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可以
也许人生就是不断地在焦虑中学会成长,学会与焦虑和解,最后去超越焦虑,因为很多时候你会发现焦虑是于事无补的,只能靠着行动去对抗焦虑,虽然行动不一定会有结果,但是没有行动一定没有结果。所以还是爱比克泰德所说的:“对于可控的事情要保持谨慎,对于不可控的事情要保持乐观。”总之啊,凡事尽力而为,这可能就是人生吧,至暗的深渊虽然最终都得靠着你自己去走过来,但是当我们走过去以后,我们可以用这些经验和教训去帮助他人。
罗翔
我们很容易对他人的动机作出恶意的评价,严于律他、宽于律已是人之本性。批评他人可以让我们轻易地掩盖自己的道德丑陋,从容地逃避自已的道德责任。真正畸形的不是“象人”而是人心。因此,每当想对他人的动机作出恶意的评价,我们要先有一个代入——去想一想在类似的情况下,我们的行为举止是否会比他人更高尚。
罗翔
万事互为效力,任何人都可以既是他人的手段,又是自身的目的。如果人只是手段,这会走向毫不掩饰的极权主义。如果人只是目的,那也会走向过于放纵的个人主义。因此,不能因为存在对他人的利用就认为这是不道德的,而要看这种利用是否已经变成剥削。
罗翔
我也喜欢听故事,我也喜欢讲故事,因为在故事中,我们的思维是没有边界的。但是我们要代入自己,想一想在类似的情况中我们会何去何从,我们是不是也会成为张三和李四?他人的故事其实是我们内心的延续,这种延续可以走向邪恶的深渊,也可以走向崇高的山巅。
罗翔
有人认为时间是循环的,周而复始,开始即为终点,终点也不过是开始。在这样一种时间概念中,没有什么特别的时刻,也没有什么值得纪念,人生的高光一刻和黯淡无光在本质上毫无意义,一切都可以重复。在时间游戏中,物种可以无限续命。生而为人,本身就意味着囚禁于时间的轮回。在这样一种观念中,对于未来的焦虑也就毫无意义。人生的伤心与失望,开心与喜悦在本质上都是虚无。既然没有意义,又何必为明天忧虑。在时间的轮回中,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平生功业也不过如苍蝇般飞回到原点。
罗翔
天真就意味着没有伪装,我们其实都厌倦了戴着面具的生活,天真,天赐的真诚,让我们可以脱去面具。我们为什么要戴上面具呢?因为我们害怕在别人面前暴露我们的软弱,但是真正的朋友其实并不会嘲笑你的软弱,你也无需假装强大,你不需要开着豪车在朋友面前通过炫耀来掩饰你内心的贫穷,也不需要用各种高深莫测的哲学大词在朋友面前夸夸其谈来掩盖你的无知,在真正的朋友面前我们是不需要戴上面具的,我们只需要有一个天赐的真诚与天赐的真心。有的时候我们面具戴久了,往往就会觉得,你会觉得这个虚伪可能就是常态,真实反而是愚蠢和变态。
罗翔
法律只是对人最低的道德要求,我们都是吃瓜群众,但是没有人喜欢成为被他人消遣的对象。只是对于他人名誉的尊重更多是一种道德自律。虽然在我们目力之所及范围,经常看到人被侮辱被伤害的情况,有时会让我们怀疑人之尊严这个预设。但是,所有的荒谬只是为了证明完美的存在,所有的亵渎都只是说明有些东西是不能亵渎的。虽然,我们无法在洞穴之内的现象界证明人之尊严的存在,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安放在洞穴以外的理念世界,作为我们行事为人、安身立命的基础。
罗翔
鲁迅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理想主义者必须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否则理想很容易幻灭。人只有意识到荒诞才会向往圆满。没有圆满,荒诞也就毫无意义。把正义放在洞穴以外的理念世界,就可以容忍洞穴之内现象界的一切荒诞与不义,也能够让自己不至于成为荒诞的推手。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罗翔
我们最大的风险在于我们很容易忽视虚荣的本性,人在追求美善的同时很容易出现一种负斜率,那就是因着这种追求让我们陷入新的自恋。昆德拉讲过一个故事:有个人在海边,看到世界是那么美好,落日辉煌,他感动得流下了第一滴泪。接着他被自己流出的第一泪感动,流出了第二滴眼泪。他感动于自己的感动——我居然如此与众不凡,远超庸俗的众人,可以因落日余晖而感动。我们很容易陷人第二滴眼泪的试探。虚荣会再一次将我们带进荒诞的深渊。
罗翔
我们是有限的,因此我们无需伪装强大。你无需用头衔、名利、车房来证明自己,无需在若干年后的同学聚会中用华丽的优越来掩饰灵魂的虚弱。做好你的本分,你就是在超越你的有限。你会成为一个丈夫(妻子),一个父(母)亲,一个职员,这就是你荣耀的哨岗。特蕾莎修女说:我们无法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做细微的事情。凡事尽好本分,你就已经超凡脱俗。
罗翔
通过对各类哲学著作的阅读,你可以追寻先贤的脚踪,去思考人从何而来,归向何方,一生应为何而活。
罗翔
如果说文学作品是虚构的人物,那历史就是真实人物的真实人生。通过对历史的阅读,我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人性的复杂,你会对人性的高贵赞叹不已,也会对人性的邪恶不寒而栗。通过历史人物,我们也能反省自己,升华自己,去彰显人性的光辉,压制人性的幽暗。历史中,无数鲜活的个体让我们认识到人性的不完美,从此我们可以拒绝人造的偶像。正是因为对历史的阅读,我才深刻了解法治的精神,因为人的不完美,所以人类的任何群体都有败坏的天性,所以对任何权力都要保持绝对的警惕。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往往导致绝对腐败,任何权力都要套上法治的镣铐。
罗翔
在文学中,我们可以丰富我们人生的体验,文学来源于现实,虽然从表面上看主人公是虚构的人物,但他们都是现实的折射。文学可以让我们知道人生的多样性,人生不同路径的不同结果。因此,它可以让我们学习到面临相同情境应该如何抉择。文学作品还能极大地培养人的同理心,文学中无数个体的悲欢离合、命运多舛能让我们体会人生的苦难与无常,我们会思想自己也是血肉之躯,苦难随时也会临到自身,故会感同身受,更会深刻领悟约翰·多恩的布道辞“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罗翔
功利性读书必然让你接受成功主义的价值观,我们身处的社会弥漫的都是成功主义的哲学——你要成功,你要出名,你要成为人上人,这几乎主宰了我们一切的价值观。成功主义将成功作为重估一切价值的尺度,为了成功,你可以不择手段,你可以牺牲一切利益。
罗翔
我希望走出恐惧,因为恐惧让我的爱心越来越小。人之所以恐惧,是因为我们对未知的害怕。我们越想按照既定的计划来规划时间,我们就越会对突如其来的事使心生怨恨。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主动安排来表达爱心,如有空时探访孤儿院,得困时做做义工。但是我们不愿意未经规划地表达爱心。然而,后者也许更加重要。如果对未知之事保持一种开放之心,受到一种生活在愉悦的漠然之中的召唤,人生也许会无比的幸福。
罗翔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谴责他人,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希望他人可以改过自新……当人们出于无伪的爱心对他人发出真诚的批评时,其实还是希望他人可以悔改,而不是任其在堕落中走向毁灭。
罗翔
我们很容易轻易对他人进行道德上的谴责,因为这能够满足我们想象中的道德优越,甚至可以掩盖我们事实上的道德败坏。最经常指责他人某种道德过错的人,往往自己也深陷其中,无力自拔。习惯指责他人胆小的人,很可能自己懦弱无比;习惯责备他人生活作风不好之人,更有可能在性上放纵堕落;天天在会议上批评他人贪腐之辈,有可能自己也不干净。
罗翔
斯蒂芬•格罗斯比在一书中,提醒我们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情感,前者是积极的,可以超越民族主义的偏见,它并不否认民族成员不断变化、各不相同的追求,也并不拒绝民族成员关干民族的不同理念。但后者则丝毫不懂折中,过于狭隘。
罗翔
但一个健康的法治社会的标志,不是强者恒强,而是作为弱者的个体也可以积极地行使权利,而不必惧怕无端的羁押。
罗翔
民族主义可以让个体获得存在的意义,获得归属与认同,避免个体湮没在无意义的历史长河。但民族主义如果走向极端,就会导致偶像崇拜,成为罪恶的遮羞布,其最典型的例证之一就是纳粹暴政。
罗翔
«
1
2
...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
674
6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