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罗振宇
“得到app”创始人
罗振宇,男,汉族,1973年1月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先后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博士。中国资深媒体人,自称罗胖。是罗辑思维创始人、“得到app”创始人。
一些老员工呢?在公司时间比较长,不愿意接受公司的新管理思路,甚至听到公司有新的技术或者管理思想推出时,还没去了解,第一反应就是提一堆反对问题。比如,我曾经在一家服务型公司做管理变革,当公司推出一个用标准人工工时来核算项目上人工成本时,很多总经理第一反映是,人工标准工时核算出来的成本不准,和实际薪酬有差距,而且会高于实际人工成本,这样项目上无缘无故就少了一部分钱花。先不讨论标准人工工时合不合理的问题,我要讲的是,这些总经理没去深入了解管理思想之前,就开始排斥,这种阻碍现象严重降低公司的管理效率。
罗振宇
学习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终身的消费体验,记得有一次我去某商场上厕所,墙上有一则笑话,儿子问爸爸,“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爸爸说,“有三个好朋友在一起喝茶聊天,其中一个人问另外两个人,这茶怎样?其中一个人回答说,当茶在缓缓渗入喉咙时,我会感到一种清香的回味,甜甜的,还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另外一个人回答说,“这茶味道真TMD的好喝!”。看,这就是学习后的知识能够融入你生活的点点滴滴,不学习,你可能就会被阶层化。
罗振宇
学习跨界。这是一个知识大融通的时代。不信你看身边的那些牛人,谁现在干的活还是他大学本科的那个专业,他都说不清自己现在是什么专业,反正一肚子杂货,对很多领域的知识都有强烈的兴趣,这样的人才叫牛人。比如我以前做流程管理的时候,有个女同事之前做商务,然后换岗和我一起干流程,干了三个月,很快上手学会流程管理的工作,而且能快速上手,我用项目管理的思路去工作,她为了适应,马上去考PMP认证,这就是她的工作环境造就了他必须去学,而不是她在公司里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所以跨界学习是每个人必须面临的挑战,如果你不接受,那注定会在新环境下没落。那么,在企业里面,员工同样面临着在碎片化、终身化和跨界的学习焦虑,我们这里来举例:
罗振宇
学习越来越终身。活到老,学到老,有几个人在学校学完之后,就能一辈子在社会和工作中用起来,都是边学边用,每个人理论上每天都在学习,就看你有没有认知到而已,这就是终身学习,社会上也没有一个叫终身学习的培训机构或者教科书吧。
罗振宇
很多有学问的老专家,他们为什么在生活中还会被上当受骗呢?尽管这些知识分子以前很有学问,但随着年龄增长,朋友圈子的缩减以及信息获取能力下降,社会上新的技术、新的信息他们都没法知道了。
罗振宇
对于职场的员工,大多数很难有体系化的知识学习机会,往往是在工作需要某项技能的时候,或者不会的时候才想起去找专家,找材料,边找边学边解决,但找人和找材料在公司其实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涉及跨部门,因为每个人都有私心,不愿意把自己费尽心血产生的知识给你。即使给你,这些是显性知识呢,你得花时间去学吧,这严重影响你的解决问题的进度,其实有时候只要找对人给你简单的指点,你就会很快上手。
罗振宇
新员工的学习焦虑,不管是刚入职场还是久经沙场后刚加入新公司,你入住第一件事情想的就是怎么快速学习公司的业务、专业、文化和融入团队吧。那问题来了,在大多数公司里,新员工入职第一天就上手干活,连喘气的机会都没,因为很多都是按需招聘,招你就希望立马能用,这对新员工比较盲目,我想学个新知识根本就没机会,想找个师傅学习也没机会,都不知道找谁,这是大多数公司的现状。但有些知识管理做好的公司呢,新员工入职当天就会安排一个师傅,由师傅带着边学边做,而且入职没多久就可以参加NEO(NewEmployeeOrientation)培训。更牛点呢,你入职第一天开始,就知道未来几个月或者一年内针对你这个岗位要学习哪些知识,循循渐进的成长。
罗振宇
我们的时间在碎片化。现在有几个人不刷维信,发朋友圈,有多少人不是低头一族,吃个饭、理个发、上个厕所、连走路开车都在刷手机。我们每天太多事情要同步处理啊,这就是现在这个社会的现象。如果你有目的的想通过读一本书来深入学点什么,一本书几十万字,你花几个小时下去,能记住几个字?能记住1、2句话就是万幸呢。
罗振宇
每个人都经历过在校学习,然后高考,最后步入社会,在学校学习过程,大多数人都非常焦虑,怕自己学不好,考不好成绩,被老师骂,被家长骂,被同学看不起。即使考上大学,出去也不知道找什么样适合自己的工作,这就是最基本的学习焦虑,为求生而焦虑
罗振宇
只要愿意修饰自己,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就会变高。
罗振宇
支撑我们的,何止诗和远方,更有身边的日常。
罗振宇
原来,还能这么干!
罗振宇
用情绪资源支撑他人,才能得到世界的犒赏。
罗振宇
用明天一定会发生的事,倒推出今天马上要做的事。
罗振宇
一个人的价值,是他身边最常往来的六个人的平均值。
罗振宇
行就行。不行我再想想办法。
罗振宇
我的乐观并不需要这些头头是道的逻辑支撑,它就是一种朴素的信念:相信中国会更好。这种信念不是源于学术训练,而是源于司马迁、杜甫、苏轼,源于“一条大河波浪宽”,源于对中国人勤奋实干的钦佩。它影响了我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我接受这种局限性,没有改变的打算。
罗振宇
我40岁的大脑青春正好,为何说我35岁的肉身宝刀已老?
罗振宇
文化传播,不是一份知识从这里拷贝到那里的过程,而是一根根你够得着的人格火炬彼此点燃、薪尽火传的过程。
罗振宇
未来已来,只是分布尚不均匀。那就到未来浓度最高的地方去。
罗振宇
«
1
2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