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摘录《从历史看领导》名人名言让我们在迷茫中找到方向不迷失
许倬云
授权的过程包括三个项目:第一,识人的能力,了解何人具有何种能力;第二,授权时需有明确的界定,清楚说明授权的内容里有哪些款项;第三,考核的能力,整个授权过程中,直到考核其才能之前,都不应干涉被授权者的处理方式,直到考核其处事成绩之后,再决定此人是否称职。
许倬云
/
《从历史看领导》
一个领导者的领导范围有哪些?首先,它是个构思者,即具有独到的眼光来构思。其次是个决策者、设计者、观念沟通者,不论用号令下达之方式、讨论之方式或者说服之方式,任何方式的运用都是将其构思与决策与属下沟通。同时他是收集各种资讯、意见、市况、产销情形的资讯集中者、也是个监督者、奖惩的裁判者,领导者至少需具备这五种功能。
许倬云
/
《从历史看领导》
以部落的结构来譬喻公司,其实具有相当的意义,目前专事于管理学的人,却忽略了这一点。一般学管理的人,往往着着眼于制度(institution)。而“部落”的概念,则是以一个人群当作文化的共同体。从文化共同体的层面上看,人,就不是制度中的一个小螺丝钉,而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爱憎、有喜怒的人。换言之,以这种眼光来观察,则可超越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观察图表、流程的缺陷,使我们明白,我们正面临的问题,正要处理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流程图。
许倬云
/
《从历史看领导》
以儒家的说法说明,白话地说,就是“坚毅”;文言地说,就是“诚敬”。“诚敬”就是坚毅地坚持,“诚”不仅止于诚实、诚恳之意,还包含了认真的信服之意。“敬”是指全心全意地投入,这也是一个修养问题。
许倬云
/
《从历史看领导》
故而领导人的素养除远见和沟通之外,还须明白个人能力的分野,而将每个人员运用于合适的岗位上。
许倬云
/
《从历史看领导》
这其中只有一个原则:设身处地,将自己的想法放置到对方的思考方式之中,将自己设想在对方的立场上,告诉他该如何想、如何做,如此才能沟通,这正是孔子所说的“仁”。“仁”的意思,就是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想,这是沟通很重要的一项原则。
许倬云
/
《从历史看领导》
若单单一个人预见到未来,那没什么大道理的,只有让别人分享我的见识,我才能把自己的企业带到同一个方向。所以领袖要如何说服别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许倬云
/
《从历史看领导》
一个人需要退后一步去看昨天做了些什么,哪些做对了,哪些做错了。他需要不停反省。但是他不能独自反省,你需要有别的优秀的人跟你说你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许倬云
/
《从历史看领导》
在儒家传统中,培养领导者始于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习惯:“洒扫,应对,进退”。洒水扫地是实际行动,答复和回答是交谈、对话,前进和后退是适当的礼节。
许倬云
/
《从历史看领导》
孔子和他的学生说到的人际交往原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关于宽容和共存的黄金法则。
许倬云
/
《从历史看领导》
因此我所说的领导力会包括文化因素、心理因素、个性因素等等。
许倬云
/
《从历史看领导》
小团体使大团体遭到毁伤,除非有更大的团体代替,否则小团体自己也没有了。
许倬云
/
《从历史看领导》
任何大的组织,外面还有更大的组织;任何小组织,在组织内也还有小组织,一直小到个人为止。
许倬云
/
《从历史看领导》
譬如说我卖袜子,我看见了袜子市场不一样了,袜子的生产方式不一样了,那我改我的机器、改内在结构,这是个办法;改外在的环境,用广告去说服人家,这也是个办法;我内外皆改,而且找个对我最有利的中点,这是第三个方法。基本上我们在面临一个急剧转变的环境时,也不外乎这三个策略。
许倬云
/
《从历史看领导》
所谓“坚凝”,是造成共同体的力量,怎么样的组织能成一个有机共同体,才能够发挥各种人力资源的作用,而且可以以此完成他们自己界定的目的。
许倬云
/
《从历史看领导》
一方面公平,另外一方面对人有恩有义,才使得诸葛亮的核心协调功能非常成功。
许倬云
/
《从历史看领导》
儒家认为,一个能干的人没品德的话,越能干,越会做坏事,这不叫贤人,叫奸人。
许倬云
/
《从历史看领导》
谁赋予这个企业的有机体精神?是企业体中的每个人。
许倬云
/
《从历史看领导》
一个真正好的管理者,是得到了上面给你的命令或指令,就指挥部队,排定任务,并且分配每一条该走的路线,那么他们互相的关系也就安顿得很好了。
许倬云
/
《从历史看领导》
其实胆子小和谨慎不是一个事情,胆子小是假的谨慎,真谨慎绝对不是胆子小,真谨慎一定是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做什么。
许倬云
/
《从历史看领导》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