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问题
控制你自己的行为对于打破报复循环来说是重要的。在你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时,要注意不能反击,而应该表示理解孩子的感受:你现在一定觉得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我能理解。要是换成我可能也会有那种感觉。对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是消除报复循环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还需要紧跟着解决问题:当我们都觉得好受些以后,为什么不一起来谈谈这个问题呢?
简·尼尔森
在处理一个问题之前,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直到能够用理性大脑来思考时在解决问题才有意义。这也是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一项重要技能。
简·尼尔森
值得强调的是,太多的父母认为在生气时就要解决问题。其实,这是最不适合解决问题的时候。
简·尼尔森
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4.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愿意合作)。
简·尼尔森
今天的孩子很少能有自然的机会感受到自己被需要以及自己的重要性,但父母和老师可以精心为孩子提供这种机会。这样做还会带来一个附带好处,那就是当父母和老师以更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培养健康的感知力和技能时,孩子们的大多数行为问题也被消除了。因为,孩子的大多数不良行为正是源于上述“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的缺乏。
简·尼尔森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解释你的理解是对的。(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4)让孩子关注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
简·尼尔森
当儿童处于发脾气的状态时,他们从来都不是安静的提出问题和要求,而是处于一种失衡和“故障”的状态。发脾气不是自然规律的表现,而是对不遵守自然规律进行反抗和自我保护的表现。
蒙台梭利
“有问题当下、当面跟当事人提,不允许通过第三方传话,传话会被公开问询”就是我们得到团队的规则。
李天田
我们学习沟通的方式,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为了赢得尊重,影响他人,最终解决问题。
李天田
沟通不是表达能力的问题,而是心理建设的问题。
李天田
批评=控制环境+定义问题+刷新动作+设定反馈点+完成重启。
李天田
乔治·萧伯纳:”沟通最大的问题在于,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已经沟通过了。“
李天田
没有什么人一开始就知道所有答案,学习的目的是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和寻求答案的能力,因此教授要确定这个学生是否可以被教育(Teachable)。一道题卡壳了,并不意味着放弃和进入下一个问题,而是需要在获得提示(Hint)后,争取能继续做下去。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要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Thinking Process)。
吴军
9、我问你“北极熊是什么颜色的”,你几乎会脱口说出“白色”。但这个信息10秒钟前还在长期记忆中,在我问这个问题后你才意思到它的存在,这时它才进入工作记忆。
丹尼尔·T.威林厄姆
5、回到教学上,我是这样认为的:希望学生学习的内容说白了就是问题的答案。答案本身没什么意思。你要是知道问题,答案就变得有点意思了。所以把问题说清楚很重要。但是有时候,我们作为教师太急于给出答案,而忽略了解释清楚问题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性。
丹尼尔·T.威林厄姆
3、所有的事实和演示在学生没有正确的背景知识前只有暂时的力量,之后才有可能引发问题解决的愉悦感。
丹尼尔·T.威林厄姆
2、如果我们都这么不擅长思考,那么我们又是怎样度过每一天的呢?我们如何找到去上班的路线,又如何在超市淘到便宜货?老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做出决定?答案是:当我们能侥幸完成任务的时候,我们就不去思考,反而依赖记忆。我们面对的大多数问题都是已经解决过的,因此我们只要重复之前的步骤就可以了。
丹尼尔·T.威林厄姆
17、如何让学生产生愉悦感:确保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意识到学生的认知能力限制;解释待解决的问题;重新考虑何时提出问题;接受并应对学生间的差异;改变速度;坚持记日记。
丹尼尔·T.威林厄姆
12、练习可以使思考自动化,更加节省大脑工作记忆空间的使用,以此使以后的学习更加轻松应手,这也能够解释了为什么学习好的学生会更轻松,更喜欢学习,而学习不好的学生反而很累,不喜欢上学了。牢记数学知识的学生比不了解这些事实的学生能更好地解决各式数学问题,并且练习得越多,在解决更难的数学题目时,也能够快速找到解决之道,所以这也就不是很奇怪的事了。
丹尼尔·T.威林厄姆
学会抽象思维是上学的目的。教师希望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新的环境中,问题是大脑不喜欢抽象的事物,大脑倾向于选择具体的事物。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抽象的原理时,如物理学公式,力=质量*加速度,我们会寻找实例来帮助我们理解。
丹尼尔·T.威林厄姆
«
1
2
...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
273
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