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社会
生活中一切有意义的事情都是以超脱个人存在为特征的超出自我保护的局限面向其他人,面向社会,面向整个世界只有通过往外看,通过关心那些纯粹为生存而奔波的人,通过将你自己不断地投入到骚动混乱的世界,直到使你的话产生影响为止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克林顿
除了在经济学家的抽象理论中,不会存在完美的市场;除了在政治领袖的梦中,不会有完美的政府。也没有完美的社会。我们只能在人类现有的基础上努力。
克林顿
我的疾病让我了解到,这个社会所失去的,也正是我所失去的,是一颗谦卑的心和许多的手足情谊。
克林顿
妇女沦为牺牲品之际,家庭、社会及国家的安定都会遭到侵蚀,从而危及全球民主与繁荣的前景。
克林顿
一个人如果小的时候没有对善待过,你就不要指望他成年之后会善待这个社会。
李玫瑾
心理发展有关键期,孩子也一样,未成年时期大体可以分为12岁之前的依恋期,12-18岁叫青春期,依恋期是家庭教育孩子的最关键期,青春期需要一些社会的参与。
李玫瑾
一个人如果在小时候没有被善待过,就别指望他成年后会善待这个社会。
李玫瑾
心理发展有关键期,12岁以前称为依恋期,12-18岁成为青春期;依恋期需要家庭教育,青春期需要社会的参与。
李玫瑾
我们不要相信说: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尤其是在学习上,你一定要考虑智商的问题。遇到天赋优异的,你养的越好,离你越远,他的贡献不在家内,他一定惠及更多的人:可能是全人类,也可能是国家的栋梁,他的成功是你的骄傲,而你的付出是社会受益;相反呢,这个孩子资质平平、本性淳朴,你要善待他,那是老天留给你的礼物,如果你养育的好,他会让你感受到亲情、子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他甚至会反哺,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依靠和安全感。所以两种养育难分好坏,都是命运的内在轨迹,我们不必跟孩子较劲,更重要的是他要活着且健康。
李玫瑾
一个从小没有被人善待过的人,别指望他长大后能善待这个社会。
李玫瑾
孩子的问题一定跟父母教育有关,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其实问题早就有了。8、心理发展有关键期,孩子也一样,12岁之前称为依恋期,需要家庭教育;12-18岁称为青春期依恋期,需要社会的参与。
李玫瑾
我们不应该只注重儿童的学术成绩,更应该注重他们的品格修养、心理健康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李玫瑾
父母必须让孩子知道,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成功往往是与艰难困苦、坎坷挫折相伴而来的。
李玫瑾
性格才能真正决定命运,而性格是人后天形成的社会行为方式。
李玫瑾
陪伴孩子成长,是最大的恩情。家庭健全不代表健全的家庭教育,很多的社会问题都归结于人,人的问题归结在哪?归结于人的早年。
李玫瑾
孩子终究要走向社会,做一个独立的人。所以,父母要恰当地保持距离,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既有利于维护亲子关系,还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李玫瑾
其实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白眼狼”,一个不孝顺的人也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正因为如此,母亲们要及早地从泥潭中拔出来,早点学会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并要求孩子给予力所能及的感情回报。
李玫瑾
真正的养育过程,肯定是唠叨的,这叫有亲情抚养。言语发育和社会性发展、认知等能力都会在有亲情抚养和无亲情抚养的背景下表现不同。
李玫瑾
心理发展有关键期,孩子也一样,12岁之前称为依恋期,需要家庭教育;12-18岁称为青春期依恋期,需要社会的参与。
李玫瑾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没有被善待过,你就不要指望他成年后会善待这个社会。
李玫瑾
«
1
2
...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
256
2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