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死
人死如远游,他归来在活人心上。
黄永玉
人生就是这样,又不是你一个人死,别人都不死。年年都死这么多人,李太白、苏东坡也没有怎么样,活着的人欣赏的东西不过就是他的文章而已。
黄永玉
自己过日子,按照自己的工作方式来做,我有什么梦啊?每天忙得要死。
黄永玉
艺术,惟有艺术,我们有了艺术就可不因真理而死亡。
尼采
死亡不过是一场告别,生命是世间万物,通过一个躯体,承载灵魂的过程,死亡只是交还这躯体的时刻,我们不需要去一个特定的地方怀念他,心里有就永远有。
亦舒
我可以接受被死亡分开,但是我真的不能接受被胆怯分开。
亦舒
如果没有住进你的心里,都是客死他乡。
张嘉佳
生的终止不过一场死亡,死的意义不过在于重生或永眠。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时间。
余华
睡眠是片断的死亡,是我们借来用以维持并更新日间所消耗的生命。
叔本华
最害怕死亡的人,是那些知道自己从未真正活过的人。
梭罗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余秋雨
如果有只蚊子在耳边嗡嗡扰人清梦,我们有办法杀死它;但如果有个想法回荡脑海令人难以成眠,我们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怎样才能“杀掉”这个想法。
瓦尔·赫拉利
过去几十年是人类历史上最平静的时代。早期农业社会,因人类暴力而死的人约占所有死亡人数的15%,在20世纪约占5%,而在今天只占1%。
瓦尔·赫拉利
在孟买贫民窟里艰难养育两个孩子的单身妈妈,只关心下一顿饭何在;地中海难民船上的难民只会眼巴巴望着海平面,寻找陆地的迹象;而在伦敦某个人满为患的医院里,垂死的病人拼尽全身所有的力量,只为再吸进下一口气。
瓦尔·赫拉利
商贸使人们重视在交易中获得陌生人信任的机会。随着陌生人之间的金钱互动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多地把邻居想成潜在的生意伙伴,而不是潜在的猎物。杀死店主毫无意义。故此,同理心、自我控制和道德成为第二天性,尽管道德始终是一把双刃剑,贯穿历史,它既能防止暴力,也很容易引发暴力。
马特·里德利
学校把科学当成事实目录一样教给孩子(也包括我),只要求死记硬背,却从不告诉他们:科学其实是一连串有待挑战的迷人奥秘。教他们认识星系和黑洞吧,别让他们去背波义耳定律!爱因斯坦曾说,“现代教育方法竟然没能彻底扼杀人们探索的神圣好奇心”,简直可以说是个奇迹,“在这个精致的小工厂里,除了刺激,缺少的主要是自由”。
马特·里德利
是基因的自私,促成了生物个体的无私。蜜蜂自杀式地去蛰威胁蜂巢的动物,为了自己的蜂巢而死,好让基因存活下去。只不过,在这个例子中,基因是通过带有毒刺的母亲、蜂王间接传递的。把身体视作为满足基因需求而运作,比反过来想更合理,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视角。
马特·里德利
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导致60000多人死亡。万圣节的清晨,教堂里挤满了人,神学家按照莱布尼茨的解释说,里斯本罪恶太多,受惩罚是应得的。伏尔泰认为这太过分了,便写了一首诗讽刺地问:“那就是说,陨落于地震的里斯本,比处处骄奢淫逸的巴黎,能找到更多的恶?”
马特·里德利
人脑总是在不断寻求新鲜事物,它绝不会因数量有限的隐喻而得到满足。你甚至可以说人的本性促使人有一种强烈而不懈的动力去超越那些已经固定下来的隐喻。这些固定下来的隐喻常常被称为“已死的隐喻”。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在欧洲人殖民的—个世纪内,有4万年历史的土著传统基本上被消灭殆尽。欧洲人的拓殖用两种办法减少了土著的人数。一个办法就是开枪把他们打死,在19世纪和18世纪晚些时候,欧洲人认为这是一种可以接受的选择,到20世纪30年代他们进入新几内亚高原地区时,他们就很少这样考虑了。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屠杀于1928年发生在艾利斯斯普林斯,共杀死了31个土著。另一个办法就是欧洲人引进的病菌,对这些病菌土著居民还没有机会获得免疫力或形成自然的抵抗力。1778年,第一批欧洲移民到达悉尼,不到一年,死于流行病的土著居民的尸体便随处可见。
贾雷德·戴蒙德
«
1
2
...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
385
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