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中国
中国古话说:“尽人事而听天命。”首先必须“尽人事”,否则馅儿饼绝不会自己从天上落到你嘴里来,但又必须“听天命”。
季羡林
咖啡对欧美人是生活的一部分,对中国人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创业者
如果一个消费品品类,最大的市场需求在中国,最大的供应链生产在中国,那品类最大的变革机会就一定会发生在中国,最大的品牌机会也一定会发生在中国。
创业者
一顿饭的功夫,我妈给我讲了我祖辈父辈两大家族的故事。那跌宕曲折,不差于我读过的任何一部国外经典长篇著作。想来也是,出生于中国二三十年代的人,哪个人身上不是带着一部长篇小说呢?——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创业者
中国四大名著里,成就最高的还是《西游记》,因为它最有寓言喻义。八戒是贪,悟空是嗔,沙僧是痴,白龙马是无妄。
创业者
中国人说话,明面上的话是一重意思,实际上又是一重意思。
创业者
当时有一个机会,我进入了联想。在联想我看到了中国优秀企业的运作机制、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同时,我也见识到了联想的领导人柳总的风采和工作方式。联想是大企业,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做法差异很大。大企业的战略规划能力,对队伍运作的要求,让我受益良多。之后我就进入了联想投资。
周逵
2008年开始创立钱袋宝时,我们就把自己定义为中国移动支付的小中市场的领先者。之后,我们发现移动支付市场空间非常大,机会非常多,我们便不停地增加我们的产品线,最多的时候,我们把现在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产品线全都做了。当时,整个公司300多名员工被分摊到大概六七条产品线上,每个产品线的人可能也就20到30个人,但是大的竞争对手却有上千员工在做这些产品线。
孙江涛
我们公司曾经花了很长时间讨论员工的职级体系设计。我们发现,中国企业员工体系设计与美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美国很多公司在职级体系设计上,颗粒度比较粗,而中国颗粒度很细。最明显的是亚马逊,软件工程师分了三级,而中国分了十几级。为什么这么细?因为员工不晋升,心里不舒服。所以组织被迫过一段时间给员工一个激励,让他觉得公司待他是不错的。事实上美国那种职级体系设计,跟国家的发展速度有关。没有快速发展的行业,就不会有快速发展的薪资。
王慧文
市场体量可以很大,但如果市场集中度不够高的话,也产生不了很大的企业,典型的行业如餐饮,尤其是中国的餐饮行业。
王慧文
中国互联网在过去上半场,就是整个人类商业史上的变态。
王慧文
如果在非常喜欢的情况下,你可以在自己的职业当中,不只是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有的人是在技术方面领先,有的人是在精神层面领先,这种领先不一样,所以不要误解,有的活得很快乐也是领先,这最起码也是一个健康指数。
胖东来
如果非常喜欢的情况下,你可以在自己的职业当中,不只是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有的人是在技术方面领先,有的人是在精神层面领先,这种领先不一样,所以不要误解,有的活得很快乐也是领先,最起码也是一个健康指数。
胖东来
我觉得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过去十年中。那个时候大家上来就讲情怀,现在这种立志的东西还是很需要,但是创业者一定要把他做的事情弄清楚,先别谈情怀。
熊晓鸽
我们公司内部有一个统计,美国高级的金融界管理的人才,能够做投资的有120多万,而中国拼拼凑凑勉强可以够得上同样水平的不到7万,能够作VC/PE基金管理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熊晓鸽
虽然都知道工业很难,但当初我们20多岁,电子院校毕业,进到厂里受到师傅们的培养,所受的熏陶就是工业报国的思想,内心的梦想是能够为中国工业现代化作出贡献。
王东升
无论是京东方自己的合资经验,还是他人的合资实践,都证明合资是合不来技术的,也合不来中国的工业化。我们从1987年与松下合资办彩管厂,但直到20年后,北京松下都要退出历史舞台,我们都没能掌握彩色显像管最核心的技术。
王东升
京东方人的超越之心并非盲目求进,而是始终在一种严谨客观的自我审视之中进行的,即永葆“敬畏之心”。敬畏之心既源于中国文化的“谦德”,亦源于西方哲学的“自知”。我们把自身的“有限性”,从一种“自知”转化为一种“自觉”。正是因为敬畏之心,我们才能专心专注,精益求精,才能技有所长,日有所进;具有谦逊的心境和包容的胸怀,在所有经济和社会关系中,真诚合作,分享共赢。
王东升
韩国有三星,日本有松下、索尼。韩国、日本都没有中国大,它们能创造出世界级企业,我们没道理不能。京东方的使命就是要率先突破国外技术封锁,通过迅速产业化从根本上扭转中国在显示技术方面的落后。
王东升
企业增长离不开两大驱动,一是投资驱动,以资本投入实现企业扩张;另一是价值创造驱动,以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打造别人短期内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长期稳定盈利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在当今全球3C融合的浪潮中,“规模投资驱动”必将被“价值创造驱动”所替代。中国企业必须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这场“替代危机”,以超越之心而超越自我,自己替代自己。
王东升
«
1
2
...
75
76
77
78
79
80
81
...
139
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