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行为
一个有纸、笔、橡皮擦并且坚持严格的行为准则的人,实质上就是一台通用图灵机。
艾伦·麦席森·图灵
要改变一个成年人的行为,认知、能力、提醒,三者同样重要。
罗振宇
今是生活,今是动力,今是行为,今是创作。
李大钊
这些思考很重要,可以用来解决社会体系的所有矛盾。有两种依赖:依赖于物,这来自自然;依赖于人,这来自社会。依赖于物,因为不涉及道德品行,所以不会损害自由,也不会产生罪恶。依赖于人,因为杂乱无序,就会产生各种罪恶,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主人和奴仆变得互相败坏。如果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疗社会中的这种弊病,那就是用法律来代替人,并用高于独立个体意志行为的真正力量来武装共同意志。如果国家的法律也像自然法则那样不可改变,不会为人力所攻克,那么对人的依赖就会再度变成对物的依赖。那样,我们就可以把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所有的益处都结合在一起。我们就可以把使人免于恶习的自由和弘扬美德的道德结合起来。
卢梭
我知道,孩子模仿别人所有的这些美德只是与猴子学到的美德无异,而且一个良好的行为只有在像这样做,而不是因为别人的时候,才算得上是道德高尚。但是,在心灵还没有任何感悟的年龄,你必须让孩子模仿你希望他们最终形成习惯的行为,直到他们能理解并出于对善的热爱而做那些事。人之模仿就像动物之模仿。喜欢模仿,是受自然的管理,是一种良好的天性。然而,在社会中,喜欢模仿变成了一种恶习。猴子模仿它们畏惧的人,而不是模仿它们不屑一顾的其他动物。它们认为,胜于己者的所作所为一定是好的行为。然而,在我们自己当中,有一些丑角模仿各种美好的举动,不但模仿不好,结果反而倍增其丑,并沦为笑柄。他们知道自己低人一等,于是设法模仿别人,让自己变得和胜于己者平起平坐,或者他们努力地模仿他们羡慕的对象,但是在他们选择的模仿对象上也会显露出他们糟糕的品位。模仿起因于我们渴望逃离自己。
卢梭
如果我不在的时候,有人做了什么错事或坏事,而我又不知道到底是谁干的,我会谨小慎微地不去谴责爱弥儿,也不会问他:“是你干的吗?”因为在这么做的过程中,除了教他否认这件事,我的所作所为又能得到什么呢?如果他倔强的脾气让我迫不得已地要与他达成某个契约,我会极其谨慎地注意总是由他提出这个建议,我绝不主动提出。如果他保证了任何事情,他就要一如既往地怀着浓厚的兴趣,富有成效地兑现他的诺言。如果他做不到,那他就是撒谎了,这个谎言会给他招致所有不愉快的后果,而他会明白这些后果都是事物发展的自然秩序引起的,而不是源于他家庭教师的报复行为。但是,我觉得我不仅不需要依靠这么残忍的手段,而且我几乎可以肯定爱弥儿在许多年里都不会知道说谎是怎么回事,而且就算他知道了,他也会备感震惊,并且无法理解说谎到底有什么用处。很显然,我越是让他的幸福少受别人的意志或观点的左右,他想撒谎的兴趣就越少。
卢梭
如果说语言的学习只是学习词语句子,也就是说学习表达词语的拼写和发音,那么我认同这种学习适合孩子。但是,因为符号改变了,语言也会改变那些符号表达的观点。思想是由语言形成的,而想法则效仿习语,只有理性具有共性。每种语言的精神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形式,其间的差异可能一部分是民族性格差异的原因,也可能一部分是民族性格差异的结果。可以证实这一推测的事实是:在世界上的每个民族中,语言都追随着社会行为的变迁,并随着它们被存留下来或有所改变。
卢梭
人们还试过另外一种方法:不一会儿就把孩子给别人的东西还给他,这样他就会变得习惯于把他知道肯定会回到他手中的东西送给别人。我在孩子身上几乎没有看到慷慨大方的品质,有两种情况除外:付出对他们自己没有用处的东西;或付出他们指望还能回到自己手中的东西。洛克说过:“好好安排,让经验告诉他们最慷慨大方的施舍者会得到最大份额的好处。”这样会让孩子表面慷慨大方,但实际上却格外贪婪。他补充说,孩子会因此养成慷慨的习惯。是的,高利贷者的慷慨,给别人一个鸡蛋,就要得到一头奶牛的慷慨。但是,当要孩子真正给予的时候,这个慷慨的习惯就没有了。当他们要不回来那些东西时,他们就不会给予了。这是一种思想习惯,而不是行为习惯,需要监督。应该教给孩子的其他所有美德都与这一点类似,为了宣扬这些无缘无故的美德,你要把他们的年幼时光浪费在伤心之中!难道这是一种明智的教育吗?
卢梭
人会把自己掌控范围之内的所有东西都当作自己的,这是人天生的一种性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的原理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如果我们的欲望和满足欲望的方法两者都会成倍地增长,那么每个人就会让自己成为所有人的主宰。由此,仅仅为了得到什么就想要什么的孩子,会认为自己是整个宇宙的主人,并认为所有人都是他的奴隶。最后,当我们不得已拒绝给他某个东西的时候,因为他一直坚信只要他开口提出了要求,任何东西都可能得到,他就会把你的拒绝视为一种反叛的行为。在他还太小,不明事理的年龄,你对他解释的种种理由在他眼里都是虚假的借口。他在其中看到的只有你的恶意。他所谓的不公正的感觉会让他性情大变,充满怨恨,他会厌恶每一个人。他从没有对别人善意的行为心存感激,对别人的种种恶意更是心怀怨恨。
卢梭
让你的孩子只依赖于物。在教育他的过程中,你就能遵循自然的秩序。如果他有冒失的行为,只需让他碰到有形的障碍或受到由行为本身导致的惩罚,这些他会在将来适当的场合适时地想起。因此不需要禁止他做错事,这就足以防止他做坏事。对他来说,经验和体力的不足就可以取代法律的地位。不要因为他要什么就给他什么以满足他的欲望,而只能因为他的确需要才给他所要的。当他在行为活动的时候,不要让他知道什么是服从别人,也不要在别人为他做事的时候,让他知道什么是支配他人。要让他感受到他的行动和你的行动中有同样的自由。要正好在他需要体力的时候,为他补充缺乏的体力,以让他刚好能自由行事,但不能把他的体力补充到让他专横跋扈。这样,虽然他在接受你的服务和帮助时有一种耻辱感,但是他会期待自己不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能够到来,并为自己帮助自己感到光荣。
卢梭
虚幻和沽名钓誉。当统治依赖舆论的时候,统治本身就具有奴性,因为如果你借助别人的舆论统治他们,你也会依赖他们的舆论。要按照你的意愿领导他们,你自己就必须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为做事。只要他们一改变想法,你就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做法。接近你的那些人,只需要设法影响你统治的那些人的想法、统治着你和你最爱的人的想法、你自己家人的想法,或者他们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即使你拥有地米斯托克利(Themistocles)那样的天分,所有的大臣、朝臣、祭司、军人、仆人、说话含混不清的人,乃至小孩子,也都能把你放在军队中像指挥一个孩子似的领导你。不管你做什么,你实际的权威绝不能超越你自己的才能。一旦你必须用别人的眼睛去看事情,就必须把他们的意志当成你自己的意志。你可能会不无骄傲地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万民皆是我的子民。”就算是这样吧,但你又是什么呢?你是你部长、首相的臣属。你的部长、首相们又是什么呢?他是他们的办事员、秘书和情人的臣属,是他们仆人的仆人。你抓住一切,将一切占为己有,然后你又用双手大把大把地往外抛银子;出台你的战争计划;修筑绞刑架和战车;发布各种法令;成倍地增加你的密探、士兵、刽子手、监狱和锁链。可怜的人,渺小的人啊!所有这一切给你带来了什么好处?你不会得到更加细心的侍奉;你也不会受到别人更少的劫掠或欺骗;你也不会获得更加绝对的权力。你会不断地说“我们想这么做”,那么你就会不断地做别人想做的事。只有遵循自己意愿的人,才不需要借用别人的手臂来实现自己的意愿。由此可见,天底下最大的好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真正自由的人只想做他能做的和他喜欢做的。这就是我的基本准则。将这个准则应用于儿童,就会得到各种教育原则。
卢梭
老师们,摆脱那些虚伪吧!做个善良和仁慈的人。让你们的榜样沉到学生的记忆深处,直到它们久远得足以攫住他们的心灵。与其着急忙慌地要求我的学生做出乐善好施的举动,我倒不如当着他的面表现出这样的行为,甚至不允许他模仿我的这种方式,将之作为他那个年龄不会享有的一种殊荣。因为最重要的是,他不应该把大人的责任仅仅看作孩子的责任。如果他在看到我帮助穷人的时候,问我一些相关的问题,而又到了该回答他那些问题的时候了,我就会对他这样说:“我的朋友,富人只有借助穷人的善意才会继续存在,所以他们承诺过要养那些靠自己的财产或劳动都不足以糊口的人。”“那么你也承诺过要做这件事喽?”“当然,前提是经我手的那笔财富为我所有,我是这笔财富唯一的主人。”
卢梭
关于权利而撒谎就更不是自然行为了,因为承诺要做的事情或抑制自己不做的事情都是约定俗成的行为,逾越了自然状态,就会损及我们的自由。更何况孩子许下的所有承诺本身就是空洞的,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他们的视野有限,只能看到目前的情形,当他们亲自做保证或发誓的时候,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当一个孩子做出承诺的时候,他几乎不会撒谎,因为他只是在想自己如何才能摆脱现在的困难,所以不会立即产生效果的方法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当他承诺以后会怎么样的时候,实际上等于什么都没有承诺。当他生活在当下的时候,他的想象力还没有那个能力,把他自己投射到未来之中。如果承诺明天从窗户上跳下去,他就可以免掉一顿鞭打,或能得到一盒糖果,那他肯定当场就会做出这样的承诺。这就是为什么法律不会顾及未成年人做出的所有承诺的原因。如果父亲和更加严厉的家庭教师坚持要求孩子实现他们许下的承诺,那也只是因为那些承诺涉及到的都是即使不做承诺孩子也应该做的事情。
卢梭
热情的老师,要力求简单、不满堂灌,并谨言慎行,有所保留!除非要防止别人的行为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否则不要急于行动。我一遍又一遍地强调,即使是有益的一堂课,也要将之摒弃,以防结果教给孩子的是有害的认知。这个世界是自然为人类打造的俗世乐园,你要谨防自己在其中扮演引诱孩子的魔鬼。不要试图教给天真无邪的孩子善恶的知识。因为你不能防止孩子通过看到他自身之外的事情有样学样,所以把你自己的努力都集中于将那些榜样以最适合孩子的形式印在他的心中吧。
卢梭
你为人要公正、仁慈、乐善好施。不要只是施舍,还要以仁爱之心待人。仁慈的行为比钱能抚慰更多的不幸和痛苦。爱别人,别人就会爱你;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帮助你;你拿别人当兄弟手足,他就会和你亲密无间。
卢梭
他的责任不是教给孩子们以行为的准绳,他的责任是促使他们去发现这些准绳。
卢梭
人之爱人须要天天做的,不要我今天爱人,明天就不爱了。尤须在小的时候学习的,小的时候已经有爱人的行为,那末到了成人的时候,自然而然也能够爱人民了。……小孩子今日能爱人,他年就能够爱国了。
陈鹤琴
管理上小的愚蠢行为累积起来就会导致大的愚蠢行为。
巴菲特
银行倒闭大多是因为管理层愚蠢地发放一个理智的银行家永远不会考虑的贷款,当资产是权益的20倍时(这在银行很普遍),任何一个管理上的愚蠢行为哪怕只涉及一小笔资产,都能摧毁一家银行。
巴菲特
我们深感不活跃是理智,聪明的行为。
巴菲特
«
1
2
...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
137
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