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行动
她们的过于娇气的工作,无法耗尽她们的过于旺盛的精力。 她们变得厌倦,由于厌倦并为了补偿自己的低下地位,她们任凭自己去做那忧郁而浪漫的白日梦。她们尝到了这种轻易逃避的甜头,失去了自己的现实感。她们屈服于自己的情感,无法控制自己的激动;她们不是在行动,而是在聊天,在聊天时又把严肃的句子和无意义的词汇混在一起,变成了大杂烩。由于被忽视、被“误解”,她们在自恋的幻想中聊以自慰:她们认为自己是小说中的浪漫式的女主人公,孤芳自赏而又自我哀怜。她们十分自然地变得娇气十足。装腔作势,这些弱点在青春期尤其引人注目。她们的不适,以急躁、发脾气和流泪的方式表现出来。她们之所以喜欢大哭(许多女人后来仍保留着这一癖好),主要是因为她们喜欢扮演受害者的角色:这不仅是对她们严酷命运的抗议,也是引人爱怜的一种手段。
波伏娃
如果男人在床上想扮演极其野蛮的男性,他就会恰恰由于他装得富有男人气而显得幼稚可笑,而女人则会把眼睛转过去;因为他只能招来那旧有的阉割情绪,他父亲的幽灵,或某些这样的幻象。情妇拒绝屈服于情人的任性行动,并非总是出于自尊:她很愿意和正在经历生活真正时刻的成年男人交往,而不愿意和给自己讲故事的小男孩来往。母性的顺从,不论是令人烦恼的还是被纵容的,都不是她所梦想的退让。她也会不得不满足于荒诞的游戏,假装认为自己是在受支配和奴役的,或者她也会去追求应当“优越”的男人,希望找一个主人,或者她也会变得性冷淡。
波伏娃
那些生活在遥远时代的女人清楚生育之所以神圣的奥秘,因此,她们获得了统治权。接着,根据一些历史学家的理论,她们由于持续不断地生育,行动受限,无法完全参与社会生活。因此她们失去了土地,尤其是在游牧和采集文明向农耕文明过渡的这个时期,财产变得非常重要。后代和遗产继承越来越依赖血缘关系。这时,男性占据了上风,他们认为女性不仅仅是私有财产,还应该无偿劳动,服从他们的意愿,按照父系社会的思想和利益行动。
达契娅·马莱伊尼
群体不善推理,却又急于行动。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群体的权力令人生畏,然而有身份团体的权力更让人害怕。
古斯塔夫·勒庞
一旦群体形成,他们就会急切之中期待着点什么,无论是什么,只要能够让他们行动起来,他们就会欣然接纳。如果没有明确的指示,那么他们就在自己的群体无意识中创造出来。
古斯塔夫·勒庞
在群体中,任何一种感情和行动——只要这种感情与行动不合常理——都会很容易传染开来,其程度之强,足以让一个人随时准备为另一个他毫不相干的人做出牺牲。
古斯塔夫·勒庞
一个被群体情绪传染的人会感觉到自己前所未有的强大,他的行动完全听凭另一种陌生的力量所主宰。
古斯塔夫·勒庞
在群聚的场所里,个体的主动性往往被抑制,个体的理性为其感性所取代。群体的意识近于混沌,触发于原始的本能,表现为无意识的状态。一方面个体在群体中极为感性,因群体的凝聚而膨胀,情绪夸张,暴露本能的面目;另一方面群体中的情感和行动具有感染性,群体中的个体也会主动地去模仿,甚至可以违背本性——群体的意志取代个人利益成为个人行为的起点。群体行为展现的是非理性特质,情感主导的无意识行为缺乏甚至丧失个人的判断能力,极易轻信,所以群体受一切外部激励因素的摆布,不进行推理直接对被赋予的观念全盘接受或否定。观念并不因其正确性而发挥效力。具有坚决而简明外在形式的观念,以形象化的方式出现,群体才能够接受并加以使用,而与其中的逻辑关系毫无关联。
古斯塔夫·勒庞
直接因素是指,直接说服群众采取某些行动的因素。
古斯塔夫·勒庞
有意识的人格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建立思想和感情,因为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观念转化为行动的倾向,是组成群体的个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他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
古斯塔夫·勒庞
若不是形成了一个群体,有些念头或感情在个人身上根本就不会产生或不可能变成行动。
古斯塔夫·勒庞
如果想在很短的时间里激发起群体的热情,让他们采取行动,就必须让群体对暗示作出迅速的反应,其中效果最大的就是榜样。
古斯塔夫·勒庞
人作为行动群体中的一员,他们的集体心理与他们的个人心理,有着本质的差别,在智力上也有着本质的差别。智力在群体中不起作用,它完全处在无意识情绪的支配之下。
古斯塔夫·勒庞
人们从来不是按纯粹理性的教导采取行动。
古斯塔夫·勒庞
拿破仑对国会说,我通过信奉天主教,终止了旺代战争,通过变成穆斯林教徒,在埃及站住了脚,通过变成一名信奉教皇的人,赢得了意大利神父的支持,如果我要去统治一个犹太国家,我也会重修所罗门的神庙。自从亚历山大和凯撒以来,从来没有一个伟大的人物更好的了解怎样影响群众的想象力,他始终全神贯注的事情就是强烈的作用于这种想象力,在胜利时,在屠杀时,在演说时,在自己的所有行动中,他都把这一点牢记在心中。
古斯塔夫·勒庞
群体不善推理,却又急于行动。
古斯塔夫·勒庞
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发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
古斯塔夫·勒庞
群体感情的狂暴,尤其是在异质性群体中间,又会因责任感的彻底消失而强化。意识到肯定不会受到惩罚——而且人数越多,这一点就越是肯定——以及因为人多势众而一时产生的力量感,会使群体表现出一些孤立的个人不可能有的情绪和行动。在群体中间,傻瓜、低能儿和心怀妒忌的人,摆脱了自己卑微无能的感觉,会感觉到一种残忍、短暂但又巨大的力量。
古斯塔夫·勒庞
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发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群体固然经常是犯罪群体,然而它也常常是英雄主义的群体。正是群体,而不是孤立的个人,会不顾一切地慷慨赴难,为一种教义或观念的凯旋提供了保证;会怀着赢得荣誉的热情赴汤蹈火……这种英雄主义毫无疑问有着无意识的成分,然而正是这种英雄主义创造了历史。如果人民只会以冷酷无情的方式干大事,世界史上便不会留下他们多少记录了。
古斯塔夫·勒庞
莱夏尔特博士不知道他的朋友们断断不是青年艺术家中的精华,因为他们的言谈、举止和洋洋洒洒的理论知识处处表明他们自认为是精华。他不知道他们充其量只是平庸之辈,甚至也许不过是个短暂的气泡和一个畸型物。他也不知道汉斯·柯内艮的判断多么缺乏深度和严肃性:他要求朴素的风景画具备伟大的风格,要求讽刺画具有浓重柔和的色彩,要求习作画具有出神入化的效果,要求画架画维妙维肖,结果他的要求总是一切能工巧匠的艺术远所不能及。至于柯内艮自己的作品是否如此出类拔萃,是否可以给他如此提出要求和作出如此批评的权利,他则不去考虑。他漠视朋友们的理想与行动的差别,而这,正是青年人的习性及其引为夸耀的特权。
赫尔曼·黑塞
«
1
2
...
80
81
82
83
84
85
86
...
110
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