能带来小的满足,远远无法与进步能给大多数人带去的长期的满足感相比。一旦得到我们追求的东西,我们的满足感通常不会延续。这些东西只是诱饵。追逐诱饵要求我们必须进化,而且对所有人来说重要的是进化,而不是回报本身。这意味着对大多数人而言,成功就是以尽可能高效的方式拼搏和进化,即迅速认识自身和所处环境,然后通过改变实现进步。
瑞·达利欧
自我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要接受自己的缓慢成长,不要急于求成。
周岭
我们必须放弃一部分安全感,才能长期、深入地观察和思考。
李笑来
选择一个有长期发展前景的行业,找到可以长期合作的人。
埃里克·乔根森
经常受到惩罚的孩子,要么变得极其叛逆,要么变得恐惧而顺从(讨好者)。正面管教不以任何责难、羞辱或痛苦作为激励手段,其目的在于获得积极的长期效果,以及立竿见影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简·尼尔森
陷入权力之争而不考虑长期效果简直太容易,他们唯一想到的就是战胜对方,或不被对方击败,没有一个人想到,即使他们赢了其代价只能是孩子成为输家。
简·尼尔森
«
1
2
...
35
36
37
38
39
40
41
...
67
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