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知道
一个有判断力的人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大量逻辑自洽却互相矛盾的信仰。信仰内逻辑自洽,信仰间互相矛盾。这时,你只有选择。一旦选择,就无法被击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不要攻击别人的信仰。因为,第一,你不可能获胜;第二,你会失去这个朋友。
程东升
无论是对于金钱还是时间,如果不知道追求‘拥有它们的目的,得到的再多也没有意义。
本田直之
我以前不懂得给孩子留出空间,我认为沟通应该是单向的,只能我对他说,就像老师给学生讲课。但现在,我正在学习为孩子留点空间,让他告诉我他是谁。我也在学习了解他是谁,而不是假设我知道他是谁。
菲利帕·佩里
不要主动去做孩子可以自己学会的事情,那会剥夺他的学习力。在决定提供孩子多少协助时,你要知道逐步推进或鼓励很有帮助。观察孩子以寻找线索时,你通常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是孩子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你去帮他做,那反而剥夺他的力量与能动力。但孩子感到无助时,你若是不帮他,就是对他的感受不够敏感体贴。
菲利帕·佩里
身体可以受苦役,精神可以被屈辱,但是,那藏在内里的对生命真挚的爱,仍使脸上有了笑容。是令人惊动的笑容,知道无论是什么阻难,这生命都要往光明、善良、美好的世界升去。我们可以想起龙门牛橛造像背后所刻的铭记:“若存托生,生于天上诸佛之所。若生世界,妙乐自在之处。若有苦累,即令解脱。”
蒋勋
让学生知道,只有入乡随俗,尊重一个场所的基本规则,他们才能获得比较大的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托尼·利特尔
当你认识到在你的孩子或学生的不良行为中你也有份时,你就能知道该怎样改变你的行为,进而帮助孩子改变他的行为。
简·尼尔森
如果孩子习惯了父母的说教和惩罚,他可能会说:“我不知道。”这时,你应该说:“你是一个很会解决问题的人。为什么不想一想呢,半小时以后我们再碰头,看看你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简·尼尔森
仅仅让另一个人知道,你能明白、理解并且尊重他的观点,就已经是你所能做的Z具有鼓励作用的事情了。
简·尼尔森
班会要避免的一些态度和行为:1.不要把班会当作说教的另一个平台。最关键的是,老师们要尽可能客观,并且不要评判。2.不要把班会作为继续过度控制孩子们的手段。孩子们会一眼看穿,而且就不会合作了。如果你想让孩子们知道,你认为他们太吵闹了,你就问:“有多少同学觉得现在太吵闹了?”如果你采用双向提问,会尤其有效。如果你问了有多少人认为太吵闹,就还要问有多少人认为不算吵闹。你越少表露你的看法,孩子们就越能做到自己思考。
简·尼尔森
知道为什么而战的士兵是不可战胜的。
李天田
没有什么人一开始就知道所有答案,学习的目的是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和寻求答案的能力,因此教授要确定这个学生是否可以被教育(Teachable)。一道题卡壳了,并不意味着放弃和进入下一个问题,而是需要在获得提示(Hint)后,争取能继续做下去。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要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Thinking Process)。
吴军
5、回到教学上,我是这样认为的:希望学生学习的内容说白了就是问题的答案。答案本身没什么意思。你要是知道问题,答案就变得有点意思了。所以把问题说清楚很重要。但是有时候,我们作为教师太急于给出答案,而忽略了解释清楚问题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性。
丹尼尔·T.威林厄姆
15、如果你的后进生比其他学生知道的少,他们肯定不能以相同的速度消化知识,这样做的话只会让他们掉队掉得更远!要想跟上队伍,他们必须比其他人更努力。在帮助后进生跟上的时候,明智的方法是设定可以达到的实际的阶段性目标。
丹尼尔·T.威林厄姆
13、让学生学会坦然接受失败,告诉他们,只有永远无所作为的人才会不犯错误,犯错误代表你会学到事情。你会发现一些你以前不理解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的事情。
丹尼尔·T.威林厄姆
“人的一生总有30%的人爱你,30%的人恨你,30%的人压根不在乎你。”虽然不知道剩下的10%去哪儿了,但这个观点非常正确。不必奋力取悦所有人。你并不需要所有观众都称赞,30%就足够了。笑是会传染的。只要给出足够的时间,它会迅速开始蔓延。生活中有10%的不可抗力因素,但还有90%的努力空间。
大卫·尼希尔
有时候,你没法改变,不是因为你不知道方法,而是因为你不了解自己。你已经发展出一套习惯的应对方式,而改变却要求你放弃它,去用另一套应对方式。这时候,你需要原对内心真实的爱和怕,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获得新的经验,迎来真正的改变。
陈海贤
在用远的语言时,我们总是先判断一个事情的结果,评价件事有没有用,再决定要不要做。好像我们需要某种承诺,才能够有所行动。可是,很多时候,一件事有没有用,只有做完才知道。如果我们不能投入做事,事情通常也做不成。大部分人希望先看见,才能相信。而有时候,我们需要先相信、先投入,オ能看见想看到的东西。如果我们一定要在头脑中预想出行动的结果,反而会失去行动的能力。
陈海贤
向孩子传递知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你的所知作为起点,另一种是从孩子的所知开始。显然,后一种方法更有效。它可以打破你们之间的壁垒、节省时间,并且更高效深入地将你们可以分享的认知连接起来。因此,给孩子讲艺术,我们首先要问“你看到了什么”,而不是“看这个”或者“你应该知道……”
弗朗索瓦丝·芭布-高尔
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接近一件艺术品,甚至不知道如何收集有用的信息,那么就一定抓不住重点。我们可以借助历史、艺术作品的主题或艺术家传记等系统性方法来避开这个陷阱,无论是否真的有效,至少短期内会发挥作用。
弗朗索瓦丝·芭布-高尔
«
1
2
...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
395
3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