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存在
不要去抗拒痛苦,允许它的存在。向悲伤、绝望、恐惧、孤单或者任何形式的痛苦臣服。在不贴心理标签的情况下去观察它,拥抱它。
埃克哈特·托利
慈悲是你自己和众生之间的一种深深的联结,但是慈悲和这种联结都有两面性。一方面,由于你仍然以肉体的形式存在,你就与其他所有人一起共享着身体形式的脆弱性和必死性。你神圣的本质仍然在那里。真实的、严明的、觉醒的本质性的东西不会死亡,死亡的只是你的名字、形式和幻象。对这种不朽状态(你的自然本质)的认识是慈悲的另外一面。
埃克哈特·托利
当你有了一定的临在意识,你就不再需要消极心态来告诉你,在你的生活情境中还需要什么。但只要消极心态存在,就要利用它,将它作为一种提醒你变得更为临在的信号。
埃克哈特·托利
对当下的宽恕甚至比对过去的宽恕更为重要。如果你宽恕每一刻,允许它的存在——你就不会去积累需要在未来宽恕的怨恨了。
埃克哈特·托利
你没有在假装任何事情。你只是允许事实的存在,就是这样。这种“允许事实存在”的做法会使你超越有抗拒模式的思维,这种思维会创造正和负。这是宽恕的关键。
埃克哈特·托利
如果你能够在当下时刻观察所有的这些事情,不带批判,不加分析,那你就是以当下的力量处理过去,并且将它化解。回到过去,你不会找到你自己,但是,通过进入当下,你可以。不要试着理解过去,只要尽可能地感受当下时刻就好了。过去不会在你的临在中生存,它只会生存在你意识缺席的状态中。
埃克哈特·托利
你感到忧虑吗?你是否经常想到“万一”?如果是的话,你就是在认同你的思维,思维把自己投射到未来的情境中,并创造了恐惧。你是无法应对这个未来的情境的,因为它压根儿就不存在。仅仅通过承认当下时刻的存在,你就可以停止这种有害健康和生活的疯狂行为。关注你的呼吸。感受空气从你的体内流入和流出。感受你内在的能量场,在实际生活中(不是大脑想象和投射的),你需要处理和应付的就只有此刻!问问你自己,你此刻有什么问题。
埃克哈特·托利
一旦一个思维模式、一个情绪或者反应存在时,我们就应该接受它。你那时没有足够的意识来做出选择。这不是一个判断,只是一个事实。
埃克哈特·托利
人类大脑内部始终存在着两个相互关联但又各自独立的运作系统:第一个就是感性面,这个部分的自我属于天性本能,能够对事物产生情绪,知觉痛苦和快乐;另一个是理性面,也叫反思系统,这部分大脑能够进行深思熟虑,观察并且反思行为。
卫蓝
因为我们的收益都存在滞后性。改变并不会立刻发生,而是需要时间的累积才会出现效果。思维的“短视偏向”——无法立刻看到成果,我们就会产生可行性的怀疑。
卫蓝
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三大法则:自然法则、族群法则、普遍法则。从自然法则到族群法则,再到普遍法则,是世界不断进步、文明不断发展的标志。当你用这三大法则的视角看世界,就会理解个体发展、组织博弈甚至国际政治都有其背后的原因。
程东升
长期稳定的高收益,几乎是天方夜谭。复利公式的核心“高收益率”,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存在。你只看到别人赢,却没有看到别人输;你只看到短期赢,却没有看到长期输。在复利效应要求的长期内,高收益率几乎无法实现。
程东升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一旦在某个领域获得了成功,就几乎可以在任何一个领域都获得成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存在呢?这背后,其实是有商业逻辑的。人生,就是一种商业模式。我们可以将其总结为一个公式:人生商业模式=能力×效率×杠杆。
程东升
如果说增强回路的存在,是让这个世界走向极端。那么调节回路的存在,就是让这个世界回归平衡。凡是有增强回路的地方,必然有调节回路。一旦看到了调节回路,你就会顿悟:很多时候,我们的增长并不需要猛踩油门,只要松开刹车就好。
程东升
第三种数学思维,源于几何学,叫作公理体系。一家公司一旦有了完备的公理体系,其实就不需要老板来做决定了,因为公理能推导出所有的定理。不管公司以后会怎么发展,会遇到什么情况,只要有公理存在,就会演绎出一套能够解决问题的新的法则(定理)。
程东升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完美是不存在的,它是一个目标,激发永不停息的进化过程。假如自然或任何东西是完美的,它就不会进化。生物、组织和个人总是高度不完美的,但都拥有改善的能力。所以,与其顽固地隐藏我们的缺点,假装自己是完美的,还不如找出并应对我们的缺陷。你可以从自己犯的错误中获得教益,不断坚持,为成功做出更好的准备,否则就将失败。
瑞·达利欧
很多人都认为,“简单生活”/“放慢节奏”就等同于缺乏梦想,没有激情,日子过得度日如年,了无生趣,这都是因为存在“厉行节约”、“拼命忍耐”等先入为主的想法使然。事实上,日子不需要过得这么用力,只不过是把不该浪费的东西省下来而已。
本田直之
一些成年人,他们老是处于想要获得关注的阶段。若是得不到关注,他们会觉得很自卑,或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如果你对孩子发出的信号毫无反应,你就是在训练他们变成那样的操纵者。另一种结果是,孩子完全放弃人际关系,变得孤僻。给予孩子需要的关注是无可避免的,没有其他捷径可走。
菲利帕·佩里
建筑本身是一种纯粹的空间艺术,在造型上做各种空间变化,与思考作为本质存在的“空间”,后者是中国建筑更为主要的课题。而无论在儒家族群式的建筑或老庄式的园林建筑中,空间都在做时间延长的暗示,也就是意图把空间的建筑艺术转为时间的艺术。
蒋勋
我们不应该让孩子失去好奇心。承认生活中存在一些无法证明的事情是成为健全个体的一种途径。
托尼·利特尔
«
1
2
...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
228
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