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林语堂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
在这城市的春天,人心已经发霉,志向也已染了痨瘵,流水已充塞毒热的微菌,柳絮也传布脑膜炎的小机体。
林语堂
有价值的学者不明白什么叫做“磨练”,也不明白什么叫做“苦学”。他们只是爱好书籍,情不自禁地一向读下去。
林语堂
世上无人人必读之书,仅有在某时某地某种心境不得不读之书。
林语堂
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欢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简便,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
林语堂
最合于享受人生的梦想人物,就是一个热诚的悠闲的无恐惧的人。
林语堂
爸爸常常告诉我,他曾亲眼看见多少贫穷之家兴起来,多少富贵之家衰下去,他告诉我说,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靠着金钱,人应当享受财富,也要随时准备失去了财富时应当怎样过日子。
林语堂
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欢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
林语堂
世上无人人必读的书,仅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我认为读书和婚姻一样,是命运注定的或阴阳注定的。
林语堂
西湖的诗情画意,非苏东坡的诗思不足以极其妙;苏东坡的诗思,非遇西湖的诗情画意不足以尽其才。一个城市,能得诗人发现其生活上复杂的地方性,并不容易;而诗人能在寥寥四行诗句中表现此地的精粹气象美丽,也颇不简单。
林语堂
我要有能做我自我的自由,和敢做我自我的胆量。
林语堂
林语堂老先生评及苏轼: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可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林语堂
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可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欢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林语堂
尘世是惟一的天堂。我们都相信人总是要死的,我认为这种感觉是好的。它使我们清醒,使我们悲哀,也使某些人感到一种诗意。它使我们能够坚定意志,去想办法过一种合理的真实的生活,它使我们心中感到平静。一个人心中有了那种理解最坏遭遇的准备,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林语堂
归根结底,我们只能明白自我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
林语堂
欢乐哲学仅有欢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人较简便较欢乐的态度。──
林语堂
苏东坡明白弟弟的忠言大有道理,倘若他的气质像子由那样恬淡沉静,他必然会乐于理解的。可是问题不是他如何向,而是他如何感,不是理性的问题,而是感性的问题。
林语堂
苏东坡若回到民间,那他就犹如在水中的海豹。在陆地上拖着鳍和尾巴走的海豹,只能算是半个海豹。
林语堂
母亲转过身去,拉着木兰的手,把她那几个小男孩子儿一一介绍给木兰。她说:“这是平亚,老大。这是经亚,是老二。那是荪亚,老三。木兰,你多大了?”木兰回答说是十岁。平亚是十六岁。经亚十三岁。荪亚十一岁。平亚谦恭有礼。经亚沉默寡言,没有什么举动。荪亚是个胖小子,咧着大嘴笑,眼睛亮晶晶的。木兰很害羞。之后才明白这个心直口快淘气捣蛋的胖小子真是够她受的。
林语堂
人生真是一场梦,人类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时间之河驶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河边等候上船的旅客。
林语堂
大自然本身永远是一个疗养院。它即使不能治愈别的疾病,但至少能治愈人类的自大狂症。人类应被安置于适当的尺寸中,并须永远被安置在大自然做背景的地位上,这就是中国山水画中人物总被画得极渺小的理由。
林语堂
«
1
2
...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