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道德
“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你也要怎样对待别人”,这是普适的道德金律。人不能成为实现他人目的的纯粹工具,无论为了保障何种社会利益,无辜个体的生命都不能被剥夺。
罗翔
如果不相信法律有内在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只是想着钻法律漏洞,那法律其实是有漏洞的,因为法律只是对人最低的道德要求,还好我们大部分人不是靠法律来约束我们的行为,我们大部分人靠的是伦理道德来规范我们的行为,想一想如果这个世界只靠法律来规范,那这个世界还是蛮可怕的。
罗翔
法律只需要保障底线道德,仁义靠的是道德自律,但是法律要鼓励而不能让有仁心善举的人寒心。
罗翔
法律只是对人最低的道德要求,我们都是吃瓜群众,但是没有人喜欢成为被他人消遣的对象。只是对于他人名誉的尊重更多是一种道德自律。虽然在我们目力之所及范围,经常看到人被侮辱被伤害的情况,有时会让我们怀疑人之尊严这个预设。但是,所有的荒谬只是为了证明完美的存在,所有的亵渎都只是说明有些东西是不能亵渎的。虽然,我们无法在洞穴之内的现象界证明人之尊严的存在,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安放在洞穴以外的理念世界,作为我们行事为人、安身立命的基础。
罗翔
所有的权利一定有其所对应的义务。权利和义务孰先孰后,这并不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法国哲学家西蒙娜·薇依( Simone Weil )提醒我们,义务一定在权利之前,只有在一定的道德义务的基础上才可能衍生出法定的权利。义务是无条件的,如果义务需要一个基石,那么这个基石也是超验的。总之,如果没有人自愿承担义务,那么也就不可能产生法律上的权利。
罗翔
名誉权的本质是对他人人格的尊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希望别人尊重你,你也要尊重他人。无论多么卑微,都应该获得人的尊重。人性的幽暗体现在,我们喜欢通过指责他人的错误来获得一种道德平衡,甚至这种指责只是为了掩盖自己有过同样的错误。喜欢说他人生活作风有问题的人,自己往往存在更大的问题。
罗翔
人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很多犯罪也与道德过错是无关的,我们经常说“法律是对人最低的道德要求”,那是一种理想状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犯罪是与道德没有关系的,尤其在我们当前法定犯不断膨胀的当下,刑法中有很多的犯罪没有道德上的可谴责性。如果严格机械地执行刑法的规定,刻薄寡恩,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不会成为犯罪分子。
罗翔
如果用绝对完美的道德标准来评价的话,估计我们都是人渣,有谁的人生没有污点呢?每天晚上深夜我来反省我自己,时常我会觉得自己是个渣,所以我个人呢觉得,可能不要动不动说他人人渣,因为道德判断更多的是自律与自省,而非他律与指责。
罗翔
我心亦如荒野,杂草从生,冷不丁就有许许多多邪恶的念头。若非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我不知道在环境合适的时候,这些念头是否会付诸实践。
罗翔
所有的道德谴责都不应该随意侮辱他人的人格,诸如“人渣”“狗男女”“禽兽”这种情绪化的表达在亵渎他人的同时也侮辱了自己。同时,将他人在道德上彻底“批臭批死”也从此堵住了他人改过自新的可能。
罗翔
每当我们抡起道德大棒,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也应该留有足够的余地自我反省。
罗翔
人在指责他人中会获得快感,获得道德上的优越感。当我们指出他人的失败,叫人无地自容,这会让我们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从而不断地助长我们的骄傲和自大。
罗翔
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内心的邪恶导致世上一切的罪恶。然而,人总是习惯向他人抡起道德的杀威棒,却很少反躬自省。
罗翔
我们很容易轻易对他人进行道德上的谴责,因为这能够满足我们想象中的道德优越,甚至可以掩盖我们事实上的道德败坏。最经常指责他人某种道德过错的人,往往自己也深陷其中,无力自拔。习惯指责他人胆小的人,很可能自己懦弱无比;习惯责备他人生活作风不好之人,更有可能在性上放纵堕落;天天在会议上批评他人贪腐之辈,有可能自己也不干净。
罗翔
真正的榜样不在这台上,它在我们的内心,也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道德良知。良知才是最好的榜样。法律要追求公平和正义,而良知也是公平和正义的尺度。
罗翔
刑法本身就是对人最低的道德要求。你说:“我这个人,我是有底线的,我不杀人、我不诈骗、我不盗窃。”大家觉得这种底线就认为你是个好人了吗?那正好相反,不太合适吧。因为其实人真正的自由是什么呢?真正的自由,其实是自律的自由,而不是放纵的自由。
罗翔
法治的基本假设是人性有幽暗的成分,人性中那些天然的良善和道德,时刻面临着各种严酷的试探和特权的侵蚀,并且事实无数次的证明,我们的人性最终无法抵制这些致命的诱惑。权力越大,越能激发人性的邪恶。英国前首相威廉•皮特说:“不被限制的权力倾向于腐化那些拥有它之人的灵魂。”这也恰好印证了阿克顿勋爵的至理名言:“权力导致腐败, 绝对权力往往导致绝对腐败……”因此,为了保护权力的拥有者不至于堕落为魔鬼,不至于带给人类巨大的灾难,必须对其权力加以最为严格的约束。
罗翔
阿克顿说,伴随着暴虐的权力而来的往往是道德的堕落和败坏。当权力的拥有者不断突破规则以求更多的权力,那么也就没有人会尊重规则,人人都想成为强者,都想拥有权力推行自己的理想,成为“通吃一切”的强者会成为每个人的梦。但那些理想受挫、失效的人,不是伤感命运之不公,就是采取激烈的手段制造一个又一个极端事件。
罗翔
一种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是犯罪,但一种道德所许可甚或鼓励的行为一定不是犯罪。
罗翔
将道德规范作为违法排除事由的实质根据,必然会便司法机关考虑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顾念普罗大众的常情常感,走出法律人自以为是的傲慢,避免司法的机械与僵化。
罗翔
«
1
2
...
23
24
25
26
27
28
29
...
90
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