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明镜止水以定身,青天白日以成事,光风霁月以人。
弘一法师
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
苏轼
我不应才智把我的作品全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的成千成万的事情和人物。须用人世间的料进行在工作中,才能使人理解;同时他又是自然的主宰,因为他使这种人世间的料服从他的较高的意旨,并且为这较高的意旨优质服务。
歌德
真正的生活就是全然活在此刻,充分体验每一个当下,不论它带给我们的是欢乐还是困苦。
梭罗
No matter what difficulties I encounter, I will continue to sing.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继续唱下去。
张学友
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蠢便自命为科学。
萧伯纳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
很多时候不是不理解,甚至不是认识不到,只是不愿意深刻认识到,这往往还是隐隐的主观在作怪。
张一鸣
行动永远比不行动好。有钱人只要让他们下场玩,就可以在当下做出明智的决定,然后再做修正,沿途调整做法。
哈维·艾克
The future of the world lies in the cities.
世界的未来在于城市。
阿拉文德·阿迪加
所有的道德家都认为长久的悔恨是最要不得的情感。如果你做了坏事,感到后悔,作出能力之内的补偿,下一次提醒自己要做得好一些就行了,但绝不能沉溺于自己的过失。在粪堆里打滚并不能让你变得干净。
阿道斯·赫胥黎
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梁启超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息。
观察天地万物的自然景象,学习圣贤克己养性的工夫。行动上就是身体力行,奋斗不止,而最终的目的就是存诚自然。
金兰生
系统就是若干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某些功能的整体。
程东升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只要给予阳光和雨露,他们就能茁壮成长。
朱敏才
世界就是一切事实的总和。
The world is everything that is the case.
约翰·班维尔
那就再熬两年,可能过两年就有办法了。
高满堂
季札说:“中国之君子,明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这是确的,大凡明于礼义,就一定要陋于知人心的,所以古代有许多人受了很大的冤枉。例如嵇阮的罪名,一向说他们毁坏礼教。但据我个人的意见,这判断是错的。魏晋时代,崇奉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因为魏晋时所谓崇奉礼教,是用以自利,那崇奉也不过偶然崇奉,如曹操杀孔融,司马懿杀嵇康,都是因为他们和不孝有关,但实在曹操司马懿何尝是著名的孝子,不过将这个名义,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于是老实人以为如此利用,亵黩了礼教,不平之极,无计可施,激而变成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对礼教。——但其实不过是态度,至于他们的本心,恐怕倒是相信礼教,当作宝贝,比曹操司马懿们要迂执得多。现在说一个容易明白的比喻罢,譬如有一个军阀,在北方——在广东的人所谓北方和我常说的北方的界限有些不同,我常称山东山西直隶河南之类为北方——那军阀从前是压迫民党的,后来北伐军势力一大,他便挂起了青天白日旗,说自己已经信仰三民主义了,是总理的信徒。这样还不够,他还要做总理的纪念周。这时候,真的三民主义的信徒,去呢,不去呢?不去,他那里就可以说你反对三民主义,定罪,杀人。但既然在他的势力之下,没有别法,真的总理的信徒,倒会不谈三民主义,或者听人假惺惺的谈起来就皱眉,好像反对三民主义模样。所以我想,魏晋时所谓反对礼教的人,有许多大约也如此。他们倒是迂夫子,将礼教当作宝贝看待的。
鲁迅
强中更有强中手。
吴承恩
若是一个人口袋空空,就会变得斤斤计较、吝啬小气、贪得无厌。贫穷会扭曲人的心理,让他不得不以一种恶俗的视角来看待世界。
毛姆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