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问题
解决农民问题就是解决内需问题,解决内需问题就是解决了中国的发展问题。
——温铁军2002年6月温铁军在清华大学的一次讲座
温铁军
我还曾经问过中国的几个首富,我就很好奇一个问题,我问他们说:你们已经有很多钱了对不对?为什么还在赚钱呢?“我想知道我这辈子到底能赚多少钱。”这大概是我听到过关于财富最焦虑的一个回答。
吴晓波
我们对思想的鄙视、对文化的漠然、对反省精神的抗拒,将在什么时候受到惩罚和报应?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个人来讲,这都是一些没有办法回答的问题。
吴晓波
瑞·达利欧在中也提到,做企业的原则有四点:1.先设定目标;2.找到需要解决的问题;3.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4.坚定地把事情做成。
宋志平
企业要想避免衰落、再造卓越,要做到四点:1.规模做大以后要有忧患意识,严防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士气低迷、效率低下、投资混乱、管理失控的“大企业病”;2.在扩张时要突出主业,要有取舍,不做与企业战略和自身能力不匹配的业务;3.出现危机时不能掉以轻心,要全力应对,防止风险点和出血点扩大;4.解决问题时不能存有“病急乱投医”的侥幸心理,要对症下药,有效解决。
宋志平
如何破除谷仓效应?1.破除谷仓效应首先是解决认识问题;2.防范谷仓效应要在企业制度层面精心设计;3.破除谷仓效应的最佳办法是建立强大的企业合作文化。
宋志平
文化是企业之魂,解决的是大家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一起干什么的问题。打江山靠的是战略和执行力,守江山靠的则是一流的管理和优秀的企业文化。
宋志平
所谓好书,应是让读者心头一震、眼前一亮,一定是回答了读者心中最想提出的问题,让人有如获至宝的感觉,恨不得立即翻读,读起来爱不释手,读完后还要珍藏起来。
宋志平
全球化是方向,全球化的核心是自由贸易。全球化归根结底是价值观的问题,怎样做到达已达人。全球化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你我他具体的行动,尤其是企业的作为。
宋志平
科学和技术之间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区别,最大的差别在于目的性不同。科学是为了认识世界,主要是探究未知的东西;技术是为了改造世界、服务人类,主要是解决我们应用的问题。
宋志平
一个成功的企业要得到快速发展,首先要站在道德高地上,那么道德高地又有哪些内容?对于中国建材来讲至少有以下四项内容:1.以人为本,提升人的价值和幸福感;2.以大局为重,走互利共赢的道路;3.重视气候问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4.“一带一路”走出去,做世界公民。
宋志平
按照德鲁克的实践理论,我认为当下中国的企业,乃至全球的企业,都遇到一个较大的问题——企业到底该如何分配利益。
宋志平
我觉得科技创新可以分为两层:一层是基础科学,是回答未知的问题,像虫洞等,是回答未知的东西,产生一些基础的科学理论;另一层是应用科学和技术创新,就是技术创新领域的,其实是解决我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一些基础应用的问题。
宋志平
“新三样”是围绕人力资本,在财富分配上解决问题,“老三样”是从劳动成本上考虑,这是它们的根本区别。
宋志平
每个企业都有领导者,企业领导者怎么看待质量问题,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宋志平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管理研究?1.管理研究要解决企业的问题;2.管理研究服务于企业管理者;3.知行合一的管理研究。
宋志平
做企业如何构建格局?1.企业领导者认知的格局;2.企业的战略格局;3.企业工作的格局;4.企业处理复杂问题的格局。
宋志平
上市不仅是有效的融资手段,更是深化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催化剂,能够解决股权激励和职业经理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解决市场化机制和阳光监管的问题。
宋志平
成功的企业都是因为有个好业务,而失败的企业往往是业务选择出了问题。选业务时,我常用我归纳的“四问”“四不做”和“四要”为原则。“四问”,就是自问在行业里有没有优势,市场有没有空间,商业模式能不能复制,与资本市场能不能对接。“四不做”,就是过剩产能业务不做,不赚钱的业务不做,不熟悉的业务不做,有明显法律风险的业务不做。“四要”,就是要风险评估,要专业协同,要收购团队,要执着坚守。
宋志平
创新要立足解决企业的问题。企业的创新,关键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针对不同的问题,可以选择适合的创新模式。
宋志平
«
1
2
...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
273
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