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角度
文学的作用正在于此:向别人展示他所看待的世界。(……)他曾想创作一部毫无创作动机的书,不带任何动机,不强迫自己无缘无故地去写,可他对此很快就丧失了兴趣,这不足为怪。他曾暗暗发誓,一定要做到心诚,但只是做到了随意。他企图不站在过去也不站在现在的角度谈论自己,但是,他生命的真实存在于自身之外,存在于事件、他人和他物之中。要谈自己,必须谈其他的一切。(……)当时,设想文学再也毫无意义曾使他心安理得,可这并没有阻止他创作了一部自己颇为得意的剧作,一部有明确时间、明确地点的剧作,而且也具有某种意义,正是为此他才感到满意。那么,为什么不动笔创作一部时间与地点明确,而且具有一定意义的小说呢?叙述一个当今的故事,读者们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忧虑,发现自己的问题;既不去揭示什么,也不去鼓动什么,仅仅作为一个见证。
波伏娃
如果他似乎是个受害者,那是由于他的负担十分明显:女人像个寄生虫似的靠他供养;但寄生虫不是征服的主人。事实上,正如从生物学角度讲,雌雄两性都不是对方的受害者而是物种的受害者,夫妻两个人也都在受不是他们所创立的制度的压迫。如果断言男人在压迫女人,丈夫会大为愤慨;他觉得他才是被压迫者——而他也确实如此;然而,是男性的法典,是男性依照自己的利益所发展的社会,以某种形式确定了女人的处境,这种形式是当前男女两性都在受折磨的根源
波伏娃
有人认为,根据古老的传统,男性曾过着一种多配偶制的生活,尤其在性行为上。可如今,法律禁止多配偶制,男性通过和多个女性性交的方式,希望重拾这种特权。他们自然要付钱,可从某种角度看来,付钱也是种保障。一种以金钱交易为基础的契约,不会要求任何感情、关怀和照料,不会有负担,也不会卷人麻烦。做爱,付钱,然后甩手走人。总而言之,就是在抽一根烟的时间里,实现一个小小的多妻制的梦,不用承担任何后果,更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达契娅·马莱伊尼
我相信你的聪慧,或许,你会爱上历史,会发现它一直都是由胜者书写。你还会看见一个与之相对的历史,那是败者所经历和遭受的,然而,在讲述人类发展的著作中,常常没有它的位置。人们只能在壮丽动人的讲述失败的故事中想象它。阿失,我希望你能够明白,长久以来,包罗万象的哲学都在为父权制辩护。而父权制下那些不容置疑的规则与框架,至今仍约束着我们,无论男人或女人。还有你,阿失,我要实话告诉你,当你与你的母亲决裂,把她看成一个官能,而不再是一个人的时候,当你迫切渴望被你的那些朋友接纳时,你也吸收了父权制的思想。披上“父权制”这件外衣的你,很自在,趾高气扬。你开始用那种傲慢讥讽的目光打量我,我背上不由得阵阵发麻。我希望你能够明白,你这些优越的姿态是从哪里来的。尽管你是个男人,可我希望你能够努力站在女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件事太难了吗?可我相信你的聪慧,你的想象力,请你深入思考,放飞想象,你的内心将会变得更丰富、更人性。你愿意吗?
达契娅·马莱伊尼
自然万物运动和结构总是采取某种最简便、最经济的方式,这就是所谓的“最小作用力原理”,从这个角度讲,“人类的感知系统,不是为‘求真’设定的,而是为‘求存’设定的。”
李善友
这种所谓群体认知中的道理,实际上也并不是道理,它更像是一种立场,站在群体的角度,尽量捍卫自身存在性的立场。从这个角度来讲,一些群体之间的争论,不是道理之争,而是立场之争,这种争论并不是为了捍卫“我们的思想”,而是为了捍卫“我们自己”。
李善友
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并不是要学习深刻的知识,而是学习不同学科的差异化思维方式。对我们而言,每个学科都是一种思维的视角,就像一个个功能不同的眼镜,有的是近视镜,有的是远视镜,有的是显微镜,有的是望远镜。而我们就是通过功能各异的眼镜研究这个世界,从而形成不同维度、不同角度的综合认知,这才是学习不同学科的要义所在。
李善友
在三段论演绎法中,只有前提正确,才能保证结论正确。从这个角度来说,演绎法的隐含假设就是前提。演绎法的价值在于其可保真性,实际上,可保真性取决于前提为真,而来自归纳法的前提不能确定为真。所以,使用演绎法的关键在于确保前提的正确性,即前提不能来自归纳法。
李善友
休谟说,所有建立在经验归纳法之上的知识都不叫知识。如果单纯从这个论断本身出发,这种说法是准确的,但从生存的角度思考,归纳法又是不可或缺的。
李善友
系统之间是有层级之分的,最简单、直接的划分方式就是“母系统”和“子系统”。某一个系统的第一性原理,既可以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元起点,也有可能是一个更大的母系统的中心思想,作为子系统的第一性原理。从系统的维度来说,每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所以不同系统的第一性原理之间也有层级之分。但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我们没有必要去找到那个终极的第一性原理,所有比我们想要推导的理性系统范围更大、层级更高的母系统,其中心思想或者推导结论都可以作为子系统第一性原理的来源。
李善友
实际上,从整体的角度出发,任何理性系统的边界都是由第一性原理决定的。也就是说,第一性原理作为理性系统得以形成的元起点,虽然支撑了整个理性系统,但它同时也禁锢了这个系统的边界。它是系统得以形成的根基之处、最大的确定性之源,因此也是系统的最脆弱之处,是真正的阿喀琉斯之踵。所以,要想打破系统的边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将作为基石假设的第一性原理击碎。当地基垮塌,建设在地基之上的高楼大厦自然也会随之轰然倒塌
李善友
如果用群体信念作为判别真理的标准,那么这个群体信念本身是否为真由谁来判定呢?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描述这个问题,作为身在群体信念之中的个体,如果群体信念本身出现错误,我们能否发现并纠正这个错误?
李善友
如果从更大的范围、更深层次的分析角度来看,你会发现所有从经验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创新模型,最终都会符合某种第一性原理。与其长时间地持续总结经验,我们不如换一种视角,将这种归纳创新变为演绎创新,使用演绎的方法直接定位到某种对企业发展有根源性促进作用的第一性原理,然后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推导出新的创新模型,最后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模型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指导创新实践。
李善友
人类用这种简化和扭曲了物态的感官系统,有效地建立了我们的生存辨识系统,但同时也付出了永远无法认知世界“真相”的代价。我们只能感受到我们主观感受到的东西,永远不能直接感受到所谓客观存在的客体。从这个角度理解,我们从小到大学习的一切知识都是人类的主观思维模型,而不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
李善友
芒格认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种思维层次的病叫作“锤子综合征”。简单来讲,如果你的手中只有一把锤子,你满世界看到的都是钉子。往深刻的角度剖析,我们自认为是在使用大脑进行思考,其实只是用大脑中既有的思维模型在思考。如果外界在我们的大脑中植入了某种思维模型,我们自然就会用这种思维模型来思考。但是,如果这种思维模型是错误的,或者只用一种思维模型来看待世界,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就会出现扭曲,这就是所谓的“锤子综合征”。
李善友
马斯克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一直有一种危机感,很想找出生命的意义何在,万物存在的目的是什么。”然后,他列了一份清单,写出他认为对整个人类有贡献的事情,但他完全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而是从整个社会的范围去思考,这份清单中包括互联网、可再生能源、太空探索,尤其是在地球之外生命可以长期存在的形式,如人工智能和重组人类基因。
李善友
逻辑续洽是指原有被证明暂时正确的信念,在时代和场景发生变化之后,依然可以保持逻辑正确。换个角度来讲,当信念涉及的领域内出现新事物、新信息和新证据时,我们必须判断原有的信念是否依然可以与新的经验或信息相融。如果原有信念的逻辑体系出现错乱,就意味着这个信念已经不再正确,不再具备指导意义。
李善友
换个角度讲,如果一个理论总是被置于“不可被证伪”的保护之下,这个理论就不能称为科学。因为在绝对正确的保护罩下,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展开,这种理论都是完美的。一旦离开了这个保护罩,这种理论就会失去保持有效性的根基。
李善友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欧几里得开创的几何学系统为我们的思维超越现实世界创造了可能性。
李善友
从公理化思维的角度来看,真正的“知音”不是观点相同,而是思考方式(逻辑)相同的人。因为只有逻辑一致的人,才有可能从同一个基石假设推导出同一个结果。
李善友
«
1
2
...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