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状态
最可憎的是人就此沉入一种麻木状态。既然你要做的一切都是别人做过一千万次的,那么这事还不令人作呕吗?比方说你我是二十六岁的男女,按照社会的需要二十六岁的男女应当如何如何,于是我们照此做去,一丝不苟。那么我们做人又有什么趣味?好像舔一只几千万人舔过的盘子想想都令人作呕。
王小波
因此,你需要的并不是长时间地集中精力,而是要让自己处在一种随时都能集中精力的准备状态之中。这就是所谓的放松的能力。
东野圭吾
生活的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
木心
生活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地风风火火,就此快快乐乐的苦度光阴。
木心
健康的本质,是指身体精神和心灵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能够抵抗较轻的疾病, 能够适应环境变化。
佚名
我觉得自己浑身仿佛紧紧贴上了一层薄膜。由于薄膜的关系,我无法同外界接触,而同时他们的手也无从触及我的皮肤。我本身固然软弱无力,然而只要我处于这种状态,他们在我面前也同样无能为力。
村上春树
人们告诉我,爱应该是无条件的,每个人都说,这是黄金守则。但如果爱真的毫无界限、毫无约束、毫无条件,那怎么会有人努力去做正确的事呢?如果我心知无论如何别人都会爱我,那又何来挑战呢?我应该去爱尼克,尽管他缺点重重,而尼克也应该爱我,尽管我满身怪癖。但是很明显,我们双方都没有这么做,因此我认定大家都大错特错,爱应该有着诸多的条件和限制,爱需要双方无时无刻保持完美状态。无条件的爱是一种散漫无纪的爱,正如大家眼见的那样,散漫无纪的爱是一场灾难。
吉莉安·弗琳
有些人但求学问多多益善,哪种知识都不愿放弃,想全都掌握结果什么也没掌握住;他们只求博而不求精,宁愿对各种学科一知半解而不愿对一门学问有扎实而深入的了解。他们在任何场合都能找到可以充当他们老师和纠正他们错误的人;他们往往因自己的好奇而上当受骗,顶多只是经过长期而艰苦的努力,才能够摆脱极端无知的状态。
拉布吕耶尔
别去讨好任何人,也别等待什么人来讨好你。温馨的境遇,黄金的年华,最自然的人的状态!
拉布吕耶尔
最能清楚地将一个自由国家的状态和一个在专制政府统治下的国家的状况区分开的,莫过于前者遵循着被称为法治的这一伟大原则,而后者不会。
哈耶克
我们的体验、我们的价值。它们提供信息和评价。然而它们独特的特征在于,这们并不导致概念知识,而是引起某种类似兴奋的情感,某种类似或着迷状态下情感投入和进行判断的现象的东西。
苏珊·桑塔格
疾病的罗曼蒂克看法是:它激活了意识;以前是结核病充当着这一角色;现在轮到精神错乱了,据认为,它能把人的意识带入一种阵发性的悟彻状态中。把疯狂浪漫化,这以最激烈的方式反映出当代对非理性的或粗野的(所谓率性而为的)行为(发泄)的膜拜,对激情的膜拜,而对激情的压抑,当初被认为是结核病的诱因,现在又被认为是癌症的诱因了。
苏珊·桑塔格
对大多数人来说,审美快感是一种与其日常反应根本无法分享的心理状态。他们把艺术理解为一种途径,通过它,他们被带进与有趣的人类事务的接触中。
苏珊·桑塔格
本雅明总是在干活,总是努力干更多的活,他对作家的日常生存状态作过大量的思考。忧郁的人是如何变成意志的英雄的?答案是通过一个事实,即工作可以变成一剂药,一种强迫症。(他在论超现实主义的文章中写道:“思考是一帖有名的麻醉剂。”)事实上,忧郁的人会成为最大的瘾君子,因为真正上了瘾的体验总是一种孤独的体验。20世纪20年代后期在一位医生朋友指导监督下服用大麻麻醉剂那些疗程是精心设计的花招,不是自我投降行为;它们是为作家提供的素材,并非是要逃离意志的压榨。
本雅明认为他拟写的论大麻麻醉剂的著作是其最为重要的工程之一。
苏珊·桑塔格
(“每次意志被击垮”〔波德莱尔语〕所产生的绝望是现代艺术家及知识分子——尤其是那些既是艺术家又是知识分子的人最为典型的抱怨。)一个人只好去工作,否则,他可能什么都干不了。甚至连忧郁质的迷离也用于工作,忧郁的人也许会努力培养一连串变化无常的幻觉状态,如梦幻,或者是通过吸毒以进入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超现实主义积极重视波德莱尔以极为消极的方式体验过的东西:超现实主义并不因意愿的消逝而感到悲伤,而是将之提升为一种理想,认为可以依靠梦的状态来提供工作所需要的全部物质。
苏珊·桑塔格
这就是中国的方式。成功是预料中的,失败则要收到批评,并且立刻加以纠正。要么正确,要么不对,没有中间状态。
彼得·海斯勒
人生苦闷有二,一是欲望没有被满足,二是它得到了满足。因此我努力从一种临界状态中得到快乐。
萧伯纳
通过在追随者心中点燃和煽起凶猛激情,群众运动可以防止其追随者回复内在的均衡。它们也会用直接的办法延长信徒与自我疏离的时间。它们不但会把独立自主的宝活说成是空虚无聊,还会说成是堕落和罪恶。一个单独生存的人是无依无靠、可怜兮兮、罪孽深重的生物。他只有一个得救的机会:弃绝自我,在一个神圣组织(教会、国家或政党)的怀抱里过新生活。反过来这种对自我的诋毁又可使激情保持在白热状态。
埃里克·霍弗
困苦并不会自动产生不满,不满的程度也不必然与困苦的程度成正比。不满情绪最高涨的时候,很可能是困苦程度勉强可以忍受的时候,是生活条件已经改善,以致一种理想状态看似伸手可及的时候。悲愤会在它几乎得到补偿的时候最为蚀骨。
埃里克·霍弗
不满情绪最高涨的时候,很可能是困苦程度勉强可忍受的时候;是生活条件已经改善,以致一种理想状态看似伸手可及的时候。悲愤会在它几乎得到补偿的时候最为蚀骨。
埃里克·霍弗
«
1
2
...
42
43
44
45
46
47
48
...
60
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