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表面
她的生活,如同她的小说一样,在平静的表面下,隐藏着无尽的暗流和漩涡,而她就在这暗流中挣扎、寻找,试图抓住那一丝若有若无的希望之光。
迈克尔·坎宁安
所以,男人比女人更害怕孤独,更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更不擅交际。表面上强大,实则精神软弱。妻子死后平均3年就过世,而丈夫死后妻子平均15年过世。
渡边淳一
音乐是世界的,尽管无数同类的现象可以因某种音乐而呈现,但它们均不能穷尽这音乐的实质,相反,始终只是他的表面写照。
尼采
而世界越是执迷于战争、英勇、荣誉和一切古老的理想,虚伪的人道之声就愈发遥远,愈发难以置信。一切都是表面。正如对战争的外在目的和政治目的的追问,同样停留在表面。内部已有所形成,一种新的人性正在形成。
赫尔曼·黑塞
在夜色里疾驰的火车中,我感到内心有某种东西正在豁然明朗,我如今毋庸怀疑,虽然表面是忧愁,这东西实际上应称为幸福。
加缪
我不会上当受骗,却甘愿接受表面现象。
加缪
有时候,我们对别人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
简·奥斯汀
一天比一天相信,人性都是见异思迁。我们不能凭着某人表面上一点点长处或见解,就去相信他。
简·奥斯汀
做作出来的悲哀,只有表面,没有真心。
莎士比亚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句话被很多人误读为励志名句——鼓励人多读书,其实庄子的意思完全相反,庄子想说的是,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会把自己搞得非常疲倦。所罗门王也说过类似的话,“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这些话表面上很消极,但他其实是想告诉我们,知识是无限的,在求知的过程中,必须对知识的无限性保持足够的谦卑。
罗翔
我们尽一切所能来对抗明天的不确定。尽可能地赚钱,提升自己的地位,储备知识,积累人脉,来对抗这种不确定的人生。但是,越多的积累却催生出更多的恐惧,我们越来越害怕失去已经拥有的一切。我们陷入一种深深的自欺,那就是用表面的“强大”来掩盖自己有限、脆弱与无奈的本相。
罗翔
在文学中,我们可以丰富我们人生的体验,文学来源于现实,虽然从表面上看主人公是虚构的人物,但他们都是现实的折射。文学可以让我们知道人生的多样性,人生不同路径的不同结果。因此,它可以让我们学习到面临相同情境应该如何抉择。文学作品还能极大地培养人的同理心,文学中无数个体的悲欢离合、命运多舛能让我们体会人生的苦难与无常,我们会思想自己也是血肉之躯,苦难随时也会临到自身,故会感同身受,更会深刻领悟约翰·多恩的布道辞“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罗翔
在我看来,读书的真正目的是追求智慧,而非单纯的知识,从表面上来看,读书是一个悖论:让你在求知的过程中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无知。这就像苏格拉底所说的“承认自己的无知才是开启智慧的大门”。
罗翔
所谓冷静,不但是表面的行动,尤其内心和思想都要做到。当然这一点是很难。人总是人,感情上来,不容易控制,年轻人没有恋爱经验更难维持身心的平衡,同时与各人的气质有关。
傅雷
一个民族的文化假如取的渗透方式,它的力量就大而持久。个人对待新事物或外来的文化艺术采取“化”的态度,才可以达到融会贯通、彼为我用的境界,而不至于生搬硬套,削足适履。受也罢,与也罢,从“化”字出发(我消化人家的,让人家消化我的),方始有真正的新文化。“化”不是没有斗争,不过并非表面化的短时期的猛烈的斗争,而是潜在的长期的比较缓和的斗争。谁能说“化”不包括“批判的接受”呢?
傅雷
从表面上看,他目前和以前没有什么不同,但他实际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再是原来的他了。他本质上仍然是农民的儿子,但他竭力想挣脱和超越他出身的阶层。
路遥
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彫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令我们看了,不但欢喜赏玩,尤能发生感动,造成精神上的影响。
鲁迅
季札说:“中国之君子,明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这是确的,大凡明于礼义,就一定要陋于知人心的,所以古代有许多人受了很大的冤枉。例如嵇阮的罪名,一向说他们毁坏礼教。但据我个人的意见,这判断是错的。魏晋时代,崇奉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因为魏晋时所谓崇奉礼教,是用以自利,那崇奉也不过偶然崇奉,如曹操杀孔融,司马懿杀嵇康,都是因为他们和不孝有关,但实在曹操司马懿何尝是著名的孝子,不过将这个名义,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于是老实人以为如此利用,亵黩了礼教,不平之极,无计可施,激而变成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对礼教。——但其实不过是态度,至于他们的本心,恐怕倒是相信礼教,当作宝贝,比曹操司马懿们要迂执得多。现在说一个容易明白的比喻罢,譬如有一个军阀,在北方——在广东的人所谓北方和我常说的北方的界限有些不同,我常称山东山西直隶河南之类为北方——那军阀从前是压迫民党的,后来北伐军势力一大,他便挂起了青天白日旗,说自己已经信仰三民主义了,是总理的信徒。这样还不够,他还要做总理的纪念周。这时候,真的三民主义的信徒,去呢,不去呢?不去,他那里就可以说你反对三民主义,定罪,杀人。但既然在他的势力之下,没有别法,真的总理的信徒,倒会不谈三民主义,或者听人假惺惺的谈起来就皱眉,好像反对三民主义模样。所以我想,魏晋时所谓反对礼教的人,有许多大约也如此。他们倒是迂夫子,将礼教当作宝贝看待的。
鲁迅
生活给我们的各种束缚,表面上看起来,这些束缚是时间的,金钱的,人际关系的。但实际上,这些束缚是心灵的。
岸见一郎
我没说,只是带着一大团困惑离开这迷人的城市。上海的男女真平等吗?不见得。只需看冰山一角:我接触的是上海的所谓文化菁英——碰来碰去都是男人,和在台北,在德国、美国,没有两样。也就是说,在公领域里,社会的资源和权力仍旧掌握在男人的手里。上海女人说起来如何厉害、如何能干,显然还局限在私领域中。两性权力分配的均匀只是浅浅的一层表面,举世皆然。
龙应台
«
1
2
...
5
6
7
8
9
10
11
...
23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