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不是
看待选择——你永远都有选择,在这种更成熟的心智模式下,你面对的不是“要么A,要么B”的两难选择。而是既有选项A,又有选项B的选项C,甚至是抛开了两个对立选项,通过层层深入提问,开放性地讨论“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找到直击本质的选项D。
艾菲
爱不是控制、不是依赖、不是占有,而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是支持对方去活出他的生命力。
艾菲
过去人们说,“古之善书,往往不知笔法”,就是因为笔法是个被总结出来的东西,就像我们先学会了说话,然后才知道有个东西叫“语言”一样,不见得要知道了语法才会说话。方法被总结出来,终归是为了帮助人们把一件事做好,而不是为了制造困难。
林曦
书法训练意义上的“发力”,不是简单的关于大小的定义,而是有“意在笔先”的肯定、自信的意味在里面。书法中的力是由情感和意图主导的,当人渴望表达的时候,这个驱动本身就具有一种力量。
林曦
“用功在作业,进步在生活”,意思是功夫从笔下练起,最终要体现在生活中。学写字如果不是为了成为书法家,那么大抵是为了其中的进益可以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生活得更快乐,那是我们真正的长进处。
林曦
我们要注意体察自己的心思,对成败得失看得重的时候,尽可能地让心空灵起来,去寻找并且回到最初的那个状态里,享受第一滴墨、第一笔落在纸上的感觉,把快乐放回到写下稳定的那一笔的当下,而不是把注意力分给他人的欣赏和评价。欣赏和评价真的是别人的事,我们要负责的只是把心放空,尽自己的力好好去写。
林曦
你对任何一个东西不感兴趣,都只是因为你的背景知识不够。不喜欢其实是一种不了解。关于喜欢与不喜欢,我更相信一种好好写过、下过功夫之后的反馈,而不是在还不熟悉的时候轻易下结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不喜欢是因为还没有走得够近,眼睛和手都没有到。
林曦
人一生的能量和生命力如果倾注在一件事情上,是热爱、发展和成就;如果倾注在一个人身上,便是压抑、捆绑和缠结。穷其一生,找一件事,而不是锁定一个人。于事,格物至穷理;于人,聚散却自如。
刘晨曦
对事物的认知,不是看书看明白的,是做事做明白的。但做事不能乱做,要尽快确定一件事,把它做透,做到极致,成为业内专家,然后再看其他领域,就能做到一通百通,触类旁通。
马方
乔布斯说过:“我特别喜欢和聪明人交往,因为不用考虑他们的尊严。”聪明人不是没有尊严,而是聪明人更关注自己的成长,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而愚者更关注自己的面子。
马方
年轻的时候很难挣到钱,你的任务是学习、成长,只要找到一个好的单位,这个单位在向上发展,你就跟着它一起成长,会长得非常快,然后坚持到一定年限,到时候你就有钱了。你现在的任务不是追求有钱,年轻的时候本来就很难挣到钱,而是要追求将来能值钱。
马方
我们做一件事情不要先考虑有没有好处,而是要先考虑这件事是不是对的。所谓的“好处”只能给你带来眼前的利益,但“对的”事情却能给你带来未来。
马方
我一直都在强调一个观点:我不是专家,我是“用家”。专家跟“用家”的区别在于:专家拥有很多知识,而“用家”则是把知识通过行动变成能力。
黄启团
对于“孝”有一大堆解释,我说说我的“歪理”。我同意曾国藩的“养亲以得欢心为本”。让他们开心最重要,别老跟他们争,掰扯那些理。他们的欲望也不见得都要满足,该顺着的时候顺着,该打哈哈的打哈哈。他们就是老人,得欢心为本,他们开心最重要。他们是不是对,你是不是对,并不那么重要。
冯唐
有一类人,推动这个社会靠的是一种用力过猛的心结。这类人容易成功,但是不容易幸福;容易成功,但是也容易出事。真正的幸福不是“一定要怎么样”。
冯唐
开启并不是我们要抵达什么具体的地方,而是我们要维持的一种状态。
马克•尼波
当我自顾自专注于看自己被挖走了什么而不是去觉察哪个部分被打开了的时候,我就被局限于一个寂寥虚无之所在。
马克•尼波
每个人生下来就肩负着一个使命或目标,童年时期就能显现出来,之后在成长过程中不断以我们称之为“情结”的形式重现,直到我们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这个使命。而对这个潜能的束缚则会导致希尔曼所说的自我向传统的挑战。希尔曼曾说,我们的任务不是去超越生活本身,而是向生活的土壤中扎根。
马克•尼波
最好的准备,说到底就是让自己回到内在和当下,而不是带着期待的心情翘首以待。
马克•尼波
仁善之心有两个递进关系,一个是出自本心地对别人善良,另一个是通过自己的修养,教化他人同归于善,能做到后者的,绝对不是刻意,而是纯粹。
樊登
«
1
2
...
455
456
457
458
459
460
461
...
1165
11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