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妙处,在于能在没有字句的地方读出深意,在没有笔墨的地方求得神韵。
文章的奇特之处,如同风云变幻,无法用常理揣度。
文章的最高境界,能够通达神明,穷尽天地之理,放之四海而皆准,流传百世而不衰。
道理明白则气势旺盛,气势旺盛则文辞畅达。
文章贵在简洁,简洁则明了;文章贵在疏朗,疏朗则通畅。
文章的妙处在于,用一句话就能说尽天下的道理。
文章的精妙之处,就像自然造化生成万物一样,不需要刻意雕琢而自然合乎法度。
世间万物,没有孤立存在的,必然有其对立面。
写文章必须追溯六经的源头,并参考诸子百家和史书的写法。
道理明白了,文辞就能表达清楚;文辞表达清楚了,道理也就明白了。
最好的文章,是与自然造化的规律相通的。
天下的事情,祸患常常产生于疏忽细微之处,而人的志向也要警惕逐渐放纵。
君子的学习,一定要喜欢提问。提问和学习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就无法产生疑问,不提问就无法扩展知识。
文章是天地的精华,是阴阳刚柔之气的表现。
古代善于写诗的人,并不自认为是诗人。他们胸中所积累的,高深、广阔、悠远;而偶然通过诗歌表达出来,那么诗歌也因此变得高深、广阔且悠远。
读书人如果不树立良好的品德,必定写不出好文章。
文章是用来阐明道理的。如果不能阐明道理,即使写得精巧也没有益处。
天下的道理,归根结底只有一个。
学者学习古人,开始时接触到的是粗浅的内容,中期接触到精华,最终领悟到其神妙变化。
最高境界的文章,能够通达神明,穷尽天地之理,放之四海而皆准,贯通古今而不变。
做学问的人应当以确立诚信为根本,修饰言辞为次要。
写作古文的难度,比登上青天还要难。
文章是用来承载道理的,道理通过文章得以阐明。
学习古人但不拘泥于古人,效法古人但不抄袭古人。
文章的最高境界,是与自然造化相通,达到自然而然的精妙。
学习古人的文章,必须先理解其思想内涵,然后再学习其文辞表达。
文章以气势为主,气势的清新或浑浊有其内在规律,不能勉强达到。
道理明白了,文辞就能表达清楚;文辞表达清楚了,道理也就明白了。
写文章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