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知道
孔老夫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就是你始终还是要去思考你自己有哪些确实做得不合适的一些地方,因为人一旦出名,一定会有一些轻飘飘的感觉,一些善意的批评,它会戳破你那种自以为是的气球,会让你知道其实你就是一个普通人。即便你完全没有错,但是因为有着批评的存在,会让你的观点变得更加鲜活,你的观点不会死气沉沉,你的观点不会成为教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现在觉得还是善意地对待一些你不想听的声音,因为它会让你变得坚强,它会让你走出自恋。
罗翔
但是线性的时间观点往往让人焦虑,因为我们很想知道下一个时间节点的事情。也许人生最大的痛苦就在于想解开明天的未解之谜。但是人类的有限性让人无法拥有预测未来的能力,那些自以为能够通神的人毫无例外都招致命运的嘲讽与愚弄。
罗翔
但是,人类所有的智慧和经验都提醒我们,没有任何功名利禄可以填满人的内心,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节制让人愉悦,过度只会带来折磨。但是,又有多少人戒断瘾癖,跨越从知道到做到的鸿沟。
罗翔
真正的贵族不是财产上的富足,而是精神上的高贵,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这样,即便一贫如洗,依然是贵族。
罗翔
(我们)不能够辜负命运,但是你也不能够对命运有过多的期待和抱怨,你只能做好当下你所应该去做的事情,因为明天你也控制不了。你知道你哪天会退场吗?人生很多时候就是在可控与不可控之间寻找一种平衡。
罗翔
很多时候读书都会对我带来一种强烈的冒犯,而有的时候我喜欢读那些挑战我的书,如果我读的只是让我爽的书、观点相同的书,那我就不用读了,因为我已经懂了。但是现在有些书跟我观点不一样,对我形成了挑战,或者对我进行了修正,甚至对我进行了颠覆,那我知道的就更多,所以这些书也是需要去读的。
罗翔
很多时候我们的表达无非有三种立场:一种立场就是剧场,也就所谓的媚俗;第二种立场可能就是媚权;那在这两种立场中是不是还有一种更加真实的立场?真正的立场,就是你像苏格拉底一样做城邦中的牛虻,去让大家对焦于该对焦的东西,那这可能是一种双面不讨喜的一种人生,但这种人生是不是更值得去度过?这也是我们值得去反思的。人很矛盾的存在就在于你作为表达者,你一定是希望被大家所关注的,但是同样你也会知道,大家所关注的并不一定是你真正愿意大家所对焦的,你又有一种无力感,因为你自己知道自己不配,当你知道自己不配之后,你又希望大家对焦于你以外的东西,你会有一种失落感。我们必须要提醒我们自己:我们要活得真实,我们要超越我们的虚荣。
罗翔
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笛卡耳所说的“我思故我在”,这个很对,但是“我思故我在”经常让我们沉浸于一种幻象之中,就是我只要思考到了,我就能做到,但其实不是这样,你思想过深刻的东西,你说过深刻的东西,你感动过深刻的东西,你为你自己所说的感动了,你就真的觉得自己做到了,很大时候这是一种自欺。
罗翔
每个人都想要追求幸福,但是什么叫幸福呢?真正的幸福啊,可能一定都是平凡的幸福,都是我们当时并不在乎,但是失去的时候才知道那才是你最在乎,才是最幸福的一种东西。每个人都有疲惫的时候,都有灰心的时候,都有倦怠的时候,因为人生如同四季,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精彩,当然每个季节也有每个季节的无奈,人生就是这样,躺平有时,振作有时,行走有时,休憩有时,我们都不完美,所以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当然也要接受他人的不完美。虽然说我们的一生都在路上,但是我们还是要有一个目标和方向,人总归是要找到一个地方让我们的心灵能够安静,所有的阅读,所有的欣赏影片,它都要让我们找到一种力量,所以阅读不是逃避,阅读是一种超越,我们要在阅读中去感受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时我们要在阅读中寻找到人生真正的力量,去进入这个不确定的世界。
罗翔
我们并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这就是为什么选择就意味着一定要承受这个选择的后果,虽然人性啊总是有患得患失的一面,很多时候我们其实并不知道什么是对我们最好的选择,我们所谓的好可能只是一种比较性的优势,比我同学好、比我闺蜜好,这样一种比较性的好可能会让我们自己的一生都在争竞与焦虑之中。也许我们唯一能够去比的就是自己,自己是不是比昨天更好、更自律、更节制、更加宽容,因为真正的好是不会内卷的。
罗翔
有朋友提醒我,从事文字写作要把自己看成一支铅笔。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为何写作,要知道铅笔在谁的手中。对于铅笔而言,最重要的是笔芯,我们要保守自己的心甚于保守其他一切。良心是唯一不能从众之事。写作不是为权力的垂青,不是为获得群众的掌声,而是向自己的良心负责。对于铅笔而言,字迹是可被擦去的。我们的观点可能有错,需要随时被纠正。对于铅笔而言,它是有限的,有一天它会写到尽头。作者也许会发现自已所写的其实没有太大价值,我们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
罗翔
对待节日啊其实有两种立场:一种立场呢是意义主义,认为每一个节日都是有意义的,它提醒我们去思考人生啊。英文中有个单词嘛叫“holiday”,节日,是一个神圣的日子。亦如我们说的愚人节让我们知道凡是心中崇拜偶像,或者心中把自己当做他人崇拜的偶像其实呢都是愚蠢的一种体现;清明节呢则是让我们反思人生,因为人生终归是要走向死亡的,我们呢要“慎终追远”,思考生活的意义,让每天不至于虚度。这是一种立场。而第二种立场呢它其实是虚无主义啊,人生没有意义,时间中的每一个节点都没有意义,所以还有一个单词叫做“festival”,也表示节日,狂欢与盛宴。可能每一个节日都是提醒我们“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罗翔
很多时候黑暗会让你彻底地沉陷于黑暗,虽然你愿意去选择光明,但最后你被黑暗所吞噬。这个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知道和做到。刑法确实暴露出人性中最幽暗的成分,但是幽暗让我们向往光明。
罗翔
如果人心向往强力与操控,女性的物化就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这个世界充满了浮华与喧嚣,很多人习惯凡事追求利益与享乐的最大化,并且认为越活得像动物越自然完美,越能体现自我的价值一﹣“他们行可憎的事,知道惭愧吗?不然,他们毫不惭愧,也不知羞耻。”崇拜强权,纵情声色的人既不尊重自己为人的尊严,更不可能尊重他人,更遑论尊重女性。尊重与知识、学问甚或浅表的善行无关,而只关乎我们是否真正认同每个人都有内在独一无二的神圣价值。
罗翔
人的有限性在于对于我们安身立命的基本词汇,我们并不知道它的准确含义。这也造成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非充分性,我们言说着相同的词语,却也许传导的是完全不同的意思,我们的善意经常被人误解为敌意,我们的敌意却被人误认为善意,也许误解是人际关系唯一的常态,完全的理解不是变态就是奇迹。
罗翔
虽然真正的智慧是让人承认自己的无知,知道虽然每天都能获得知识,但这种知识相比于真正的智慧,不过只是海里的一滴水。“智慧”这个词语很有趣,“智慧”除了“智”还有“慧”,也许人生真正能够拥有的智慧,可能就是在人生特殊的关头能够带领你就像彗星一般跨越漆黑的夜空,成为黑暗中生命中的高光一刻。
罗翔
在文学中,我们可以丰富我们人生的体验,文学来源于现实,虽然从表面上看主人公是虚构的人物,但他们都是现实的折射。文学可以让我们知道人生的多样性,人生不同路径的不同结果。因此,它可以让我们学习到面临相同情境应该如何抉择。文学作品还能极大地培养人的同理心,文学中无数个体的悲欢离合、命运多舛能让我们体会人生的苦难与无常,我们会思想自己也是血肉之躯,苦难随时也会临到自身,故会感同身受,更会深刻领悟约翰·多恩的布道辞“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罗翔
我心亦如荒野,杂草从生,冷不丁就有许许多多邪恶的念头。若非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我不知道在环境合适的时候,这些念头是否会付诸实践。
罗翔
未来会如何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只能乐观以待,可控的事情保持谨慎,不可控的事情呢保持乐观,人生唯一应该恐惧的是恐惧本身,人生唯一应该逃避的也是“逃避”这种态度,如果一切呢都无法避免,那就让我们迎难而上。
罗翔
什么叫做经典?经典就是你知道很好,但是你是不会去读的,所以最需要有人推你们。读书在某种意义上不是单纯的享受性读书,读书在很多时候也是训练性读书,但我们有的时候读书是为了放松,但有的时候读书是要训练,跟经典对话,虽然这些书不好读,虽然这些书大部分人都不会读,但人类所有的成就靠的都是艰辛的努力。
罗翔
«
1
2
...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
395
3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