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死
我很需要一个好床垫,这么一来我就和任何人都完全平等了。世界上最大的富翁也不因有钱而睡在一个更大的床垫上,他的床最多比我的床长几寸而已。自然使我们平等,短暂的生命也使我们平等,老与死使我们平等。死是民主的,因为自然是民主的。自然会补偿一切的,百万富翁虽有财势,但也许更渴望一个健康的肠胃呢。人们以为自己需要无数的东西,事实上,如果他有了,他就失去兴趣。他想要只是因为没有而已。
林语堂
我总以为,不管何处,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兴。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随之腐烂了。
林语堂
任何现实主义的生命哲学必定涉及关于人类生存的一些特定的生态事实,生与死。
林语堂
凡是谈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损害了它;凡是企图证明它的人,都反而伤残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个标识和定出一个思想派别的人,都反而杀害了它:而凡是自称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个真理,等到被竖立成为一个系统时,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葬了三次了
林语堂
苏东坡今生的浩然之气用尽。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构成人的事业人品,与生命俱来,由生活中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正如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所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林语堂
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可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欢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林语堂
尘世是惟一的天堂。我们都相信人总是要死的,我认为这种感觉是好的。它使我们清醒,使我们悲哀,也使某些人感到一种诗意。它使我们能够坚定意志,去想办法过一种合理的真实的生活,它使我们心中感到平静。一个人心中有了那种理解最坏遭遇的准备,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林语堂
钟情于狮子的梅花鹿,必定为爱而死。
莎士比亚
那死后不可知的神秘之国,从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
莎士比亚
来得太迟的爱情,就像已经执行死刑以后才送到的赦免状,不论如何后悔,都没有法子再挽回了。
莎士比亚
他躺在那里像一朵被摧残了的鲜花死神是我的新婿是,我的后嗣,他已经娶走了我的女儿。我也快要死了,把我的一切都传给他;我的生命财产,一切都是死神的!
莎士比亚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莎士比亚
看见了海岸线才淹死,那是双倍的凄惨。
莎士比亚
一切事情都不能永远保持良好,因为过度的善反会摧毁它的本身,正像一个人因充血而死去一样。
莎士比亚
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
莎士比亚
看见了海岸线才淹死,那是双倍的凄惨。
莎士比亚
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语言的基础上的。
莎士比亚
来得太迟的爱情,就像已经执行死刑以后才送到的赦免状,不论如何后悔,都没有法子再挽回了。
莎士比亚
畏惧敌人徒然沮丧了自己的勇气,也就是削弱自己的力量,增加敌人的声势,等于让自己的愚蠢攻击自己。畏惧并不能免于一死,战争的结果大不了也不过一死。奋战而死,是以死亡摧毁死亡,畏怯而死,却做了死亡的奴隶。
莎士比亚
一个人的临死遗言,就像深沉的音乐一般,有一种自然吸引注意的力量;到了奄奄一息的时候,他的话决不会白费,因为真理往往是在痛苦呻吟中说出来的。
莎士比亚
«
1
2
...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