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值得
所以我时常在问:“我们是否能够笃定我们所从事的职业的意义呢?”因为只有这种神圣的意义感才能带领我们走出虚无的泥沼。有人就问智者:“一滴水如何能够不干涸?”智者说:“把它汇入大海。”因此我们需要群体的力量,我们需要彼此成为榜样,才能让我们的心不至于干涸。当你决定去做一个正直的人,也许也能吸引那些正在犹豫是否要去正直行事的人。我的身边有许多令我感到感动的律师、令我感动的法律人,当然也有很多很多令我尊重的医生,让我始终相信:正是因为世界并不美好,所以美好是存在的,美好是值得期待的,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罗翔
老话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是在这些深度伪造软件下,眼见也并不一定为实,所以看见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而看不见的也并不一定是虚假的,公平和正义是看不见的,但是也许它比我们能够看见的可能更加的真实,更加的值得去追求。总之啊,只有在法治的背景下,才能拥有自由,并不断地让我们从他律的自由走向自律的自由。
罗翔
当然法律并不反对合理的区别对待。鉴于人类在起点上它存在天赋、财产、个性、教育、性别、种族等各个方面的不同,所以法律上的平等它不反对区别对待,你比如说男的和女的他就是有不同的,所以在生育法上、兵役法上区别对待,这并没有违反平等的精神。但是因为父母犯罪就对子女的就业进行限制,这难道真的是一种合理的对待吗?这值得我们思考。
罗翔
很多时候我们的表达无非有三种立场:一种立场就是剧场,也就所谓的媚俗;第二种立场可能就是媚权;那在这两种立场中是不是还有一种更加真实的立场?真正的立场,就是你像苏格拉底一样做城邦中的牛虻,去让大家对焦于该对焦的东西,那这可能是一种双面不讨喜的一种人生,但这种人生是不是更值得去度过?这也是我们值得去反思的。人很矛盾的存在就在于你作为表达者,你一定是希望被大家所关注的,但是同样你也会知道,大家所关注的并不一定是你真正愿意大家所对焦的,你又有一种无力感,因为你自己知道自己不配,当你知道自己不配之后,你又希望大家对焦于你以外的东西,你会有一种失落感。我们必须要提醒我们自己:我们要活得真实,我们要超越我们的虚荣。
罗翔
我也只是哲学的门外汉,努力伸着头呢往哲学的殿堂看啊。在B站中,其实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浅薄,我总有一种误人子弟的后怕,只是不断地吆喝啊,希望大家去关注更值得关注的大家,我只是一个打广告的,目的不是让大家记住广告,而是让大家去使用广告所推荐的产品。人类历史中那些伟大的心灵与伟大的智慧值得被广而告之。
罗翔
有人认为时间是循环的,周而复始,开始即为终点,终点也不过是开始。在这样一种时间概念中,没有什么特别的时刻,也没有什么值得纪念,人生的高光一刻和黯淡无光在本质上毫无意义,一切都可以重复。在时间游戏中,物种可以无限续命。生而为人,本身就意味着囚禁于时间的轮回。在这样一种观念中,对于未来的焦虑也就毫无意义。人生的伤心与失望,开心与喜悦在本质上都是虚无。既然没有意义,又何必为明天忧虑。在时间的轮回中,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平生功业也不过如苍蝇般飞回到原点。
罗翔
中国有句古话叫“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我们谁没有犯过错误呢?虽然有些人会一错再错,但是还是有些人希望有改正的机会。如果法律一律告知,那是不是会出现像《罪与罚》中的为了家庭不得不出卖身体的索菲亚(又译索尼娅),那索菲亚是不是就不配拥有自己的真爱呢?这些问题可能都值得我们去思考。总之啊,法律问题太复杂,有的时候一刀切可能并不一定合适,还是苏格拉底说的吗:“惩罚的目的不在于毁灭而在于教育。”如果一种惩罚彻底堵塞了人的改过自新的路,那么自暴自弃呢可能会引发更多的邪恶。
罗翔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古文的原因,很多人都觉得学古文没意思啊,但是如果你能够用古文熟练地阅读《史记》、阅读《资治通鉴》,你就会发现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很多时候啊,高级的快乐都是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罗翔
遇事的时候一定不要慌,因为人在慌乱的时候呢很容易做出不冷静的决定,所以大家身边一定要有一些值得信赖的人,值得信赖的朋友或者值得信赖的长辈……说实话,就在慌张的时候,不要慌,不要羞愧,要告诉你最亲密的人,人是需要朋友的,告诉你最尊敬的人,请求他们的帮助。我们每个人都是弱小的,我们都是需要帮助的。
罗翔
如果只是根据后果来决定是否诚信,那么诚信只是一种需要权衡利弊的附条件规则,根本就不是一种值得推崇的美德。
罗翔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这是我非常喜欢的苏格拉底所说的一句话。当然,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审视自己的人生,而是非常喜欢审视他人的人生。
罗翔
我们应该通过爱国主义来避免民族主义的偏狭,每个主权国家都应平等相待,每个民族都有伟大之处值得学习,也都有短板应当避免,各个民族本应和平共处。
罗翔
头疼,什么也干不下去,想和你说话。你知道吗?我常常想全心全意地爱上一个人,然后就把我的一切献给他。真的,我有这么一种欲望。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这个人必须值得我爱。而你,你!我早就觉得,你这样的心灵是应该得到一切的,我的好人儿!你知道你有多好吗?你知道你自己的价值吗?就像我不知道我自己一样,你多半也不知道你自己。记得那是我们认识之初,有一次你对我说:有的人,是无价之宝。我是多么感动呵。对了,我常常这样想,谁把我放在心里的这种位置上,我才能把自己的一切给他。不能给一个不咸不淡的人,不能给一个不冷不热的人,不能给一个不死不活的人,因为他不配,他根本不配。我要爱,就要爱的热烈,爱的甜蜜,爱的永远爱不够。我凭什么要求这样的爱呢?因为我要使他得到一切,我要把我的全部身心、全部热情、全部灵魂,连带它的一切情绪、一切细微的变化、活动、感触,它的一切甜蜜、悲伤、绝望、挣扎、叹息,它的全部温柔、善良,它的全部高尚、渺小、优点、缺点都给他,还有我的愿望、幻想,一切、一切。我幸福地忆起你过去说过的:你喜欢我的心灵的一举一动。真的,你真的觉得它很有意思吗?它能给你带来快乐吗?其实它不是也很贫乏、很普通吗?唉,人生呵,人生呵。是不是有人说过:人生是宇宙的逆旅?我们走呵,走呵,不停地走,也不知要到哪儿去,去做什么。
王小波
做梦也想不到我把信写到五线谱上吧?五线谱是偶然来的,你也是偶然来的。不过我给你的信值得写在五线谱里呢。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王小波
以幸福是拿或多或少的痛苦换来的。眼前的,短时期的幸福往往种下了将来的,长期的,甚至下一代痛苦的根,这是最值得深思的。
傅雷
巴尔扎克说过:“现在的政府,缺点是过分要人去适应社会,而不想叫社会去适应人。”这句话值得一切抱救世渡人的理想的人深思!
傅雷
月初看了盖叫天口述、由别人笔录的《粉墨春秋》,倒是解放以来谈艺术最好的书。人生—教育—伦理—艺术,再没有结合得更完满的了。从头至尾都有实例,决不是枯燥的理论。关于学习,他提出“慢就是快”,说明根基不打好,一切都筑在沙上,永久爬不上去。我觉得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深思。倘若一开始就猛冲,只求速成,临了非但一无结果,还造成不踏实的坏风气。德国人要不在整个十九世纪的前半期埋头苦干,在每一项学问中用死功夫,哪会在十九世纪末一直到今天,能在科学、考据、文学各方面放异彩?盖叫天对艺术更有深刻的体会。他说学戏必须经过一番“默”的功夫。学会了唱、念、做,不算数;还得坐下来叫自己“魂灵出窍”,就是自己分身出去,把一出戏默默的做一遍、唱一遍;同时自己细细观察,有什么缺点该怎样改,然后站起身来再做、再唱、再念。那时定会发觉刚才思想上修整很好的东西又跑了,做起来同想的完全走了样。那就得再练,再下苦功,再“默”,再做。如此反复做去,一出戏才算真正学会了,拿稳了。你看,这段话说得多透彻,把自我批评贯彻得多好!老艺人的自我批评决不放在嘴边,而是在业务中不断实践。其次,经过一再“默”练,作品必然深深的打进我们心里,与我们的思想感情完全化为一片。
傅雷
我知道东方西方之间的鸿沟,只有豪杰之士,领悟颖异、感觉敏锐而深刻的极少数人方能体会。换句话说,东方人要理解西方人及其文化和西方人理解东方人及其文化同样不容易。即使理解了,实际生活中也未必真能接受。这是近代人的苦闷:既不能闭关自守,东方与西方各管各的生活,各管各的思想,又不能避免两种精神两种文化两种哲学的冲突和矛盾。当然,除了冲突与矛盾,两种文化也彼此吸引,相互之间有特殊的魅力使人神往。东方的智慧、明哲、超脱,要是能与西方的活力、热情、大无畏的精神融合起来,人类可能看到另一种新文化出现。西方人那种孜孜矻矻,白首穷经,只知为学,不问成败的精神还是存在(现在和克利斯朵夫的时代一样存在),值得我们学习。你我都不是大国主义者,也深恶痛绝大国主义,但你我的民族自觉、民族自豪和爱国热忱并无一星半点的排外意味。相反,这是一个有根有蒂的人应有的感觉与感情。
傅雷
别忘了在人生艺术上成功与在任何其他艺术中的成功一样,也值得钦慕与重视,也需要高度的聪慧与才智。主宰人生艺术的不外是调度钱财的能力。不错,假如我们需要或短缺金钱,过分无度为钱财所役,损人利己征物敛财,好比吝啬鬼,守财奴,资本家……那么,金钱确是万恶的。可是那些分明有钱而不知善用的人,可真是咎由自取!啊!亲爱的孩子,我们衷心希望你们在生活中各方面都美满幸福!为了你们好,宁愿让聪觉得我们唠唠叨叨,而不愿在操持家务最重要的篇章上保持缄默。弥拉学过家政,自然明白在家常琐务上能不厌其烦,一丝不苟,就是不出大纰漏的最佳保证。因此,弥拉在钱财上必须抓紧,而聪也必须乐于跟她合作。我知道你们两人对我所说的都很清楚,但要紧的是能知行合一,而不仅是纸上谈兵而已。
傅雷
“理财”,若作为“生财”解,固是一件难事,作为“不亏空而略有储蓄”解,却也容易做到。只要有意志,有决心,不跟自己妥协,有狠心压制自己的fancy [一时的爱好]!老话说得好:开源不如节流。我们的欲望无穷,所谓“欲壑难填”,若一手来一手去,有多少用多少,即使日进斗金也不会觉得宽裕的。既然要保持清白,保持人格独立,又要养家活口,防旦夕祸福,更只有自己紧缩,将“出口”的关口牢牢把住。“入口”操在人家手中,你不能也不愿奴颜婢膝的乞求;“出口”却完全操诸我手,由我做主。你该记得中国古代的所谓清流,有傲骨的人,都是自甘淡泊的清贫之士。清贫二字为何连在一起,值得我们深思。我的理解是,清则贫,亦惟贫而后能清!我不是要你“贫”,仅仅是约制自己的欲望,做到量入为出,不能说要求太高吧!这些道理你全明白,无须我啰嗦,问题是在于实践。你在艺术上想得到,做得到,所以成功;倘在人生大小事务上也能说能行,只要及到你艺术方面的一半,你的生活烦虑也就十分中去了八分。古往今来,艺术家多半不会生活,这不是他们的光荣,而是他们的失败。失败的原因并非真的对现实生活太笨拙,而是不去注意,不下决心。因为我所谓“会生活”不是指发财、剥削人或是啬刻,做守财奴,而是指生活有条理,收支相抵而略有剩余。要做到这两点,只消把对付艺术的注意力和决心拿出一小部分来应用一下就绰乎有余了!
傅雷
«
1
2
...
24
25
26
27
28
29
30
...
85
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