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高尚
这里面所讲的仍然并没有宇宙的奥义和人生的真谛。不过是,将我所遇到的,所想到的,所要说的,一任它怎样浅薄,怎样偏激,有时便都用笔写了下来。说得自夸一点,就如悲喜时节的歌哭一般,那时无非借此来释愤抒情,现在更不想和谁去抢夺所谓公理或正义。你要那样,我偏要这样是有的;偏不遵命,偏不磕头是有的;偏要在庄严高尚的假面上拨它一拨也是有的,此外却毫无什么大举。名副其实,“杂感”而已。
鲁迅
我们习惯了,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你爱做的事,偏不给你做,你不爱做的,倒非做不可。这是由于职业和嗜好不能合一而来的。倘能够大家去做爱做的事,而仍然各有饭吃,那是多么幸福。但现在的社会上还做不到,所以读书的人们的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的为职业的读书。现在再讲嗜好的读书罢。那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我想,嗜好的读书,该如爱打牌的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的去打,有时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诸君要知道真打牌的人的目的并不在赢钱,而在有趣。牌有怎样的有趣呢,我是外行,不大明白。但听得爱赌的人说,它妙在一张一张的摸起来,永远变化无穷。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他在每一叶每一叶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智识的,但这些倒都不计及,一计及,便等于意在赢钱的博徒了,这在博徒之中,也算是下品。
鲁迅
我不知道,真诚中有多少虚伪,高尚中有多少卑鄙,或者,邪恶中有多少善良。
毛姆
很多事情不能假装,装来装去就弄假成真了。虚伪到一定程度反而高尚了,装的时间长了,人确实会变。嘴上总是说什么,人就会变什么。
查理·芒格
人只有经历自己的渺小,才能抵达高尚。
弗兰兹·卡夫卡
现在的风气是,只要能赚钱,什么都可以卖。你能把东西卖掉,你就道德高尚。但这个标准可不够。
查理·芒格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
康德
玩牌是各处“高尚社会”的普遍消遣,是提供这一类刺激的工具,因为涉及的刺激甚小,所造成的痛苦不大而短暂,并非真实而永久。事实上,玩牌只是给意志搔痒罢了。
叔本华
美貌不能让人变得高尚,华丽的衣着也不会让人变得尊贵。
玛格丽特·米切尔
爱同是两者,而且超乎其外,爱是天使和撒旦,是男性和女性、人和兽、最高尚和最邪恶之物的融合。我必定要去体验这样的爱,我的命运便是去品尝其滋味。
赫尔曼·黑塞
一个心灵高尚的好人,本来可能成为你的朋友,但他远在百里之外,那就只能根据当地的舆论,来对你作出评价了,而舆论都是碰巧生长在富贵之家的傻瓜制造出来的。于是出类拔萃的人才就活该倒霉了。
司汤达
成功开始于人们的意识中,完全视心理状态而决定。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落伍,那么你就已落伍,你必须把自己想得高尚点,你必须先确定自己,才能获得胜利,生命的战斗并不全是由强壮或跑得快的人获胜;但不管是迟是早,胜利者总是属于那些认为自己能够获胜的人。相信自己的思想,相信他能产生力量,那么,他一定能产生力量。
奥格·曼狄诺
阅读好书,也就是说,阅读蕴藏着真挚精神的真诚的书,这是一种高尚的锻炼,会使读者获得比当前受到推崇的做法更好的锻炼。
梭罗
美出自某种没有意识到的真实性和高尚情操,丝毫没有半点装点门面的想法;要产生此类附加的美,先要有同样未意识到的生命之美。
梭罗
人们把慷慨视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时,他们就会重塑自己。有趣的是,你的个性、你的本质,并不像你的腿骨的数量那样基本上是永久性的。你的本质是多变的,就像你的思想一样。你采取的每一项行动、你的每一个想法都会改变你,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让你变得更高尚或更堕落。
戴维·布鲁克斯
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Roy F. Baumeister)在《意志力》(Willpower)一书中所写的:“不管你多么想做到理性高尚,你都无法在不付出生理代价的情况下做出一个又一个决策。这有别于普通的身体疲劳,你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累了,但其实你的精神已经处于低谷。”这种状态被称为“决策疲劳”(decision fatigue)。
赖德·卡罗尔
当人们在被迫做出选择的时候,他们的价值观就会通过其行为得以体现。任何人在没有身陷困境的时候都会表现出高尚而又高贵的价值观。然而,当我们必须要为某些事情付出代价、做出牺牲以及遵守纪律时,人们就会将其真实的自我和信仰显露无遗。
博恩·崔西
阳光教育应该是生活教育,像阳光那样照耀着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的教育应该基于生活,为了生活。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受到本本主义的束缚,我们总是片面地、感性地认为学校只是教师教书、学生读书的地方,事实上,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地方,我们的教育行为只有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更为亲切、自然,生发无限活力。我们要建设和创造优美的学校环境,提倡和引导师生追求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家校之间)。我们要把教育延伸到课本之外、课堂之外、学校之外。
汪昌兵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李镇西也提出要把教育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育者的明智和机智,在于引导后进生经常进行灵魂的搏斗,不但善于发现自己的可贵之处,更勇于用高尚的我战胜卑下的我”。
桂贤娣
工作现场就是最好的磨炼意志的地方,工作本身就是最好的修行,每天认真工作就能塑造高尚的人格,就能获得幸福的人生。
稻盛和夫
«
1
2
...
5
6
7
8
9
10
11
...
30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