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印象
在纯音乐中感情的体现,并不通过思想,并不像在大多数其他艺术-尤其是文学艺术中一样,必须通过思想。如果说音乐表现感情比用其他方法优越,通过音乐人可以传达自己心灵所体验的印象,那么,音乐的这种优越性主要是因为它有一种最高的性能--它能够不求助于任何推理的形式,而复制出任何内心运动来。
弗朗茨·李斯特
历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裸体画作,叫做《马背上的夫人》。也许你看到这幅画第一印象是感到有点不雅观,毕竟画作上的女人是一丝不挂,但随后呢你可能会感到羞愧。这是1898年英国画家约翰·柯里尔的作品,油画上的女人是真实存在的,她名字叫戈戴娃,1040年成为了一个伯爵的妻子,他们当时住在英国的考文垂。不过,这个伯爵非常暴虐,他对考文垂的市民强加重税,所以戈戴娃夫人不断地向丈夫求情,希望他把税减一点,但她丈夫非常生气,说你装什么好人啊,拒绝了她的请求。
罗翔
新的印象修正了从已知的对象所得的印象 。
托马斯·艾略特
年月即久,忘了浪漫主义是一场人事,印象中,倒宛如天然自成的精神艳史。深夜闲谈,托尔斯泰欲言又止:“我们到陌生城市,还不是凭几个建筑物的尖顶来识别的么,日后离开了,记得起的也就只几个尖顶。”地图是平的,历史是长的,艺术是尖的。
木心
离别,走的那个因为忙于应付新遭遇,接纳新印象,不及多想,而送别的那个,仍在原地,明显感到少一个人了,所以处处触发冷寂的酸楚----我经识了无数次"送别"后才认为送别者更凄凉。
木心
不要凭第一印象去判断一个人好坏,每一个人都有难言之隐,每一个人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佚名
不能凭最初印象去判断一个人。美德往往以谦虚镶边,缺点往往被虚伪所掩盖。
拉布吕耶尔
在我的印象中,姑姑胆大包天,这世界上似乎没有她怕的人,更没有她怕的事。但我和小狮子却亲眼看到她被一只青蛙吓得口吐白沫、昏厥倒地的情景。
莫言
“我在长江边生活的时候,当地人的足智多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对于自己生活环境的任何变化都能作出快速的反应。他们大踏步地接受了市场经济的革命;只要某种产品有需求,商店里马上就会货源充足。……不过,几乎看不见长远的规划。如果江水上涨,顺山往上搬迁就是了;农民们会等到江水漫进地理才来收割庄稼。人们所说的未来,其实就是明天。”
彼得·海斯勒
印象、直觉、决策,所有这些脑力活动都在无声地进行着。
丹尼尔·卡尼曼
生活中,我们往往跟着印象和感觉走,凭直觉引导行事,而且我们觉得这种直觉和偏好很可靠,这种自信通常也是正当合理的。不过,也不尽然。
丹尼尔·卡尼曼
对立体图像大小的印象左右了我们对平面图大小的判断。错觉的产生是由立体图的启发导致的。
丹尼尔·卡尼曼
大多数印象和想法都是从意识经验中得来的,而人们是感知不到这一过程的。
丹尼尔·卡尼曼
学习大脑如何运作。印象,直觉,决策如何发生。
丹尼尔·卡尼曼
用贝叶斯定理来约束直觉,有两点要铭记在心。第一,基础比率十分重要,即便是在手头的案例有证据的情况下依然如此;第二,通过分析证据得到的直观印象通常都会被夸大。眼见即为事实与联想的一致性的结合使我们相信自己编纂的故事。
丹尼尔·卡尼曼
我们对一个人的性格特征的观察顺序是随机的。然而,顺序的确很重要,因为光环效应注重第一印象,而后续信息在很大程度上都被消解掉了。
丹尼尔·卡尼曼
让我们鼓励身边每一个人,让我们一起加入进来,只有这样,生活中的恐惧才会越来越少,我们做出错误设想的可能性才会越来越小;让我们摒弃生活中那些将我们隔离的偏见和刻板印象,这样一来,或许我们就能更好地欣赏彼此的共同点。我们不要求尽善尽美,尽善尽美,也不管你最终究竟能走到哪里,我们只希望终有一天,你能够获得理解,得到倾听,能够拥有属于你自己独特的故事,发出你自己最真实的声音。同样,如果你能做到主动了解别人、倾听别人,那无疑是一种慈悲。在我看来,这才是我们真正要成为的样子。
米歇尔·奥巴马
我觉得我的人生并不是只有银幕上的形象,人生很多部分是我私人的生活,并不是只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举止才能证明我的人生才是出彩的。
林心如
在我印象中最完美的爱情就应该是我和我妈妈那样,无论我做错什麽事,对方都会永远包容我,那便是我理想中的。所谓理想,从来都不是真实的。
梁朝伟
这正是孤独的好处,一个人独处时可以随心所欲。要哭便哭,只要没人瞧见。然而,正是这种多愁善感,使他在印度的英国人圈子里落落寡合;他不会拣恰当的时机哭,或笑嘛。眼下,他伫立邮筒边,兀自寻思:我生来就有这脾性,此刻就要淌眼泪呢。为什么?天晓得。敢情是由于什么美感,或因为整天劳累过度;从访问克拉丽莎开始,天气那么热,又那么紧张,五花八门的印象接二连三,真叫他精疲力竭;那些缭乱的印象犹如水珠,一滴一滴,流入心田底层,凝固了,深邃,黑幽幽的,谁都永远摸不透。大概由于这一点,就是生活的奥秘,彻底的不可侵犯的奥秘,他觉得生活恰如一座陌生的花园,迷魂阵似的,令人惊奇;真的,有些时刻简直叫人诧异得喘不过气来;此刻,他站在不列颠博物馆对面的邮筒旁,便是这样的时刻,刹那间万物浑然一体;救护车,生与死。好像他的灵魂被汹涌的情感冲击着,升华到高楼之顶,而他的躯体空空如也,宛如白茫茫一片荒滩,惟有零零星星的贝壳。
弗吉尼亚·伍尔芙
«
1
2
...
7
8
9
10
11
12
13
...
16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