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林语堂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
我们一生劳劳苦苦地工作着,不是依我们的真本能为自己而生活着,而是社会人士的称许而生活着,如中国俗语所说的那样像老处女为他人作嫁衣裳。
林语堂
人生但须果腹耳,此外尽属奢靡。
林语堂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林语堂
有人说过,理想的生活便是住在一所英国的乡间住宅,雇一个中国厨子,娶一个日本妻子,结识一个法国情妇。
林语堂
女人只有在做母亲的时候,才达到她的最高境地,如果一个妻子故意不立刻成为母亲的话,她便是失掉了她大部分的尊严和端庄,而有变成玩物的风险。
林语堂
与尘世不结缘---上天赐给了我们七十年的寿命,如果我们的心志太高傲,想要永生不死,这七十年确实是很短促的,但是我们的心地稍微平静一点,这七十年就够长了。一个人在七十年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享受到很多的幸福,要看看人类的愚蠢,要获得人类的智慧,七十年已是够长的时期了。一个有智慧的人如果充分长寿,在七十年的兴衰中,也尽够去视看习俗、道德和政治的变迁,他在那人生舞台闭幕时,也应该可以心满意足地由座位上站起来,说一声这是一出好戏而走开吧。
林语堂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已示人。
林语堂
那种叫我们完全逃避人类社会的哲学,终究是拙劣的哲学。
林语堂
我以为这个世界太严肃了。
林语堂
所以笑之发源是,看见生活上之某种失态,而于己身无损神经上的一种快感。
林语堂
盛名多累,隐逸多适。
林语堂
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夕露沾我衣,鸡鸣桑树颠。
林语堂
人生必有痴,而后有成。
林语堂
一个学者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饲小鸟的老鹰;一个思想家则像一条蚕,他所吐的不是桑叶而是丝。
林语堂
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林语堂
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他怎样利用余暇时光就可以了
林语堂
苏东坡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但构成人生的往往是许多小事,大事则少而经久不见
林语堂
林语堂老先生评及苏轼: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林语堂
我们的国运正处在多事之秋﹐无论国家和个人的生命,都会达到一种弥漫着初秋精神的时期,翠绿夹着黄褐,悲哀夹着欢乐,希望夹着追忆。到了生命的这个时期,春日的纯真已成追忆,夏日的繁茂余音袅袅,我们瞻望生命,问题已不在于如何成长,而在于如何真诚度日,不在于拼命奋门,而在于享受仅余的宝贵光阴,不在于如何浪费体力,而在于如何保存实力,准备过冬。自觉已到达某一境地,安下心来,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也自觉有一些成就,比起往日的辉煌虽然显得微不足道,却值得珍惜,宛如一座失去夏日光彩的秋林,仍然保有耐寒的韧力。
林语堂
我们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过去生活的态度,一向是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食,吐之乃已”。
林语堂
«
1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
35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