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如果
每当你遇到痛苦的东西时,你就处在生活中一个潜在的重要节点:你可以选择健康并痛苦的事实,也可以选择不健康但舒适的幻觉。妙处在于,如果你选择了健康之路,痛苦将很快变成快乐。痛苦就是信号!就像不锻炼的人开始锻炼,养成享受痛苦的习惯,从痛苦中学习,将让人“步入新境界”。我所说的“步入新境界”是指,你将喜欢上以下三点:1.找到、接受,并学会如何应对你的弱点;2. 更喜欢周围的人对你坦诚,而不是隐瞒对你的负面看法;3.展现真实的自我,而不是强行把弱点伪装成优势。
瑞·达利欧
如果你能养成一种习惯,面对精神痛苦时能够自动地反思痛苦而不是躲避痛苦,你将能够快速地学习和进化。直面你的问题、错误和弱点导致的痛苦现实,会大幅提高你的效率,我相信,只要你看到了这种做法的好处,你就不会再用别的做法了。你只需要把这种做法养成习惯。
瑞·达利欧
我认为可以选择的事物越少,人越容易感到富足。日本就是因为人们可以选择的东西太多了,难免就会叫人心猿意马。而如果是在丹麦,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心里面一清二楚,而且也很容易分辨出什么东西对自己来说是最为重要的。
本田直之
如果认为自己所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自然很难感受到幸福。只有在体验过不同的文化之后,才会发出万事弥足珍贵的感叹。
本田直之
若想真正提升自己的实力,就需要自我投资和艰苦训练。如果在这一点上没有清醒的认识,就不会明白自己选择这样行事的初衷,若是不明就里、稀里糊涂地去做,当然就很难坚持下去。
本田直之
请不要抱有“只要有时间,我就会有所改变”的幻想。如果有人这么想,则需要提高警惕。
本田直之
好不容易才得到的时间,千万不要无端浪费了。如果不想浪费时间,就要先想好自己到底想做什么。跟家人和朋友相处,或是投身于自己喜爱的兴趣之中,亦或是找到全新的自我投资机会,这些事情都可以让你的生活变得丰富。
本田直之
经济急剧下滑,我们不可能再寄希望于薪水会持续上涨。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再把“没有钱”当作理由,那么人生的问题就会永远处于无解的状态,这样的人生也不可能得到快乐。既然没有钱,就要好好想想没有钱的活法。
本田直之
新搬的房子要比原来的宽上一倍半,而置放的物品又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看上去真是说不出的开阔空旷。如果一个空间内摆放的东西太多,密密匝匝,会让人产生窒息的感觉。现在,搬到了这样的环境,想必在家中度过的时光会更加舒畅。
本田直之
如果一个人这也想要,那也想要,是不可能获得幸福的。要想过上幸福的生活,首先要弄清楚对自己来说,什么最为重要,什么无足轻重。如果一个人清楚了对自己来说什么是最为重要的,就可以干净利落地砍掉那些生活中不需要的东西。与其说是”化繁为简“、不如说是“刻意放手”更为贴切。这样就能清晰地了解自己应该往什么方向行进,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本田直之
请大家务必要自行去寻求变化,喜欢变化,享受变化。如果搬家这件事太过伤筋动骨,可以考虑换条上班路线,或是逛逛自己平时不太感兴趣的店铺,尝尝平时不太问津的食物,跟平时没什么来往的人见见面……
本田直之
不管是工作、生活、还是娱乐,能够体验各式各样的人生固然重要。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缺乏足够的确立自我判断的训练,就很容易被其他人影响。天长日久,就会丧失掉基本的是非判断能力,就连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都弄不明白。
本田直之
如果想要将生活化繁为简,你就必须认真思考自己的生活乃至人生。重要的是要通过我们“自己的意志”来做选择。
本田直之
在这个方便快捷的时代,人需要刻意去追求一些“不便”。如果是被迫去做,可能会觉得种种不便让人非常辛苦,但如果是我们特意去主动选择,就可能会发现很多的乐趣。
本田直之
如果觉得跑步辛苦的,不管跑出多远心里都只有厌倦。可一旦转变成“目标”,虽然做的是同样的事情,却感到有一股莫名的冲劲在体内涌动,就连速度都变快了。
本田直之
无论是对于金钱还是时间,如果不知道追求‘拥有它们的目的,得到的再多也没有意义。
本田直之
如果你和孩子的关系让你觉得你们好像陷入了某种争斗,所有的关注似乎都是负面的,你觉得孩子就是在忤逆你,那怎么办呢?首先,你需要找个别的地方(离开孩子和住家),安全地释放心中累积的怒气。或是找一个不会随意评判你的人聊聊,或是去一个隔音的房间,捶打垫子,好好怒吼一番。
菲利帕·佩里
如果你的步调对孩子来说太快了,你不以语言来帮他表达感受,不事先提醒他你的计划,不让他参与任何工作,你会发现你省下来的时间都用来责怪孩子了。
菲利帕·佩里
孩子从别人对待他的方式,学会如何待人处事。当别人对他表达感谢与尊重时,他才真正学会如何说“请”和“谢谢”,之后才会效仿。如果你只是灌输孩子应该讲这些礼貌用语,他可能永远无法心领神会。
菲利帕·佩里
你以专制的方式支配孩子,也是在教他以这种方式处事。万一孩子因此以为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是正常的、可取的,那怎么办?如果你的教养方式大多是把你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从这种方式学到的关系模式也是有害的。孩子只学到这种有限的角色选择时(“行动者”与“接受行动者”,或者说,“支配者”和“顺从者”),那会大大限制他身为人的潜力。
菲利帕·佩里
«
1
2
...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
700
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