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事
中国建材集团是靠联合重组一路发展起来的,各地不同的企业分别加入,集团企业文化是开放包容的。在过去多年的实践中,我们一直推进以融合为特质的“三宽三力”文化,即待人宽厚、处事宽容、环境宽松,向心力、亲和力、凝聚力。
宋志平
今天,我们既要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也要建设品牌强国,积极打造一流的品牌,讲好中国品牌的故事,提高全球市场对中国企业和产品品牌的认知度,这样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宋志平
记得在2012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嘉里集团董事长郭鹤年老先生曾给了年轻创业者4个忠告:一是专注;二是要有耐心;三是有了成绩后要格外当心、成功也是失败之母;四是有了财富要回馈社会,而且越多越好。对于第三点我印象尤为深刻,因为过去我们常讲“失败是成功之母”,却鲜少说“成功是失败之母”。
宋志平
管理是正确地做事,是处理好人、机、物、料的关系,是眼睛向内,主要目的是提高效率。管理要有一些工法,从最早在北新建材坚持开展整理整顿、质量贯标、品牌建设到后来在中国建材开展五化管理、三五整合、八大工法、六星企业、格子化管控等,多年来我一直反复实践和摸索。
宋志平
经营是做正确的事,目的是提高效益;管理是正确地做事,目的是提高效率。
宋志平
今天是个创新的时代,但创新又是有风险的事情。人们总讲“不创新等死,盲目创新找死”。所以,企业创新一定要与实际相结合,要能为企业带来明显效益或创造价值。
宋志平
我在央企做了这么多年的董事长,主要工作有三个:一是制定战略, 二是选人用人,三是文化布道。我把战略放在了第一位,因为这是别人无法替代的。但战略是靠人执行的,所以选择有战略执行力的干部就很重要。文化也是服务于战略的。所以,我的工作看似是三件事,但核心还是把企业战略制定好、实施好。
宋志平
企业战略中最重要的是定好目标,也就是解决好如何定位的问题。对企业来讲,目标不一定都是要成为《财富》世界500强或上市公司,适合自己就可以。企业的定位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各适其位,各得其所,千万不能见异思迁,更不能拔苗助长,要量力而行。
宋志平
战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它研究的是企业做什么、如何获得资源、如何取得竞争优势的问题。战略是一场选择和取舍。战略赢是大赢,战略输是大输。做企业必须有个清晰的战略,并把战略转化为企业各个层面的共同行动。
宋志平
用人要用“痴迷者”:睁开眼睛就想自己从事的工作。
宋志平
企业的事林林总总,但概括起来是三件事:改革、管理、创新。改革解决机制问题,管理解决效率问题,创新解决核心竞争力问题。
宋志平
真正让企业陷入经营困难的,并不是大卖场的租金、不断上涨的人力成本,而是做相同产品的企业越来越多了,产品同质化了,这才是瓶颈所在。所谓的产能过剩,是大家的方法过剩了,都做一样的事情。
周其仁
挑难的事情做,你能做难的事情,你的能力就比别人超出一筹,这是真正立足在社会、市场和竞争的真正宝物。
周其仁
所谓“低门槛”是一把双刃剑。一个领域如果企业很容易进去,就容易产生惯性。很多时候,企业一开始没办法选择,进入了这样的领域。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时期,一定要开始做一点难的事情。随着这些难的事情的积累,将来可以帮助你杀出重围。
周其仁
产业升级不是多占一块地方,再新增产值,而是提高单位产值,节约空间。所有事情要考虑单产,不要考虑总产,要做到以亩产论英雄。
周其仁
中国人喜欢挑容易的事情做,这样成功快,对一些难做的事情却难以下手。越难的事情越要有人做,这会产生很大示范作用。你要有一帮人憋着一股劲做难的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周其仁
产业也好,企业也好,积累到一定的时候,要做点“没用”的事情和现在看不出效果的事情,这些才是技术先进性所在。
周其仁
公司之间的竞争,讲到底就是资源利用效率之间的竞争。商战里其实就两门学问,要么成本领先,要么与众不同。商学院就是学这两种本事。看企业首先看两点,一是产品,二是技术。
周其仁
流行焦虑中的很大一部分,其实是处理不了过多信息带来的焦虑。直截了当地讲,就是少看、最好不看那些根本处理不了的信息。省出来的时间干什么?对做企业的来说,节约了精力,节约了眼力,可以集中更多时间去研究值得你研究的事,那就是客户、客户、客户!
周其仁
人们关心的是跟他们要解决问题有非常强联系的变量,至于“宏观”层面的所有联系,除非轮到你做金融或处理“军国大事”,想关心也关心不过来。
周其仁
«
1
2
...
692
693
694
695
696
697
698
...
1609
1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