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现金
项目和人员两者之间一旦出现不平衡,公司就会陷入一个现金流很紧张的状态。所以,创业者尽量不要去做项目型的公司,而是要做运营型的公司。
孙江涛
我们的投资决策将继续基于长期保持市场领先地位的角度来做出,而不是短期的利润或者华尔街的反应。如果我们不得不在漂亮的会计报表和最大化未来自有现金流的现值之间做出选择,我们将会选择现金流。
杰夫·贝索斯
在我们452个目标中,“净收入”“毛利润”和“运营利润”等字眼,一次也没出现过。我认为,自由现金流比净利润更重要。
杰夫·贝索斯
生意模式就是产生净现金流的模式。好的生意模式就是能长期产生很多净现金流的模式。
段永平
Marginofsafety(安全边际)实际上应该指的是能力圈,而不仅仅是价格。“能力圈”的意思就是你能够判断未来现金流折现的范围。知道自己的能力圈有多大,往往比自己能力圈有多大,要重要的多。
段永平
投资就是买未来的现金流(折现),未来现金流(折现)最大的保障就是“商业模式”,商业模式里最强的就是“护城河”。
段永平
投资最重要的3点:Rightbusiness,Rightpeople,Rightprice(分别指好的生意模式、好的企业文化和合适的价格)。前面两点尤其重要,好的生意模式建立在强大的企业文化上。从长期的眼光看(或者叫未来现金流折现的角度看),价钱合适就可以了。
段永平
从“做对的事情”的角度看,投资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就是买公司的生意,就是买公司未来的净现金流折现。从“把事情做对”的角度看,投资就是要看懂公司的生意。
段永平
所谓“能看懂公司”就是能看懂其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做对的事情)。所有所谓“有关投资”的说法,实际上都是在讨论“如何看懂未来现金流的问题”(如何把事情做对),比如生意模式、护城河、能力圈等等。
段永平
看懂一家公司的意思就是,认同其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远大于当时的市值。
段永平
举个所谓看懂的例子,比如苹果。我在2011年买苹果的时候,苹果大概3000亿市值(当时股价310/7=44),手里有1000亿净现金,那时候利润大概不到200亿。以我对苹果的理解,我认为苹果未来5年左右盈利大概率会涨很多,所以我就猜个500亿(去年595亿)。所以当时想的东西非常简单,用2000亿左右市值买个目前赚接近200亿/年,未来5年左右会赚到500亿/年或以上的公司(而且还会往后继续很好)。如果有这个结论,买苹果不过是个简单算术题,你只要根据你自己的机会成本就可以决定了。
段永平
一般来说,商业模式经常要看的东西不外是:护城河是否长期坚固(产品的差异化的持续性,包括企业文化),长期的毛利率是否合理(产品的可替代性),长期的净现金流(长期而言其实就是净利润)是否满意。
段永平
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不是算法,是思维方式,不要企图拿计算器去算出来。当然,拿计算器算一下也没什么错。
段永平
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不是财务问题,其实可能是个哲学问题,反正我从来都没有算过,也没见哪个会计师会算过。你如果能懂一家公司,你就有办法,不然谁都没概念。
段永平
“未来现金流”的定性分析比定量分析要重要的多,用公式的人往往会陷于细节而忽略整体。十年或以上的角度看,定量分析很荒唐。
段永平
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就是公司的内在价值。买股票应该在公司股价低于其内在价值时买。至于应该是40%还是50%(安全边际)还是其他数字,则完全由投资人自己的机会成本情况来决定。
段永平
现在公司的净值应该是被包括在未来现金流里面的。一般来讲,任何人只要试图用未来现金流的计算公式去计算公司的内在价值时,就说明其实他还不太懂他在干什么。
段永平
股票或公司是有时间价值的,这就是“折现”的魅力。未来现金流的“折现”,把“折现”两字忽略掉,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我觉得苹果早晚是1000块的股票,但可能需要3年,如果今天有人愿意800块买,我可能就愿意卖了。但如果当年我觉得,网易在10年内是个50块以上甚至100块的股票,如果有人出10块钱买,即便当时市值是5块,我也是不肯卖的。比如,我告诉你苹果有一天会到每股10万块,但要一万年,你买不?
段永平
价值低估的股票,股价3-5年不涨确实很少见,尤其是一轮牛市后,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价值低估的股票一定会涨。还有一种可能叫“价值陷阱”,就是账面看起来有价值,而实际上有很多水分在里面,这种不涨就容易理解。如果真的明白了“未来现金流折现”的思维方式,你对“价值陷阱”就自然明白了。
段永平
我不是很经常看财报(所以说没有巴菲特用功)。比较在意的数字是几个:负债、净现金、现金流、开销合理性、真实利润、扣除商誉的净资产,好像没了。
段永平
«
1
2
3
4
5
6
7
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