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如果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我只想把自己的思考和各位分享。这个世界有太多人想着去影响别人,但其实最应该影响的就是自己。如果你的所思所想连自己都不愿意相信并践行,那么言行也就成了一种纯粹的表演,人在欺骗他人的同时也在欺骗自己。
罗翔
其实所有的相信都是一种选择,如果你选择相信爱与美好,人鱼就会变成人,不可能的事情就会变成可能,爱情的所有障碍都会除去,同时你的理想主义也许也能保护你不被毁灭;但是如果你拒绝相信爱与美好,那么你或者只能在黑暗的海底绝望与痛苦,或者就会成为被诱惑者毁灭的猎物。
罗翔
中国有句古话叫“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我们谁没有犯过错误呢?虽然有些人会一错再错,但是还是有些人希望有改正的机会。如果法律一律告知,那是不是会出现像《罪与罚》中的为了家庭不得不出卖身体的索菲亚(又译索尼娅),那索菲亚是不是就不配拥有自己的真爱呢?这些问题可能都值得我们去思考。总之啊,法律问题太复杂,有的时候一刀切可能并不一定合适,还是苏格拉底说的吗:“惩罚的目的不在于毁灭而在于教育。”如果一种惩罚彻底堵塞了人的改过自新的路,那么自暴自弃呢可能会引发更多的邪恶。
罗翔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古文的原因,很多人都觉得学古文没意思啊,但是如果你能够用古文熟练地阅读《史记》、阅读《资治通鉴》,你就会发现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很多时候啊,高级的快乐都是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罗翔
很多时候偷偷偷点东西,其实都很难心安理得地使用它,你可能觉得偷别人的东西,会让你的人生一路畅通,但也许可能会让你的人生一直在倒车,所以如果一种东西不能让你心安理得,那么最好还是要拒绝。
罗翔
如果你觉得黑暗,我觉得你不妨就做黑暗中的一盏光吧。在任何时代啊,勇敢其实都是一种稀缺的品质,有的时候沉默呢只是在纵容罪恶。当然我们不要像喷子一样为了辩论而辩论,但是我们依然要保持我们的理性,要保持我们的态度。做一盏光,照亮你能照亮的地方,直到蜡烛成灰。
罗翔
如果只是根据后果来决定是否诚信,那么诚信只是一种需要权衡利弊的附条件规则,根本就不是一种值得推崇的美德。
罗翔
人心隐藏着整个世界的败坏,我们内心深处有太多太多太多的张三,如果我们不在内心深处培养对人的尊重,我们如果不在内心深处真正地认同人是目的,人不是纯粹的手段,我们心中的幽暗、我们的张三就会释放,就会害人害己。人是目的,人不是纯粹的手段,尊重他人才能尊重自己,尊重自己也是尊重他人。
罗翔
如果我们追逐理想,社会给予的都是鲜花和掌声,那也许就不是理想,而是向世界献媚了。那些贬低我们的人,更加突显我们理想的宝贵,那些排斥我们的人,更加表明我们的坚守可贵。黑暗对光明的拒绝,有错的不是光明,而是黑暗。
罗翔
所有的权利一定有其所对应的义务。权利和义务孰先孰后,这并不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法国哲学家西蒙娜·薇依( Simone Weil )提醒我们,义务一定在权利之前,只有在一定的道德义务的基础上才可能衍生出法定的权利。义务是无条件的,如果义务需要一个基石,那么这个基石也是超验的。总之,如果没有人自愿承担义务,那么也就不可能产生法律上的权利。
罗翔
知识从不会被载体所局限,无论是刻在洞穴石壁上、写在竹简上、用油墨印刷在纸上,还是像今天一样从一块屏幕传到四面八方。“智慧”的“智”字是一“日”一“知”,如果能在阅读中学到点什么,时间就不感到虚度……不卷人生卷诗书,因悦而读何不为?
罗翔
如果一味地强调多数的正确性,那么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多数人的暴虐”,它由民主所产生,并极有可能摧毁民主。人的尊严和个性是自由的灵魂,而“多数人的暴虐”则扼杀了人的自由与个性。社会常常通过各种手段迫使人抛弃自己的个性去顺应主流的看法,这种借公共意见或社会习俗对个性造成的压抑被思想家称之为“社会的暴虐”,而这种“社会的暴虐”虽然不常用极端的处罚作后盾,但却更令人呢难以逃遁,因为它深入生活的细节,甚至奴役到灵魂深处。
罗翔
人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很多犯罪也与道德过错是无关的,我们经常说“法律是对人最低的道德要求”,那是一种理想状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犯罪是与道德没有关系的,尤其在我们当前法定犯不断膨胀的当下,刑法中有很多的犯罪没有道德上的可谴责性。如果严格机械地执行刑法的规定,刻薄寡恩,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不会成为犯罪分子。
罗翔
如果用绝对完美的道德标准来评价的话,估计我们都是人渣,有谁的人生没有污点呢?每天晚上深夜我来反省我自己,时常我会觉得自己是个渣,所以我个人呢觉得,可能不要动不动说他人人渣,因为道德判断更多的是自律与自省,而非他律与指责。
罗翔
不要因为行动与言论有不一之处就轻言放弃。只要你不是持续的故意言行不一,就不要给自己贴上“虚伪”的标签。如果我们所有的话语都必须与言论相符,那我们一生只能沉默。只要我们的行为与我们的言语相比更有说服力,我们就跳出了虚伪的牢笼。
罗翔
每个人都喜欢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这是人之常情,但这种爱其实在很大程度是一种自私的爱,或者说是一种自恋。我们爱的其实只是自己投射在他人身上的影子,而如果这个影子在他人身上慢慢消失,你可能就失去对他的爱意。
罗翔
如果说文学作品是虚构的人物,那历史就是真实人物的真实人生。通过对历史的阅读,我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人性的复杂,你会对人性的高贵赞叹不已,也会对人性的邪恶不寒而栗。通过历史人物,我们也能反省自己,升华自己,去彰显人性的光辉,压制人性的幽暗。历史中,无数鲜活的个体让我们认识到人性的不完美,从此我们可以拒绝人造的偶像。正是因为对历史的阅读,我才深刻了解法治的精神,因为人的不完美,所以人类的任何群体都有败坏的天性,所以对任何权力都要保持绝对的警惕。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往往导致绝对腐败,任何权力都要套上法治的镣铐。
罗翔
我希望走出恐惧,因为恐惧让我的爱心越来越小。人之所以恐惧,是因为我们对未知的害怕。我们越想按照既定的计划来规划时间,我们就越会对突如其来的事使心生怨恨。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主动安排来表达爱心,如有空时探访孤儿院,得困时做做义工。但是我们不愿意未经规划地表达爱心。然而,后者也许更加重要。如果对未知之事保持一种开放之心,受到一种生活在愉悦的漠然之中的召唤,人生也许会无比的幸福。
罗翔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对,也没有什么是绝对的错,所以我们没有资格对他人说三道四。这种“相对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相对主义告诉人们没有绝对的对错,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但这个世界一切的败坏,根源都是相对主义。相对主义让人完全失去了批判罪恶的能力。如果没有绝对对错,那么吃人也就只是一种口味问题,杀人也不过是一种娱乐方式。
罗翔
未来会如何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只能乐观以待,可控的事情保持谨慎,不可控的事情呢保持乐观,人生唯一应该恐惧的是恐惧本身,人生唯一应该逃避的也是“逃避”这种态度,如果一切呢都无法避免,那就让我们迎难而上。
罗翔
«
1
2
...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
694
6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