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绝对
简单和容易完全不是一回事。比如一个好的高尔夫运动员一天大概要练8-10个小时的球,常年如此,简单而枯燥但绝对不容易。
段永平
“敢为天下后”的整句话是“敢为天下后,后中争先”,没有能力后中争先的地方是绝对不该去的。
段永平
这种对虚无的梦想,是对存在的一种自豪意愿。实际上,她从未遇到过一个男人,其出类拔萃足以让她对他如痴如狂。拜倒在自己所虚构的遥远之神的脚下是一回事,而委身于一个有血有肉的男性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许多少女在现实世界坚持追求这一梦想;她们在寻找一个在所有方面都比其他所有男人优越的男人,他拥有财富且名声显赫,是一个由于为他所爱将具有他的光辉和主要性的绝对主体。她们奉献自己的爱情,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男性,而是因为他是那个崇高的人。于是,她们的爱情被理想化了。一个朋友对我说:“我想得到巨人,却只找到男人。”由于这种极高的要求,少女瞧不起仅仅是凡夫俗子的有志者,并回避性问题。她无所顾忌地坚持她自己所梦想的形象,它作为一种形象确实很迷人,但她绝不希望坚持她自己所梦想的形象。
波伏娃
一个世纪以前,女孩子都被禁锢在家中,年轻男孩子需要发泄性欲,却没有女孩子可以做爱,于是他们就发泄在妓女身上。可如今,性爱自由,女性再也不会被禁锢在家里,到底是什么促使一个男人寻找有偿的性服务呢?…凯特·米利特将男性嫖娼解释为一种纯粹的统治的需求,那些内心恐惧和受挫的男人想要在一个女人身上实现完全的支配。一个绝对屈从的身体,给予自己性快感,却不要求自己回报爱情、追求、关心,甚至尊重,对有些男人来说,这种满足感大大抵消了他们的痛苦和屈辱。
达契娅·马莱伊尼
凯特·米利特将男性嫖娼解释为一种纯粹的统治的需求,那些内心恐惧和受挫的男人想要在一个女人身上实现完全的支配。一个绝对屈从的身体,给予自己性快感,却不要求自己回报爱情、追求、关心,甚至尊重,对有些男人来说,这种满足感大大抵消了他们的痛苦和屈辱。
达契娅·马莱伊尼
一个人的灵气,顾名思义,是一种气体,它因为存在空间的扩大而变稀,它因为别人灵气的存在而变杂,变得不纯粹,变得失去本性。而这个小小的屋子里就我一个人,自己的灵气弥漫在整个空间里,浓浓的,厚厚的,像开辟鸿蒙一般混沌不清。我在这里,总能享受到一种绝对的孤独,或者说一种残酷的自由,总能体会到在别处从没体会到的东西:实在,或者说,“我”。
冯唐
常常我能在一个人安安静静里孤独,在孤独中快活,而在众人的喧闹中寂寞,我因跟众人的相同而恐惧,因跟众人的差异而难过,这种“似与不似”之间,在画是好画,在诗是好诗,在我绝对不是舒服。
冯唐
功夫其实绝对是适合男女老幼的,打打杀杀只是大家对它的误解。功夫更加是一种艺术,一种不屈的精神。
周星驰
夸大其词,不断重复,言之凿凿,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是说服群众的不二法门。
古斯塔夫·勒庞
在《世界观》一书中,德威特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小姑娘萨拉看着一棵苹果树,然后她的大脑中出现了苹果树的客观事实。那么,问题就出现了,当她看到这棵苹果树并形成了对苹果树的印象时,这个印象是绝对客观的苹果树,还是她脑海中的苹果树呢?
李善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爱因斯坦用哲学推导的方式发现,如果在光速运动的情况下,时间不再是绝对参考系,光速不变才是绝对参考系。在光速运动的环境下,时间的地位从绝对参考系降级为“相对时间”,而时间也应该建构在光速不变的基础之上。
李善友
实际上,这个佯谬的出现是爱因斯坦打破经典力学原有系统边界的契机。这个佯谬的实质问题是,光速和时间,哪个是绝对参考系?在牛顿的经典物理世界:“绝对时间”就像河流一样,与任何物质和空间无关,是运动的绝对参考系。经典物理学确立了绝对时间的隐含假设,时间是绝对不变的,而其他所有物理定律要从时间这个绝对参考系中推导出来。爱因斯坦通过刚才的佯谬,发现了时间并不是绝对的参考系,经典物理学系统的边界由此被打破。
李善友
如果我们把时间和空间合为一体,形成时空(Spacetime)的概念,就会发现,时空在任何惯性系中都保持不变。换句话说,时间是相对的,空间是相对的,但“时空”作为一个整体是绝对的。
李善友
换个角度讲,如果一个理论总是被置于“不可被证伪”的保护之下,这个理论就不能称为科学。因为在绝对正确的保护罩下,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展开,这种理论都是完美的。一旦离开了这个保护罩,这种理论就会失去保持有效性的根基。
李善友
从形式上讲,狭义相对论在提出之时还是一个假设理论,但后人用实际的证据和实验的结果证明了这种假设的正确性。换句话说,爱因斯坦是在不具备相对论理念诞生基础的时代,仅凭思想实验和纯逻辑推理,在没有通过观测实证的情况下,推翻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说,提出了超前的理论。
李善友
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夸大其词、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这些都是公众集会上的演说家惯用的论说技巧。
古斯塔夫·勒庞
群体也许永远是无意识的,但这种无意识本身,可能就是它力量强大的秘密之一。在自然界,绝对服从本能的生物,其行为会复杂得让我们不敢相信。
古斯塔夫·勒庞
犯罪总是犯罪,一旦一桩罪行被实施,那么就绝对没有高尚与卑劣的分别,至少对被害者来说,群体犯罪与普通犯罪所带来的伤害是一样的,而且前者往往更为严重。
古斯塔夫·勒庞
群体对一切传统事物、传统制度,都有着绝对的迷恋与崇敬;它们对一切有可能改变自身生活基本状态的新事物,有着根深蒂固无意识的恐惧。
古斯塔夫·勒庞
所有时代和所有国家的伟大政客,包括最专横的暴君,也都把群众的想象力视为他们权力的基础,他们从来没有设想过通过与它作对而进行统治。……要想掌握这种本领,万万不可求助于智力或推理,也就是说,绝对不可以采用论证的方式。……不管刺激群众想象力的是什么,采取的形式都是令人吃惊的鲜明形象,并且没有任何多余的解释,或仅仅伴之以几个不同寻常或神奇的事实。”(P50)
古斯塔夫·勒庞
«
1
2
...
42
43
44
45
46
47
48
...
66
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