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需要
“作类比”这一普遍存在的心理过程背后是什么?为了生存,人类需要将现在发生的事和过去发生的事进行对比,时刻把握已有经历和当前情况的相似之处,并以此帮助他们理解新事物。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许多早期国家,也许是大多数早期国家,都曾经历过奴隶制,其规模比酋长管辖地大得多。这不是因为酋长管辖地在处理被打败的敌人时更加宽大为怀,而是因为国家经济专门化的发展,更多的大规模生产和更多的公共工程需要使用更多的奴隶劳动。此外,更大规模的国家战争能够得到更多的俘虏。
贾雷德·戴蒙德
火器在公元1543年到达日本,当时有两个葡萄牙人携带火绳枪(原始的枪)乘坐一艘中国货船抵达。日本人对这种新式武器印象很深,于是就开始在本地制造,从而大大地改进了枪支制造技术。到公元1600年已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拥有更多更好的枪支。但也有一些因素不利于日本接受火器,这个国家有一个人数众多的武士阶层,对他们来说,刀是他们这个阶层的象征,也是艺术品(同时也是征服下层阶级的工具)。日本的战争以前都是使刀的武士之间面对面的个人搏斗,他们站在空地上,说几句老一套的话,然后以能体面地进行战斗而自豪。如果碰上农民出身的士兵手持枪支乒乒乓乓乱放一气,这种行为就是白送性命。而且,枪是外国的发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鄙视,就像1600年后其他一些事物在日本受到鄙视一样。由武士控制的政府开始只允许几个城市生产枪支,然后又规定生产枪支需要获得政府的特许,再后来把许可证只发给为政府生产的枪支,最后又减少了政府对枪支的定货,直到日本又一次几乎没有实际可用的枪支。
贾雷德·戴蒙德
许多北欧人认为,在气候条件严峻的地方,技术能够繁荣发展,因为在那里没有技术就不能生存;而在温和的气候下,技术则会枯萎凋零,因为那里不需要穿衣,而香蕉大概也会从树上掉下来。一种相反的观点则认为,有利的环境使人们用不着为生存进行不懈的斗争,而可以一门心思地去从事创新活动。
贾雷德·戴蒙德
我的两个主要结论是:技术的发展是长期积累的,而不是靠孤立的英雄行为;技术在发明出来后大部分都得到了使用,而不是发明出来去满足某种预见到的需要。如果把这两个结论用于没有文件证明的古代技术发展史,那就更加有说服力得多。当冰期的狩猎采集族群注意到他们的炉膛里焚烧过的沙子和石灰岩的残留物时,他们不可能预见到这种长期的偶然积累起来的发现会导致最早的罗马的玻璃窗(公元元年左右),而这种积累过程则是从最早的表项有半透明薄涂层的物品(公元前4000年左右),到最早的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独立的类似玻璃的物品(公元前2500年左右),再到最早的玻璃器皿(公元前1500年左右)。
贾雷德·戴蒙德
美国每年要颁发大约7万份专利证书,但只有少数专利最后达到商业性生产阶段。有一项大发明最终得到使用,就会有不计其数的其他发明得不到使用。甚至有些发明当初本来是为了满足特定的需要而设计的,后来可能在满足意外需要方而证明是更有价值的。虽然詹姆士·瓦特设计他的蒸汽机是为了从煤矿里抽水,但它很快就为棉纺厂提供动力。
贾雷德·戴蒙德
事实上,许多发明或大多数发明都是一些被好奇心驱使的人或喜欢动手修修补补的人搞出来的,当初并不存在对他们所想到的产品的任何需要。一旦发明了一种装置,发明者就得为它找到应用的地方。只有在它被使用了相当一段时间以后,消费者才会感到他们“需要”它。还有一些装置本来是只为一个目的而发明出来的,最后却为其他一些意料之外的目的找到了它们的大多数用途。寻求使用的这些发明包括现代大多数重大的技术突破,从飞机和汽车到内燃机和电灯泡再到留声机和晶体管,应有尽有。因此,发明常常是需要之母,而不是相反。
贾雷德·戴蒙德
1942年,当第二次世界大战仍在进行时,美国政府制定了曼哈顿计划,其显而易见的目的就是抢在纳粹之前发明出为制造原子弹所需要的技术。3年后,这个计划成功了,共花去20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200多亿美元)。其他的例子有,1794年伊莱·惠持尼发明了轧棉机,来代替把美国南部种植的棉花的棉绒剥离下来的繁重的手工劳动,还有1769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来解决从英国煤矿里抽水的问题。
贾雷德·戴蒙德
我们讨论的起始点是“需要乃发明之母”这个格言所表达的普遍观点。就是说,发明的出现可能是由于社会有一种未得到满足的需要:人们普遍承认,某种技术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或是作用有限的。想要做发明家的人为金钱和名誉的前景所驱使,察觉到了这种需要,并努力去予以满足。某个发明家最后想出了一个比现有的不能令人满意的技术高明的解决办法。如果这个解决办法符合社会的价值观,与其他技术也能协调,社会就会予以采纳。
贾雷德·戴蒙德
早期的文字是为这些政治机构的需要服务的(如记录的保存和对王室的宣传),而使用文字的人是出生产粮食的农民所种植的多余粮食养活的专职官员。狩猎采集社会没有发明出文字,甚至也没有采用过任何文字,团为它们既没有需要使用早期文字的机构.也没有生产为养活文字专家所必需的剩余粮食的社会机制和农业机制。
贾雷德·戴蒙德
人口密度增加和粮食生产出现这两者之间具有相互关系。在世界各地,凡是可以得到充分证据的地方,考古学家们都发现了人口密度增加与粮食生产之间出现相互联系的证据。哪个是因哪个是果?这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先有鸡还是光有蛋的问题:是人口密度增加迫使人们求助于粮食生产,还是粮食生产促使人口密度增加?这就是说,采纳粮食生产为所谓的自身催化过程提供了例证——这是一个在正反馈循环中自身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旦开始,速度就越来越快。人口密度的逐步增加,迫使人们去奖励那些无意中增加了粮食产量的人,以获得更多的粮食。一旦人们开始生产粮食并过定居的生活,他们就能够缩短生育间隔期,生出更多的人来,从而也就需要更多的粮食。
贾雷德·戴蒙德
一国经济最关键的要素是什么?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曾说:“有知识的公民,是共和国正常运作不可或缺的要素。”虽然美国的经济制度十分健全,但它仍需要有知识的公民于公于私认真支持。
蒂莫西·泰勒
请说明国家控制汇率的方案?控制汇率的另一个替代方案是在外汇市场直接买卖本国货币。若一国想使其货币走强,可以在外汇市场买入本国货币;想使其货币走弱,则卖出本国货币。但这种直接买卖的方法有其限制,当一国卖出本国货币时,它会获得某个国家的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因此,只要该国愿意持续建立外汇储备,它就可以卖出本国货币。而当一国买入本国货币时,它需要拥有某个国家的外汇储备才能购买。因此,只要该国拥有外汇储备,它就可以持续买入本国货币。在某个时间点,这些储备会用完,使得该国无法不断买入本国货币。
蒂莫西·泰勒
什么叫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央行扩大或抑制放款的另一种方式。想象一种情况,银行已经贷出大部分甚至全部可贷资金,恰好接近法定准备金率的边缘。如果这家银行刚好处于边缘,而它要到当天营业结束后才能知道是否贷出太多资金或还没超过法定准备金率,而某人可能在银行关门前上门,取出或存入一大笔钱。如果银行算错了,导致它不能满足法定准备金率的要求,那它就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理论上是隔夜)借钱,来平衡放款和存款,以符合法定准备金率的要求。银行经常为此互相借钱,如果银行为此向中央银行借钱,所需支付的利率就是再贴现率。
蒂莫西·泰勒
旅行支票与个人支票账户。2009年,美国M1货币的总金额大约是1.7万亿美元。其中大约一半是通货,另一半是支票账户,只有一小部分是旅行支票。M2是更广义的货币,是由M1加上储蓄账户构成的。储蓄账户大致可定义为银行活期存款,你无法用它直接开支票,但可以用其他方式(例如自动提款机或银行)轻易存取这笔钱。M2货币包括货币市场基金、某些极安全的投资以及小额(低于10万美元)定期存款(CD)。关键在于,你可以提取并花费M2里的钱,但你需要找到提款机,而且也许有手续费,而M1则可以随手支用。2009年,美国M2货币的总金额是8.5万亿美元,其中包括M1的1.7万亿美元。
蒂莫西·泰勒
什么叫双重需要巧合?在没有货币的社会,两个人之间的交易需要经济学家所说的“双重需要巧合”(double coincidence of wants),也就是一个人想要的东西是另一个人可以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例如,如果会计师想要一双鞋,那他必须找到某个人,那个人有一双适当尺寸的鞋,并且愿意用这双鞋来交换会计服务。
蒂莫西·泰勒
请说明需求弹性对消费者的影响?当需求无弹性时,增加的生产成本往往可以转嫁给消费者;当需求有弹性时,增加的成本就会由生产者承担。如果能源价格上涨,我们知道所有需要能源来生产的商品(基本上,差不多是每样东西),都将有较高的价格和较低的产量。
蒂莫西·泰勒
请说明价格管制的利弊?价格管制会导致无法辨识出到底谁才是需要帮助的人。价格管制改变了每个人所面对的价格,某些需要帮助的人会接受这个价格,但更多不需要帮助的人也受到影响。
蒂莫西·泰勒
举例说明什么叫价格管制?当政治人物被说服制定法律,将产品价格维持在低位时,他们就创造了价格上限(price ceiling):产品价格的最大值。美国的房租管制法(Rent-control Laws)是价格上限的一个例子,房租管制的政治理论在于栖身之处是一种需要(need)而非想要(want),而没有管制的住房均衡点会太高,让很多民众无法负担。
蒂莫西·泰勒
什么叫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特别可能遭遇坏事的人更可能购买保险,而风险很低的人不太可能会购买。如果保险公司只是以平均损失来设定保险价格,那么知道自己比一般人安全的那些人就会退出市场,或者顶多购买最低保额的保险;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将承保较多风险偏高的人。保险公司吸引了高风险客户,就需要提高保费,但保费一旦提高,低风险和中风险的客户就会退出,或是缩小投保范围。
蒂莫西·泰勒
«
1
2
...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
404
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