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孟子不同,荀子主张“性恶”,认为人性本恶。因而更强调人为的作用,通过后天的人为的努力才能达到“善”。没有本性那么人为的努力就不能对症下药,没有人为的努力,本性就不能改善。所以主张“性伪合”,天生的本性和后天的努力对人都有重要影响,而后天的努力更为重要,它是我们能够自己掌控的,“学不可以已”的意义就更大。
【译文】酒要和了解自己的人一起喝,诗要与懂得它的人一起吟。认识的人可以很多,但真正了解,并达到知心的却没有几个。
包容性不是一项倡议,而是我们每天的做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