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独立
一个纯粹通过阅读学习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如假肢、假牙、蜡鼻,甚至人工植皮。独立思考的真理就像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属于我们。
叔本华
卡夫卡深有感触地说:“我所受的教育,力图将我造成另一个人,而不是我自己。”卡夫卡的心灵,毕竟不像我们那般平庸,缺乏补偿的途径和升华的动力,他最终以他父亲为精神起点,超脱了父亲的精神控制,以强有力的个性和独立品格,达到了文学精神的极限。从卡夫卡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文学天才,我们感受到他父亲另类的慈爱,就像罪恶里开出的恶之花,把卡夫卡的人生衬托得如此令人迷乱,如此靡丽多彩。
弗兰兹·卡夫卡
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
叶圣陶
唯有真理的光照,才能学会谦卑,走出自我的偏狭,而自由而不放纵,独立而不狂狷,尽责而不懈怠。
罗翔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
桥是那么伟大,但也能娇小妩媚。秦少游为“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的绚丽景色所动,李肩吾爱看“直下小桥流水,门前一树桃花”,欧阳修更痛快,他偏喜欢“独立小桥风满袖”,多么潇洒!
梁思成
画家对静物写生,对于该静物的看法与平常不同,不当它们是供人用的东西,而把它们看作独立自主的存在物。
丰子恺
宇宙万物各有其自己独立的意义,不是只为谁生。
丰子恺
君主的义务,首在策本国社会之安全,使不受其他独立社会之暴行与侵略。君主的第二义务,就在保护人民,不令社会中任何人受其他人的欺侮或压迫,换言之,就是要确立一个严正的司法行政。
亚当·斯密
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也无论他是谁,都喜欢做他愿意做的事,而根本不喜欢像理性与利益命令他做的那样去做事;他愿意做的事也可能违背他的个人利益,而有时候还肯定违背。纯粹属于他自己的随心所欲的愿望,纯粹属于他自己的哪怕最刁钻古怪的恣意妄为,有时被刺激得甚至近乎疯狂的他自己的幻想——这就是那个被忽略了的最有利的利益,也就是那个无法归入任何一类,一切体系和理论经常因它而灰飞烟灭去见鬼去的最有利的利益。所以这些圣贤们有什么根据说,每个人需要树立某种正常的,某种品德高尚的愿望呢?他们凭什么认定每个人必须树立某种合乎理性的、对自己有利的愿望呢?一个人需要的仅仅是他独立的愿望,不管达到这独立需要花费多大代价,也不管这独立会把他带向何方。
陀思妥耶夫斯基
以诗歌做号角用满腔激情争取民族独立。
裴多菲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能够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老子
对实践更改的最高原理的阐述现在已经作出了,也就是说,首先指明了它包含什么,即它是完全先天地、不依赖于经验性原则而独立存在的,其次指明了它在什么地方与其它一切实践原理区别开来。
康德
意志自律是一切道德律和与之相符合的义务的唯一原则:反之,任意的一切他律不仅根本不建立任何责任,反倒与责任的原则和意志的德性相对立。因德性的唯一原则就在于对法则的一切质料有独立性,同时却又通过某个准则必须能胜任单纯普遍立法形式来规定任意。但那种独立性则是消极理解的自由。所以道德律仅仅表达了纯粹实践理性的自律,而这种自律本身是一切准则的这样的形式条件,只有在这条件之下的一切准则才能与最高的实践法则相一致。因此,如果那个只能作为与法则联结着的欲望之客体而存在的意愿质料,被放进实践法则中作为它的可能性条件,那么从中形成了任意的他律,也就是对于遵从某一冲动或爱好这种自然规律的依赖性,而意志就不是自己给自己提供法则,而只是提供合理地遵守病理上的规律的规范。
康德
要有独立和自主的品质,不依赖他人。
胡适
要保持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不受他人左右。
胡适
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被别人的观点左右。
胡适
保留自己的独立性和独特性,不随波逐流。
胡适
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被别人左右。
胡适
«
1
2
...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