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哲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揭示世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生的根本意义。
黄枬森
Being is not a predicate, but the very granting of predicates.
存在不是谓词,而是谓词得以可能的给予。
孙周兴
现代性危机的核心在于:我们失去了‘缓慢’的能力。
孙周兴
艺术与哲学的相遇,不是相互解释,而是共同抵抗意义的固化。
孙周兴
技术的本质不是工具性的,而是存在论意义上的‘解蔽’方式。
孙周兴
现象学的魅力在于它让我们重新学会‘看’,而不是急于‘说’。
孙周兴
The task of thinking is not to represent reality, but to respond to the call of Being.
思想的任务不是再现现实,而是回应存在的召唤。
孙周兴
现代性的危机本质上是意义的危机,而哲学的任务就是重新寻找意义。
孙周兴
艺术与哲学的相遇,不是相互解释,而是共同开启新的可能性。
孙周兴
技术的本质不是工具性的,而是存在论意义上的展现方式。
孙周兴
现象学的魅力在于它让我们回到事物本身,而不是被概念所遮蔽。
孙周兴
哲学的真正任务不是解释世界,而是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方式。
孙周兴
语言是存在之家。
对海德格尔名言的阐释
孙周兴
艺术是真理自行置入作品。
引自海德格尔,孙周兴在著作中多次阐释
孙周兴
现代性的危机在于我们失去了对存在的直接经验。
孙周兴
现象学的根本问题是:事物如何如其所是地显现。
孙周兴
技术不是中性的,它塑造了我们的存在方式。
孙周兴
哲学的真正任务不是解释世界,而是改变世界。
孙周兴
儒释道的融合,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与创造性。
洪修平
禅宗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是对语言局限性的深刻反思。
洪修平
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不仅要关注文本,更要关注其背后的思想脉络和历史语境。
洪修平
儒释道的融合是中国哲学的一大特色,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洪修平
禅宗的‘不立文字’并非否定文字,而是超越文字直指本心。
洪修平
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不仅要关注文本,更要关注其背后的思想脉络和社会背景。
洪修平
道家哲学强调‘无为而无不为’,这是一种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
洪修平
佛教哲学的核心在于‘缘起性空’,这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智慧。
洪修平
儒释道三教的融合,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洪修平
佛教中国化的过程,既是外来文化本土化的典范,也是中国文化吸收创新的体现。
洪修平
道家哲学中的‘无为’并非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的积极行动。
洪修平
禅宗强调‘不立文字’,但恰恰是通过文字,我们才能理解其‘不立文字’的深意。
洪修平
«
1
2
...
45
46
47
48
49
50
51
...
10626
10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