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机会
任何挡住你的东西,都可以是你创造和行动的舞台。推开大门,找到机会,迎接好消息。所以,凡墙皆是门。
罗振宇
“装”是一种美的刚需。激发别人把炫耀的本能发挥出来,会使你有机会获得商业成功。
程东升
一个人一辈子需要出生两次,第一次出生是生理上的出生,第二次出生是精神上的觉醒,知道自己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需要从依赖性中挣脱出来,给自己第二次出生的机会,而且第二次出生的时间越早越好。
梁永安
对干部的教育上不能急,我们不能期望一天就使我们的干部能达到日本信华那样的严格标准,应该给他们一个逐步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机会,如果他们不改正,可以辞退他们。但对干部的错误也不能只批评两句,说两句就算过去了。相反,一下打入地狱也不应该,也没有必要把他们打到最底下。因为人的毛病不是一天就能治好的,工资要降,职务要撤,但不能降太多。
任正非内部讲话稿
任正非
成功意味着做到最好的自己,而不是要强于他人;失败是一次机会,而不是死刑;努力是通往成功的关键。
卡罗尔·德韦克
乐观的人在苦难中会看到机会,悲观的人在机会中只会看到苦难。儿子,记住我深信不疑的成功公式:梦想+失败+挑战=成功。
约翰·洛克菲勒
很多人一开口说话就紧张,甭说能说地多好了,连上场的勇气都没有。还没上场,心里就先打起了鼓。但只要敢上场,就有机会让别人记住你,就像作者自己曾经虽然公开表达能力不行,但因为敢上场,还是让在场的人记住了他。
周鸿祎
有钱人专注于机会。穷人专注于障碍。有钱人会专注于他们想要的东西上,而穷人专注于他们不要的东西上。
哈维·艾克
好生意的定义是什么?好生意就是消费垄断。因为有了垄断,你就有了高利润,然后就可以做研发+创新,可以做良性循环。要么做大,要么出局,那小公司或者中型公司的机会在哪里呢?我觉得既要靠大平台搞流量,自己也要有流量,实在不行就小而美,但是要hold用户,靠内容、靠频次吸引用户。
徐新
如何打造行业第一品牌,很多品类的机会要做第一,要迅速做大,越快越好。(1)第一,伟大的公司要从好名字开始,名字要取对;(2)第二,打品牌要舍得花钱,要持续投放,最厉害是我们投了的赶集,你要有“三个一”,一句打动人心的话,还有一幅画,所以把视频做到极致,也是你的核心竞争力,广告都可以省很多钱。
徐新
品类如何扩张?第一,当品类机会来临的时候,你一定要迅速做大,舍命狂奔;第二,你一定要“鬼子进村,打枪的不要”,因为你这个模式太优秀了,如果人家知道了,抄你学你竞争对手就会很多。与竞争对手相比,你到底解决哪些问题?
徐新
一年找到一个好的投资机会,然后一直持有,等待它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在一个人们每五分钟就来回喊报价的环境里,在一个别人总把各种报告塞到你面前的环境里,很难做到持有不动。华尔街靠折腾赚钱,你靠不折腾赚钱。
巴菲特
人的一生不需要很多次机会,四五次重大机会就够了。重大机会首先你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第二你不仅看到还敢重仓,第三你还敢拿的时间长。
徐新
人的一生无需很多次机会
徐新
我做风险投资最大的感受,就是你要hitthehomerun(打出本垒打)。本垒打就是你要投到伟大的公司,首先它要做行业第一,第二你要赚个8倍。“本垒打”有两个因素,一个是频次,这是运气决定的。你是不是生在某个时代、某个国家?是不是抓住了互联网、AI的机会?这方面我们真的很幸运的;另一个是强度,就是每个本垒打究竟赚了多少钱,只有两个东西决定,一个是股份比例,还有你持有的时间有多长。
徐新
并不怕错过一些机会,但最重要的是不要踩雷。想快赚可能正是你缺钱的原因,因为一直想着快速赚钱。知其不可为很重要,还是要踏踏实实做该做的事情。
谈赚快钱
段永平
对于没有融到资的创业者来说,中国市场还有细分领域的机会。它的特点是很碎片,按企业、按行业、按规模分成了很多区隔市场。好处是,即便是BAT、华为这样的巨头,也很难一下子垄断。而且企业愿意为降本增效掏钱。
周鸿祎
如果有梦想的创业者要碰大模型,能颠覆Transformer,那你就去颠覆。你提出一套新的架构,不像Transformer开销这么大,那就有成功的机会。
周鸿祎
我们看历史,不是小公司打不过大公司。小公司挑战巨头的前提是大公司处于懵逼状态,对一个事看清、看不起、看不上,给了小公司机会。
周鸿祎
我发现那些真正有潜质的项目,却往往因为另辟蹊径让大多数人看不出门路。比如说去哪儿,CC(庄辰超)真的是找遍了市面上的所有投资机构,可是没人相信在百度和携程之间还能再出一个平台。没有人投他,我们是他唯一的一个TS。 4风口意味着规律 很多人都说我愿意赌风口,其实真正的风口往往是规律。背后往往有行业发展的逻辑作为支撑,很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20%的渗透率。中国二线的互联网公司,赶集、58、去哪儿都是05年06年成立的,为什么05年06年有这么多诞生?也很简单,任何一个市场用户渗透率到20%以后就开始起来了,做任何事情都能够事半功倍。今天AR、VR也是一样,对VC来讲,我们看到渗透率是到15%以后可以开始投,10%以上可以关注。对创业者来说至少到5%到10%创业才有机会。
朱啸虎
«
1
2
...
45
46
47
48
49
50
51
...
155
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