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摘录《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格言名句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不畏艰难
保罗·海恩
借方支付利息是为了诱使贷方放弃现在享受商品的机会。毕竟,贷方也面临着取舍。借方承诺对贷款支付利息。利息回报能补偿贷方自身的机会成本,让贷方未来享受更多的商品和服务。
保罗·海恩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为了追求经济利润,企业家试图以成本更低的方式组织稀缺资源,生产对消费者更有价值的商品。他们发现新的成本结构以及生产、分销稀缺商品和服务的更高效方式。
保罗·海恩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当我们谈论成本时,成本永远是对某人而言的成本。不存在“客观”成本。所有成本都是主观成本。主观成本等于某人赋予被放弃的机会的价值。
保罗·海恩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付利息不是为了用钱,而是为了借钱。 借贷意味着获取我们尚未挣到的购买力。
保罗·海恩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设置价格上限通常是为消费者谋福利,而设置价格下限通常是为供应者谋福利。价格上限和价格下限都试图在市场中把一部分人的财富转移给另一部分人。
保罗·海恩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竞争的根源是稀缺性,要想彻底消灭竞争,只有彻底消除稀缺性。只要决定“谁获得什么”的标准存在,人们就会努力达到这些标准,竞争随之发生。稀缺性使竞争变得不可避免。
保罗·海恩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下,如果为了取得一件东西必须牺牲另一件东西,那么前者的成本就是做选择的人赋予后者的价值。 为了强调这一概念,我们把这种成本称为机会成本。 任何选择都意味着牺牲,意味着机会成本。
保罗·海恩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涉及“行为”; 第二个方面涉及“互动”; 第三个方面涉及行为的“结果”, 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结果。 关注“行为”时,我们强调的是“优化”和“权衡”,或者说取舍。
保罗·海恩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中间人的专长是组织市场、创造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可以推定,他们之所以选择这个分工领域,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在信息创造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中间人的比较优势能降低我们的交易成本。
保罗·海恩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经济学家更喜欢能促成互惠交易和高效生产的社会制度和游戏规则——在这样的交易和生产过程中,所有参与者都能从中获利。
保罗·海恩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人们的信息和知识都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他们追求自己的项目、计划和目标,他们通过竞价相互竞争、通过交换相互合作,而市场出清现象是上述行为的“意外之果”。
保罗·海恩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信息仍然是一种稀缺商品。
保罗·海恩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我们的价值观决定了我们认为什么决策效率高,什么决策效率低。
保罗·海恩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经济学理论认为,你的选择、计划会改变他人的机会;人际互动使各种选择的净收益不断变化,人们再根据这些变化不断互相调整,从而完成社会协助的过程。
保罗·海恩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在市场经济中,如果不能充分利用手中的产权,这些产权就会流向生存效率更高的人。
保罗·海恩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做成本计算时不应该回望过去,因为过去的成本是沉没成没成本(也就是不可能追回的成本);正确的做法是朝前看,看目前的机会成本。
保罗·海恩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做经济决策时不应考虑沉没成本。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做决策时只应该考虑边际成本——也就是额外的成本,而边际成本总是未来的成本。
保罗·海恩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几乎任何东西都可以比其他东西更有价值,只要我们找到合适的情况,因为和选择一样,价值也取决于我们面对的情况。
保罗·海恩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人们追求金钱并不是因为贪婪,而是因为金钱能让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拥有更强的控制权。
保罗·海恩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可以用一句话概况: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我们只能在不同的选择中权衡。
保罗·海恩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