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小孩
今天听王兴演讲:人生就是和谁一起在路上,看什么风景。我最近也是在想,以后要让小孩多看看传记,包括电视剧《阿信》那样的也可以,看看别人的风景和旅程,更容易想清楚自己的选择。
张一鸣
小孩子问:“王莺莺,为什么天空那么高?
张嘉佳
学到了新的知识或是有了新的经验,都会深深地影响人们对于身边环境的看法。在孕妇的眼中,走到哪儿都能看到孕妇;等到她生了孩子之后,眼中就全是小孩子了。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定居生活对技术史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这种生活使人们能够积累不便携带的财产。四处流浪的狩猎采集族群只能拥有可以携带的技术。如果你经常迁移而且又没有车辆或役畜,那么你的财产就只能是小孩、武器和最低限度的其他一些便于携带的小件必需品。你在变换营地时不能有陶器和印刷机之类的累赘。这种实际困难或许可以说明何以有些技术出现得惊人地早,接着停了很长时间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贾雷德·戴蒙德
举例说明社会保障计划所存在的BUG?假设美国政府保证所有公民至少可获得贫穷线的收入,即保证四口之家的双亲收入不低于22,162美元。如果赚不到这个收入,政府就会补足。这个提案除了似乎不够慷慨之外,哪里可能出错?这牵涉到激励问题。如果家里没人工作,全家的总收入就是22,162美元,全部来自政府。如果丈夫找到了全职工作,每年工作2000个小时,但每个小时只能赚8美元,年收入就是16,000美元。他努力赚16,000美元的结果,是全家的收入被提升到了22,162美元(你猜对了),正好和他完全不工作是相同的。我们假设妻子找到了一份兼职工作,每年赚到了额外的8000美元,这使得全家的收入变成了24,000美元,高于贫穷线。现在,这对夫妇每年的工作总时数是3000个小时,而他们的总收入只比他们都不工作时多出1800美元。此外,如果他们两人都去上班,可能会有额外的小孩看护费与交通费支出,而且还要缴税。相较于他们都没工作的结果,他们很可能宁愿不外出赚钱。
蒂莫西·泰勒
我想,小孩子应该比较可能成为好哲学家,因为他们完全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而这正是哲学家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小孩子眼中所见到的乃是世界的原貌,他不会再添加任何的东西。
乔斯坦·贾德
不过,在经历过种种事情后,他们都从中了解了自己。改变早已发生,他们明白无论风险如何,都必须继续前行。他们都成长了,学会放下小孩子心性。
罗伯特·戴博德
他们明白无论风险如何,都必须继续前行。学会放下小孩子心性。
罗伯特·戴博德
要优美的嘴唇,要讲亲切的话;若要可爱的眼睛,要看到别人的好处;若要苗条的身材,把你的食物分给饥饿的人;若要美丽的头发,让小孩子一天抚摩一次你的头发;若要优雅的姿态,走路要记住行人不止你一个。
奥黛丽·赫本
我14岁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之后我用一生去学习像小孩子那样画画。
毕加索
哲学问题可以比作保险柜上的锁,拔某个词或者数字可以打开它,这样,只有当这个词正好对上了时,才会轻而易举地打开它,而且只要是对上了,连小孩子都能打开它。
维特根斯坦
允许小孩模仿自己的父母,小孩才有机会从父母的“魔咒”里超越和成长。
伯特·海灵格
当一位母亲祝福她的小孩,她的小孩会因为得到祝福而自由。
伯特·海灵格
伴侣一方奋战以留住另一方,那股能量通常是来自我们心中小孩子的感觉,作为一个小孩子,我们由于害怕失去母亲而心生恐惧。事实上那份忠诚的要求,大部分指向母亲多过于指向伴侣。伴侣的忠诚,尤其当它伴随著牺牲,便是孩子对母亲的一片忠心投射到男人或女人身上。
伯特·海灵格
心理治疗师有时会无意识的进入到案主父母的角色,对待案主好像是对待未成年的小孩子,而案主会像看待“再生父母”一样看待治疗师,期待自己童年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得的一切都可以从治疗师那里获得。如果这样的情形发生,那么治疗关系就进入了困境。如果治疗师把自己定位成案主更好的父母,以这样的态度进入到助人关系,那治疗师会在一开始倾其所有地给予,一段时间之后又不得不尝试在治疗关系中设立界限。
伯特·海灵格
你们欺侮了无罪的人了!你们欺侮了不幸的小孩,欺侮弱者了!你们做了最无谓、最可耻的事了!卑怯的东西!
亚米契斯
才来入一年级的小孩们不愿到教室里去,像驴马似的倔强,勉强拉了进去,有的仍旧逃出,有的因为找不着父母,哭了起来。做父母的回了进去,有的诱骗,有的叱骂,先生们也弄得没有法子了。
亚米契斯
入了教室,先生还未来。一看,三四个小孩聚在一处,正在戏弄那赤发的一手有残疾的卖野菜人家的孩子克洛西。有的用三角板打他,有的把栗子壳向他的头上投掷,说他是“残废者”,是“鬼怪”,还将手挂在项颈上装他的样子给他看。
亚米契斯
你晓得万灵节是什么日子吗?这是从前死去的人的日子。小孩在这天,应该纪念已死的人,特别应纪念为小孩而死的人。从前死过的人有多少你曾想过吗?不知道有多少做父亲的在劳苦之中失了生命。不知道有多少做母亲的为了养育小孩,辛苦伤身,非命地早入地下。因不忍见自己小孩的陷于不幸,绝望了自杀的男子,不知有多少。因失去了自己的小孩,投水悲痛发狂而死的女人,不知道有多少。你今天应该想想这许多死去的人啊!你要想想:有许多先生因为太爱学生,在学校里劳作过度,年纪未老,就别了学生们而死去!你要想想:有许多医生为了要医治小孩们的病,自己传染了而死法!你要想想:在难船、饥荒、火灾及其他非常危险的时候,有许多人是将最后的一口面包,最后的安全场所,最后从火灾中逃身的绳梯,让给了幼稚的小灵魂,自己却满足于牺牲而从容地瞑目了!
亚米契斯
一直没停下来的就是老幺,从老幺三岁的时候起,聪明的女主人就给她准备了适合三岁小孩用的碗筷。老幺对此并不理解,一定要抢姐姐的碗,夺姐姐的筷子,非要抢自己应付不来的餐具来用。
夏目漱石
«
1
2
...
5
6
7
8
9
10
11
...
22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