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
讲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
子张问仁,孔子说:“能在天下推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了。“哪五种?”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会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拥护,诚实就会受到重用,勤敏就会获得成功,慈惠就会有本钱使用人。”
颜渊问仁。孔子说:“用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主持正义、捍卫道德、维护和平,这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一点,普天下的人都会崇敬你、追随你、向你学习。为崇高理想而奋斗要靠的是自己,难道还能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其详?”孔子说:“违反礼法的事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颜渊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君子这样来造船车,所以属下都效法他,因此他的人民就会饥寒交迫,不得不做奸邪的事。奸邪的事情一多,刑罚就重,刑罚一重,国家就混乱。国君若真的希望天下太平而不希望天下大乱的话,如果要做船车,就不能不节俭。
所以富贵的人极其奢侈,二孤儿寡妇却受饥挨饿,虽然想天下不乱,也不可能。国君若真的希望天下太平而不希望天下大乱的话,如果要吃喝,就不能不节俭。
[如果不追败寇],那么残暴作乱的人就得以活命,天下的祸害也没有除掉,这是残害民宗的父母并且深深地残害天下的人,没有比这更大的不义了。
所以说百工干事,都有法规可以衡量。现在大道治理天下,其次治理大国,却没有法度来衡量,这就是还不如百工聪明了。
所以江河不嫌弃小溪的水来灌注,就能汇成巨流。被称为圣人的人,不推辞难事,不违背物理,所以能成为天下的大人物。
夏桀好商纣就是没有任用天下之贤士而遭到杀身之祸吗?所以说∶“赠送国宝,不如举荐贤能的人才。”
喜欢美女和追求富贵的人,不管别人如何都努力去做。而义,是天下的大事,何必先看别人再努力去做呢?
凡是天下的祸患,掠夺与怨恨,之所以能出现,原因就在于人们不相爱。因此,仁义的人认为这是不对的。
凡事天下要考察有无的原则,必定是以众人的耳目所见所闻的实情以知有与无来作为标准的。
天下的老百姓如果都向上统一于天子,而不向上统一于天的意志,那么灾祸就还没有完全离去。
所以,音乐越繁复,治国的成绩越少。因此来看,音乐不是用来治理天下的啊!
现在如果天下的人都相信鬼神能赏贤罚暴,那么天下怎么还会混乱!
现在天下没有人行义,那么你应该鼓励我,为什么反而阻止我呢?
天下人都说这是他们努力的结果,不会说“这是我见到了命”。
而义能够让民众得利,所以说∶义是天下值得珍视的宝物。
这是圣王的法则,治理天下的正道,不可不努力去做!
天下很多所谓可以做的事情,未必都是可以做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