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小孩
小孩的天性不只是想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还想弄明白他(她)的生活环境的规则。要想弄明白一件事,你就要了解这件事是怎么形成的。当家长和老师只是简单、粗暴地告诉小孩去做1、2、3,只要听话就好了,就好像是给小孩的脑袋里安装一个已经设计好的软件一样。当小孩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的时候,他们是在尝试解析这个软件,看看它是怎么构成的——想弄清楚底层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这样他们才能决定到底应不应该把这些大人看起来十分坚定的事情当回事儿。
李善友
一个民族并没有真正改变其各种制度的能力,以暴力革命为代价,它可以改变名称,但是本质依然如故。因此,把时间浪费在炮制各种宪法上,就像是小孩子的把戏。
古斯塔夫·勒庞
小孩打架是比发育。
罗永浩
短期股市的预测是毒药,应该把它摆在最安全的地方,远离儿童以及那些在股市中的行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资人。
巴菲特
在小孩子的世界里,事情可没那么单纯。
村上春树
傲慢、支配欲、自负和不道德来解释这种情况。有人还会补充说,孩子感觉到自己的弱小,这让他渴望采取有力的行动,向他自己证明自己的力量。但是,观察那些衰弱的老年人,他们在日渐衰落的生命进程中又沦落到孩子一般的弱小状态。他们不仅安静而平和,而且还希望他们周围的一切也都安静而平和。哪怕是最细微的变化也会让他们感到不安和烦恼,他们希望看到全世界都宁静而祥和。如果原始的动因没有不同,那么类似的弱小和类似的热情又怎么会在老人和小孩身上产生如此不同的效果呢?除了老人和小孩的身体状况之外,我们又能到哪里去找这种差异的原因呢?这两种人身上都有生命的活跃要素,只是孩子身上的正在生长,而老人身上的正在消退;一个身上的正在形成,而另一个身上的正在毁灭;一个正朝着生迈进,而另一个正奔着死而去。日趋衰落的活力聚集在老人的心中;然而孩子心中的活力却在泛滥,并向四处蔓延。
卢梭
我想问问,我们是否应该教导六岁的孩子有些人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会阿谀奉承或撒谎骗人?有的人或许会告诉他们,有人会愚弄小孩子,并在背后嘲笑他们愚蠢的虚荣心。但是,那块奶酪就把整个事情都毁了。你是在教他们如何得到另一块奶酪,而不是怎样保住自己的奶酪。这是我的第二个悖论,而且其重要性并不亚于前一个悖论。
卢梭
身体的需求会让他感到不舒服,却又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应该怎样满足这些需求。胃部肌肉与胳膊和腿部肌肉之间没有直接关联,因此即便他的身边到处都是食物,这也不会促使他朝着食物迈出一步,也不会伸出一只手去拿食物。此外,因为他的身体已经完全长成,他的四肢已经发育得很充分,他不会像小孩子那样永不停息地动来动去,因此他很可能饿死了,也没有跃跃欲试地去寻找食物。然而,只要稍稍想一想我们获得知识的先后顺序和发展,你就不会否认,这样一个人如果没有从自己的经验或别人那里学到任何事情,就会处于原始无知和愚昧的自然状态。
卢梭
虚幻和沽名钓誉。当统治依赖舆论的时候,统治本身就具有奴性,因为如果你借助别人的舆论统治他们,你也会依赖他们的舆论。要按照你的意愿领导他们,你自己就必须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为做事。只要他们一改变想法,你就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做法。接近你的那些人,只需要设法影响你统治的那些人的想法、统治着你和你最爱的人的想法、你自己家人的想法,或者他们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即使你拥有地米斯托克利(Themistocles)那样的天分,所有的大臣、朝臣、祭司、军人、仆人、说话含混不清的人,乃至小孩子,也都能把你放在军队中像指挥一个孩子似的领导你。不管你做什么,你实际的权威绝不能超越你自己的才能。一旦你必须用别人的眼睛去看事情,就必须把他们的意志当成你自己的意志。你可能会不无骄傲地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万民皆是我的子民。”就算是这样吧,但你又是什么呢?你是你部长、首相的臣属。你的部长、首相们又是什么呢?他是他们的办事员、秘书和情人的臣属,是他们仆人的仆人。你抓住一切,将一切占为己有,然后你又用双手大把大把地往外抛银子;出台你的战争计划;修筑绞刑架和战车;发布各种法令;成倍地增加你的密探、士兵、刽子手、监狱和锁链。可怜的人,渺小的人啊!所有这一切给你带来了什么好处?你不会得到更加细心的侍奉;你也不会受到别人更少的劫掠或欺骗;你也不会获得更加绝对的权力。你会不断地说“我们想这么做”,那么你就会不断地做别人想做的事。只有遵循自己意愿的人,才不需要借用别人的手臂来实现自己的意愿。由此可见,天底下最大的好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真正自由的人只想做他能做的和他喜欢做的。这就是我的基本准则。将这个准则应用于儿童,就会得到各种教育原则。
卢梭
古时候乳母在给女宝宝喂完奶之后,就永远都不会离开她们。在大部分古装剧中,乳母往往是大家闺秀最知心的人,大概就是这个原因。一个孩子如果断断续续地经过好几个人的手,那绝对是培养不好的。每换一次人,孩子就会暗自比较,这样继续下去往往会让他对管教自己的人越来越不尊重,他们在他面前的威信也会随之减少。一旦他认为成年人并不比他们小孩子更有头脑,那么年龄树立起来的权威就会被破坏,他的教育也就毁了。一个孩子应该只将他的父亲和母亲奉为最高尊长,如果没有父母,就将他的乳母和家庭教师当作家长,甚至这样有一个人也是多余的,但这样的分工不可避免。在这方面,我们能做的补救最好就是:管教这个孩子的家庭教师和乳母保持高度的一致,以至于在孩子看来他们就像一个人一样。
卢梭
小孩子生来是无知无识的,不知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的一举一动可说一方面受遗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约束,受教育的支配。小的时候,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养中最重要的因素,恐怕也是父母。
陈鹤琴
小孩子的“知识之丰富,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
陈鹤琴
总起来说,小孩子是好游嬉的,好奇的,好群的,好模仿的,喜欢野外生活的,喜欢成功的,喜欢别人赞许他的……我们教小孩子必须先要了解小孩子的心理。若能依据小孩子的心理而施行教育,那教育必有良好效果的。
陈鹤琴
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比较的是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而不喜欢听恶言。
陈鹤琴
做父母的,当小孩了做错了事情的时候,应当重责其事,轻责其人。
陈鹤琴
养成好习惯难,养成坏习惯易,做父母或做教师的要使小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好习惯未成的时候,不准小孩子有例外的动作。
陈鹤琴
做父母的要他们的小孩子将来成为有道德的人物,当小的时候即须教以顾虑他人安宁之道。
陈鹤琴
人之爱人须要天天做的,不要我今天爱人,明天就不爱了。尤须在小的时候学习的,小的时候已经有爱人的行为,那末到了成人的时候,自然而然也能够爱人民了。……小孩子今日能爱人,他年就能够爱国了。
陈鹤琴
小孩子在家里,一定要有相当的东西玩,相当的事情做,要晓得不玩不做,不会发展的。
陈鹤琴
小孩子年纪小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个人的感情去刺激他作事的动机,年纪大的时候,我们须教他明了作事是要顾到公共祸福的。
陈鹤琴
«
1
2
...
11
12
13
14
15
16
17
...
22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