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世界
兄弟底三民主义,是集合中外底学说,应世界底潮流所得的。就是美国前总统林肯底主义,也有与兄弟底三民主义符合底地方,其原文为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这话苦没有适当底译文,兄弟把他译作‘民有’、‘民治’、‘民享’。……他这‘民有’、‘民治’、‘民享’主义,就是兄弟底‘民族’、‘民权’、‘民生’主义。
——〈在中国国民党本部特设驻粤办事处的演说〉,1921年3月6日
孙中山
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国家复兴,将是全人类的福音。
——《致鲁赛尔函》(1906年11月8日)
孙中山
人或云共和体制不适支那之野蛮国,此不谅情势之言耳。共和者,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遗业也。……试观僻地荒村,举无有俗政(清)虏之恶德,而消灭此观念者,彼等皆自治之民也。尊敬长所以判区直,置乡兵所以御盗贼,其他一切共通之利害,皆人民自议之而自理之,是非现今所谓共和之民耶?苟有豪杰之士起而倒清虏之政府,代敷善政,约法三章,慰其饥渴,庶爱国之志可以奋兴,进取之气可以振起也。……余固信为支那苍生,为亚洲黄种,为世界人道,而兴起革命军,天必助之。君等之来缔吾党之道,欲以救支那四万万之苍生,雪东亚黄种之屈辱,恢复宇内之人道而拥护之者,唯有成就我国之革命,即为得之。
——在日本与宫崎寅藏谈论其革命宗旨与方法,1897年
孙中山
何谓太平洋问题?即世界之海权问题也。海权之竞争,由地中海而移于大西洋,今后则由大西洋而移于太平洋矣。……惟今后之太平洋问题,则实关于我中华民族之生存,中华国家之运命者也。盖太平洋之重心,即中国也;争太平洋之海权,即争中国之门户权耳;谁握此门户,则有此堂奥、有此宝藏也。
——序,姚伯麟《战后太平洋问题》,1919年9月
孙中山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从浙江观潮返上海后题词,1916年9月15日
孙中山
欧美有欧美的社会,我们有我们的社会,彼此的人情风土,各不相同。我们能够照自己的社会情形,迎合世界潮流去做,社会才可以改良,国家才可以进步。如果不照自己社会的情形,迎合世界潮流去做,国家便要退化,民族便受危险。
——〈民权主义第五讲〉,1924年4月20日
孙中山
诸君学美国,切不可像从前的美国留学生,只要自己变成美国人,不管国家;必须利用美国的学问,把中国化成美国。因为国家的大事,不是一个人单独能够做成功的,必须要有很多的人才,大家同心做去,那才容易。……如果只要自己学成美国人,便心满意足,不管国家是怎样,我们走到外国,他们还是笑我们是卑劣的中国人呀。因为专就个人而论,中国人面黄,美国人面白,无论诸君怎么学法,我们的面怎么样可以变颜色呢?诸君又再有什么方法去学呢?我们要好,须要全国的人大众都好,只要把国家变成富强,是世界上的头等国,那么,我们面色虽然是黄的,走到外国,自己承认是中国人,还不失为头等国民的尊荣。
——〈在广州岭南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1923年12月21日
孙中山
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中华民国元年元旦。
——大总统誓词,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
讲到革命的用青天白日旗,是由乙未年创用,迨后革命军占领镇南关再用,就由法国报纸传扬,故世界亦知此为有历史价值之旗帜。及至武昌革命成功以后,何以反为不用他呢?这是有个缘故。第一就是这面旗很有美术的构造,他的长短尺寸都有一定的比例,就是星的光芒,亦有一定的角度,比较五样颜色的布拼成的,自然难做。而革命要人,多忙不暇理及此事。刚值寄寓上海租界一班老官僚,利用人民弱点,就乘势侵进革命党内,就将国旗改为五色,并且唱革命军起革命党销之疯说。当时一般老革命同志,都莫名其妙,皆以为官僚都来赞成革命,只有海吸百川,兼收并蓄,不知彼等改五色旗为国旗系有绝大深意。当满清未推倒以前,文武官员,多是深居简出,陆行固少,坐船更稀,所以每有外出,便有许多仪仗鸣金击鼓升炮奏乐等事。遇着坐船的时候,如武官官阶至提督的,文官官阶到巡抚的,他船桅上,便悬一面五色旗,以示隆重。由此说来,五色旗便是满洲官制的文武官员一品的官旗。民国十三年来沿用不改。无怪这十三年内,民国政治,都由武人官僚把持,真可痛心了。当他们改用五色时,我一个月后,才到上海,当时我就提议将旗改换,多数同志,以为此不过一种标志小事,现在大事尚多,故我亦不坚持到底。所以此十三年来,我们实常依于官僚武人旗帜之下,岂不伤心?
——〈体认革命历史再开新纪元〉,1924年9-10月
孙中山
……我之此等思想发源地即为香港。至于如何得之,则我于三十年前在香港读书,暇时辄闲步市街,见其秩序整齐,建筑闳美,工作进步不断,脑海中留有甚深之印象。……由市政之研究进而为政治之研究。研究结果,知香港政府官员皆洁己奉公,贪赃纳贿之事绝无仅有,此与中国情形正相反。盖中国官员以贪赃纳贿为常事,而洁己奉公为变例也。……于是觉悟乡村政治乃中国政治中之最清洁者,愈高则愈龌龊。……中国对于世界他处之良好事物皆可模仿,而最要之先著,厥为改变政府。现社会中最有力之物,即为一组织良好之政府。……我既自称革命家,社会上疑议纷起,多所误会,其实一中国式之革命家究不过抱温和主义,其所主张者非极端主义,乃争一良好稳健之政府。……学友诸君乎!诸君与余同受教育于此英国属地,并在同一之学校,吾人必须以英国为模范,以英国式之良政治传播于中国全国。
——〈在香港大学的演说〉,1923年2月19日
孙中山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不特应聚精会神,以去乱根之袁氏,更应计及袁氏倒后,如何对内、如何对外之方策。
——在逆境中始终百折不挠,1913年
孙中山
人类进化之目的为何?即孔子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耶稣所谓“尔旨得成,在地若天”,此人类所希望,化现在之痛苦世界而为极乐之天堂者是也。
——〈建国方略之一:孙文学说——行易知难〉,1919年5月20日
孙中山
有道德始有国家,有道德始有世界。
孙中山
亡国人世界无位置也。
孙中山
每个人的感知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个人对世界的看法也不同。
乔治·贝克莱
作为有限的人类,我们只能通过感知来探索外部世界。
乔治·贝克莱
思维可以开辟新的认知领域,扩展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乔治·贝克莱
你是自由的,所以你选择吧——这就是说,去发明吧。没有任何普遍的道德准则能指点你应当怎样做:世界上没有任何的天降标志。
让-保尔·萨特
世界犹如一面镜子,你朝它皱眉,它就朝你皱眉,你朝它微笑,它也朝你微笑。
罗斯福
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值得担忧的,唯一值得担忧的事是担忧本身!
罗斯福
«
1
2
...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
674
6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