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资本
RayDalio所说的时间恰好包含二战的起始时间,1939年9月1日到1945年的9月20。但是我不认为会发生战争,我非常认同尤瓦尔赫拉利的观点,各国军备竞赛核武器的拥有国越来越多,使得发动战争的成本大幅上升,反而阻止了战争的爆发。假设要搞二次分配及税改制度,但直接税不好收。比如房产税,资本利得税,遗产税,提任何一个税种都会引起社会的极大反弹,反对声音最多的倒不一定是最有钱的人,反而可能是普通老百姓。他们首先会考虑新税种对自己会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房产税很难征,因为中国老百姓配置最多的资产就是房产。资本利得税针对股市的征收难度也很大,遗产税也是一种比较难实施的税种。那么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很多人认为第3次社会分配靠捐助,效果可能并不理想,但在大数据时代还是有推进的可能性。
李迅雷
从历史数据看,资本的收益率总是大于经济增长率,而工薪阶级的收入增长率基本和经济增长率相一致,这样一来贫富差距就扩大了,并会导致阶层固化。因此他(《21世纪资本论》作者托马斯皮凯蒂)的主张是向资本课税以缩小贫富差距。但问题在于像资本课税会改变固有的利益格局,带来抵触或者是资本外逃,反过来又会影响经济的稳定,这就是改革的两难之处。
李迅雷
人民币作为一种国际货币,他的地位应该是在不断提高的,不过我认为人民币目前尚不具备长期升值的基础。如今在资本项下还不能自由兑换,m2余额巨大,所以我认为汇率的均衡点维持在6.5左右,属于比较均衡的水平,但是未来全球所持有的人民币比重还会上升,所以在美元指数周期性走弱的情况下,这轮人民币升值的过程或许还会持续
李迅雷
对资本市场而言,为什么预测趋势意义不大,除了政府的逆周期之外,还有一个大背景就是二战结束后,全球进入人类历史上颇为罕见的和平时代,和平时代的总体特征是系统性风险大大降低。台风过后一切照旧,因此股灾成为买入股票最佳的时机,楼市泡沫破裂成为了买房最佳的时机,和平意味着不会轻易被翻盘,和平意味着社会阶级越来越固化。
李迅雷
中国的国有企业占比相对高,有它的历史原因。比如说高铁,让任何一个民营企业去干都会破产,中国高铁的投资规模是巨大的,它是一个接近于公益性的基础设施,如果让民营企业去搞高铁建设,我认为不现实,也不可能。还有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包括港口、码头、航空和能源的基础管道等等,在中国都不太可能由民营资本投资。中国的能源对外依存度很高,让民营企业投资中国的能源管道是有巨大风险的。在中国,国有企业从事基础设施的投资是有必要的。
吴晓求
国企改革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体制改革,是指国有经济、国有资本、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第二个层次是制度改革。现代企业制度已很清晰;第三个层次是机制改革,核心在于分配机制改革的“新三样”。
宋志平
国有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正源于它的改革。其改革逻辑,可以总结为“三段式”理论。1.体制上国资委从过去以管人、管事为主,改为以管资本为主;2.制度上改为现代企业制度,即16个字: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3.机制上还要进行新的突破。
宋志平
“新三样”是围绕人力资本,在财富分配上解决问题,“老三样”是从劳动成本上考虑,这是它们的根本区别。
宋志平
对国有企业而言,混合所有制改革是热点,其核心是通过与非公资本的合作引入市场化机制,不能为混而混,要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引入管理层激励机制、员工持股和发扬企业家精神,建立起内部机制。
宋志平
“国家出资人代表管资本、投资公司管股权、混合所有制企业市场化经营”的三层运营结构就把国有经济和市场如何接轨的体制建立起来了。
宋志平
成功的企业都是因为有个好业务,而失败的企业往往是业务选择出了问题。选业务时,我常用我归纳的“四问”“四不做”和“四要”为原则。“四问”,就是自问在行业里有没有优势,市场有没有空间,商业模式能不能复制,与资本市场能不能对接。“四不做”,就是过剩产能业务不做,不赚钱的业务不做,不熟悉的业务不做,有明显法律风险的业务不做。“四要”,就是要风险评估,要专业协同,要收购团队,要执着坚守。
宋志平
企业财富既离不开资本的投入,也离不开经营者的努力和员工的创造。所以企业在进行财富分配的时候,要在三者之间进行平衡,既要考虑所有者,让所有者获得远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的回报,所有者才会增加投资,扩大再生产;又要奖励优秀的经营者,让他们尽心尽力做好经营工作,把握市场机遇,做出正确决策,把企业经营好;还要考虑广大员工,因为企业财富都是通过他们的劳动创造出来的。这三者之间要达到很好的平衡,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共享机制。
宋志平
我们今天做企业,不能光想到资金,一定要想到资本,资本比资金更重要。
宋志平
在传统经济时代,劳动力是成本;而在创新经济时代,人力是资本。
宋志平
企业财富既离不开资本的投入,也离不开经营者的努力和员工的创造。企业在进行财富分配的时候,要在三者之间进行平衡,就要有共享机制。
宋志平
独角兽企业是被资本市场高度认同的新型企业,创新是其重要的本质特征,是以市场估值来衡量的。
宋志平
“技术+互联网+资本”是企业发展的三维空间,三者缺一不可。
宋志平
创意、创新、创业的融合,教育、研发、企业的融合,创客、实验室和资本的融合,是创新动力和创业发展的源泉。
宋志平
我们有两面镜子:一个是美国的方法,也就是“创新+资本”,推动快速发展,例如特斯拉;一个是日本和德国的方法,也就是“技术+管理”,把东西做好、做到极致。中国的企业应该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中国企业的新优势,既有“创新+资本”,也有“管理+技术”。
宋志平
“资本+经营者+劳动者”是做企业的“三宝”。
宋志平
«
1
2
...
15
16
17
18
19
20
21
...
37
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