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爱笑话
几句话
每日文摘
有趣 / 有料 / 涨知识 - 每日文摘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事
不管是什么性质的上市公司,都要踏踏实实地做好主营业务。专业的公司做专业的事,才能在每一个业务领域深耕细作。
宋志平
企业的事务看似千头万绪、林林总总、大大小小,但概况起来有3件事:改革、管理、创新。改革解决的是机制问题,管理解决的是效率问题,创新解决的是核心竞争力问题。
宋志平
在企业领导的选拔任用上,我主张重用“痴迷者”。所谓“痴迷者”,就是能一心一意做企业、做事情、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人;就是每天早上眼睛一睁就想这件事,半夜睡醒了还在想这件事,一门心思做好一件事的人。
宋志平
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先天条件的不足是可以弥补的,如果等所有条件都成熟了,机会可能早就溜走了。确定战略目标后,再去找相应的资源和机会,这样就会容易很多。
宋志平
企业在追逐梦想的发展过程中,归根结底还是要脚踏实地、遵循规律、扎实做事,要心无旁骛地做主业,要“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抓好四大核心工作,就是核心业务、核心专长、核心市场、核心客户。
宋志平
作为君子至少要做到6条:一是君子怀德,讲求“道义德”是君子的第一条标准;二是君子怀刑,要知道规矩,遵纪守法,有敬畏之心,做事有底线,不能恣意妄为;三是君子止于至善,凡事精益求精,力求做到最好,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造福人类;四是君子有耻,有耻辱心,知耻才能进步;五是君子好学,要站在他人的肩膀上多学习,才能做好企业;六是君子自强不息,要努力奋斗、顽强拼搏、锲而不舍、积极向上。做君子就是做个合格的、有理想的中国人,做个有信念、有追求的企业人。
宋志平
中国企业要想“走出去”,首先要带着“真、实、亲、诚”的文化,遵守所在国法律法规,尊重当地文化习俗,热心当地公益事业。中国建材按照国际化三原则,即“为当地经济做贡献、与当地企业合作、为当地人民服务”,所到之处无不受到欢迎。
宋志平
我信奉一生做好一件事,既然做了企业就把这件事全身心地干好。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企业家要有这种松树的风格。
宋志平
儒家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第一,在企业发展观方面:“过犹不及”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企业经营的“中道”智慧,企业有四个不能过头,即发展不能过头、业务不能过头、风险不能过头、市场不能过头;凡事不做激进派,不做落后派,做个促进派。第二,在企业目标方面:“仁者爱人”“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做企业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第三,在选人用人方面:“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要重业绩,让能者上、庸者下,树立好用人的导向和示范作用,要知人善任。第四,在企业管理方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穆”——要有民主、规范、透明的管理。第五,在核心价值观方面:“仁、义、礼、智、信”——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纲领,树立良好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长治久安的基础。
宋志平
企业在经营和发展要素中,应坚持环境、安全、质量、技术、成本的价值排序。环境保护比降低成本更重要,如果环境不达标,宁可关掉工厂。为了人类的永续和惠及子孙后代,我们必须严格自律,把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的事情放在前面,把盈利的事情放在后面。
宋志平
包容不等于没有原则,对一些不良作风和不好的表现,要直率地批评。做企业不容易,要求部下每战必赢比较难,但输绝不能输在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够上,不能输在干部心不在焉和不在状态上。
宋志平
在中国建材,我提出了“五有干部”和“四个精心”的要求,五有干部,即有学习能力、有市场意识、有敬业精神、有专业水准、有思想境界;四个精心,即精心做人、精心做事、精心用权、精心交友。
宋志平
做企业要先人后事,而不是先事后人。企业经营不善往往和用人失误有关:一是用了不该用的人;二是用的人不能挑大梁,承担不起应有的责任。在选人方面,品德、专业、态度三点尤其重要。
宋志平
做企业的“三个信心”:没有比客户对企业有信心更重要的事,没有比员工对企业有信心更重要的事,没有比投资者对企业有信心更重要的事。要留住“三个信心”,员工的信心最为基础。员工有信心就能推动企业成长,客户和投资者的利益才能得到保证。
宋志平
在布道方式上,我崇尚大道至简,喜欢把复杂的理论简单化、故事化。故事是个很好的载体,讲故事也是一种沟通技巧、一种管理手段、一种价值创造方式。
宋志平
做一把手这些年,我在企业忙碌实际是为两件事:一是把握方向,对应的角色是董事长,任务是开好董事会,借助各位董事及企业的治理资源,做出最好的决策;二是布道文化,对应角色是布道者,任务是创造并传递企业思想。
宋志平
企业文化的制定,要以实用为第一位。比如中国建材的“三宽三力”,即待人宽厚、处事宽容、环境宽松;向心力、亲和力、凝聚力,非常符合联合重组企业的特点和要求。
宋志平
你对一个事情抽象,相当于思维上加杠杆,一旦这个杠杆加错,通常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All-in有时候是一种偷懒,如果你想得很清楚,战略应该如此,那没有问题,但我的感受是,在很多时候,只是“我不想再想了,就这样吧,行就行,赌一把吧”。
张一鸣
我以前接受采访的时候,对方也希望我分享曲折的故事。我常常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其实在我看来,大部分的事情,都是有原因,有道理的,没有特别难以解释或特别不寻常的部分。
张一鸣
过去一年跟很多同事交流,我觉得保持平常心的人,比较放松,内心没有扭曲,观察事物细腻,实事求是,比较有耐心,他们往往更能把事情做好。
张一鸣
«
1
2
...
683
684
685
686
687
688
689
...
1609
1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