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马克•尼波
畅销书作家
马克·尼波 (Mark Nepo) 是一位诗人、哲学家,教授诗歌和灵性知识40多年,是《纽约时报》排名第一的畅销书作家。
每一个生灵就像一根火柴头,无论走到哪里,都携带着内在的火焰。这个生灵来到地球上,像火柴一样,只有在这个世间找到与之摩擦的事物,才能将自己点燃。我们怎么划自己的火柴,就决定了我们过怎样的生活。有趣的是,其实有两种火柴:安全火柴,只能和特定的表面摩擦才能点燃;随意火柴,只要划在坚硬的表面就能点燃。这个比喻暗含了我们做人的一个关键真理。
马克•尼波
开启并不是我们要抵达什么具体的地方,而是我们要维持的一种状态。
马克•尼波
我们也都曾经被命运之神送上或顺利或艰辛的人生旅途,企图去寻找那属于自己的礼物。其实到最后才发现,这个礼物一直都带在我们自己身上,只是经历过途中的风雨的清刷,我们才能够看清楚这个礼物的存在。
马克•尼波
如果我们想减少这个世界上的暴力,就需要从直面自己的感受开始,这样我们才不会将自己没有处理的情绪发泄在他人的身上。
马克•尼波
我被撬开了,看到这样的真理——阻碍是老师,紧急事件是过来帮我们重新洗牌的。
马克•尼波
矛盾的时候,亏心地对他人说“好”其实是对生活的否定,这时就需要我们对他人真诚地说“不”,从而激活我们本真的不设防。这样,我们才能对各种生命的转折说“好”。说“好”是我们与万事万物连接的纽带。
马克•尼波
当我自顾自专注于看自己被挖走了什么而不是去觉察哪个部分被打开了的时候,我就被局限于一个寂寥虚无之所在。
马克•尼波
每个人生下来就肩负着一个使命或目标,童年时期就能显现出来,之后在成长过程中不断以我们称之为“情结”的形式重现,直到我们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这个使命。而对这个潜能的束缚则会导致希尔曼所说的自我向传统的挑战。希尔曼曾说,我们的任务不是去超越生活本身,而是向生活的土壤中扎根。
马克•尼波
最好的准备,说到底就是让自己回到内在和当下,而不是带着期待的心情翘首以待。
马克•尼波
只有一个真理。当我们能看清世界,所有的教诲都在讲述同一个道理。什么会被遗落呢?什么能被获得呢?如果我们能获得什么的话,那个东西肯定一开始就在。如果我们遗落了什么的话,它一定就躲藏在我们周围。
马克•尼波
我们所有的认知都给自己内在深知让路。在那些敏感的时刻,我们就在“那个真实世界”中苏醒过来。
马克•尼波
约书问内森:“道路是什么?”内森说:“所有的生活都是道路。”约书问:“能先去学会这些路吗?”内森说:“如果你去学,你反而会离路越来越远。”
——《没有门的大门》
马克•尼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