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可以
如果用群体信念作为判别真理的标准,那么这个群体信念本身是否为真由谁来判定呢?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描述这个问题,作为身在群体信念之中的个体,如果群体信念本身出现错误,我们能否发现并纠正这个错误?
李善友
如果科学家不了解《几何原本》背后蕴含的公理化思维方式,西方的科学体系几乎不可能发展下去。我们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欧氏几何,也就没有从哥白尼到牛顿等人的科学革命。
李善友
如果从更大的范围、更深层次的分析角度来看,你会发现所有从经验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创新模型,最终都会符合某种第一性原理。与其长时间地持续总结经验,我们不如换一种视角,将这种归纳创新变为演绎创新,使用演绎的方法直接定位到某种对企业发展有根源性促进作用的第一性原理,然后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推导出新的创新模型,最后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模型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指导创新实践。
李善友
人类可以轻松地想象出存在于二维空间的弯曲的线,可以在大脑中构建出存在于三维空间的弯曲平面,但大多数人无法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对弯曲空间的认知,因为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中,所以我们的眼睛能看到的极限、大脑能认知的极限就是三维层次。就像二维虫无法想象我们的三维世界一样,这就是所谓的感觉通道禁闭。
李善友
人类的大脑如同一台照相机,可以把一切看到、听到、闻到、感知到的事物在脑海中“拍摄”成“照片”,但照片始终只是照片,可以反映事实,却永远不等于客观事实。我们只能将相片与相片进行比较,而不能将相片与物体进行比较;换句话说,我们只能将信念与信念进行比较,而不能将信念与事实进行比较。
李善友
群体无意识,我们也可以理解群体无自由意志
李善友
马斯克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一直有一种危机感,很想找出生命的意义何在,万物存在的目的是什么。”然后,他列了一份清单,写出他认为对整个人类有贡献的事情,但他完全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而是从整个社会的范围去思考,这份清单中包括互联网、可再生能源、太空探索,尤其是在地球之外生命可以长期存在的形式,如人工智能和重组人类基因。
李善友
马斯克认为,迁移式学习首先应将知识拆解为基本原理,把知识看作一棵语义树很重要。深入细节或枝叶前,保证你可以理解基本原理,也就是主干和大分支,否则细节和树叶就没有可依附的东西。其次,在新领域中重构基本原理,然后在其上悬挂细节。从一个领域学习到的内容应用到另一个领域,就是将学习到的人工智能、技术、物理和工程学等基本原理在不同领域重构。
李善友
逻辑续洽是指原有被证明暂时正确的信念,在时代和场景发生变化之后,依然可以保持逻辑正确。换个角度来讲,当信念涉及的领域内出现新事物、新信息和新证据时,我们必须判断原有的信念是否依然可以与新的经验或信息相融。如果原有信念的逻辑体系出现错乱,就意味着这个信念已经不再正确,不再具备指导意义。
李善友
逻辑上正确才是我们应用知识的重点环节。面对一些简单题目时,我们可以用小聪明,从第一步直接跨越到最终的结果;但遇到特别复杂的命题时,小聪明就变得毫无意义,只有一步步地推导和证明,才能以正确的过程引导出正确的结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破思维模式的禁锢,用逻辑找到超出我们认知极限问题的答案。在推导的过程中,想要保证每一个步骤的正确性,我们必须找到相应的公理予以支撑。
李善友
科学革命并不是知识的革命,而是无知的革命,商业领域的创新也是如此。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精神的第一特征,也是打破认知边界的必要条件。只有学会独立思考、普遍怀疑,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敢于质疑群体共识的观点,才可以打破原有的认知藩篱,突破创新。
李善友
归纳法是通过实践推导结论,把连续性的经验推广到一切时空。然而,并非所有事物都有连续性,固有的思维会让你陷入“归纳法谬误”。打破认知边界,实现第二曲线创新,你需要全新的思维模式——演绎法。但是演绎法必须有一个基石,一个来自系统之外、能够逻辑自洽的元起点。这个元起点既可以称为第一前提、逻辑奇点,也可以称为第一性原理。
李善友
古希腊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相信,世界上始终存在一个必然正确的元起点,从这个元起点出发,通过逻辑性的推导,人们就可以获得新知识。
李善友
根据为他人赋能的第一性原理,纳德拉推导出一个结论:微软的使命不是单纯地生产计算机和软件产品,而是为了帮助其他人做事、做成事。微软存在的意义是为了打造可以赋能他人的产品。至此,纳德拉找到了微软在新时代的新使命,那就是赋能全球每一人、每一个组织,帮助他们成就不凡。这里的关键词已经变成了“赋能”和“帮助”。
李善友
从已知推导未知,这就是数学和几何学被称为神性学问的深层原因。公理化思维可以超越感官对我们的禁闭,以逻辑推理的方式推导出全新的世界。也就是说,如果你不了解几何学,没有数学思维,甚至缺乏纯粹逻辑的思维,你只能活在你眼前可见的这个世界中。但这个世界太狭小了,无论是个人的发展还是人类的进步,我们都需要不断地打破物质的限制,从不可知的未来中找到前行的道路。从本质上讲,几何学是一种哲学,同时也包含了某种世界观。
李善友
从刷新微软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任何战略之下都有隐含假设,本章中我们总结为使命。如果你的企业暂时没有使命,就不要硬套,找到深层次的隐含假设或第一性原理,作为战略基石就好。
李善友
除了几何学,天文学的发展也堪称破界创新的典型范式。纵观天文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用3个著名科学家所代表的系统(托勒密天文学、哥白尼天文学以及开普勒天文学)来概括天文学的3个发展阶段。托勒密天文学的基石假设来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始终保持静止不动,太阳和其他行星都围绕着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李善友
爱因斯坦说过,“理论家的工作可以分成两步,首先是发现公理,其次是从公理出发推出结论”。实际上哪一步更难呢?爱因斯坦认为,第二步只要“相当勤奋和聪明,就一定能够成功”,至于第一步,如何找到可作为演绎出发点的公理则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
李善友
“迁移式学习”,即把在一个环境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另一个环境中,既可以把在学校或一本书中学到的原理应用于真实世界,也可以把从某一个行业中所学的东西应用于另一行业。
李善友
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如果其最有权势的决策者是通过公*、诚实、定期的选举所产生的,而且在这样的选举中,候选人可以自由地争取选票,而实际上每个成年公民都有投票权,那么,这个国家就具有民主政体。
约瑟夫·熊彼特
«
1
2
...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459
...
674
6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