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创造
就像旧金山的101公路和斯坦福大学的关系一样,波士顿128公路主要依靠麻省理工学院,以路为轴,聚财兴业,聚集了数以千计的研究机构和技术型企业,形成了世界闻名的高科技创新走廊,两者分别创造了硅谷奇迹和麻州奇迹,在美国西部和东部相映生辉,成为著名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经典案例。
宋志平
企业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为解决客户问题和为客户创造价值而创新,这是根本理念。
宋志平
我们做企业,定了目标以后,到底资源从什么地方来?这是大家困惑的。到底是靠自己去创造资源,还是去整合社会的资源呢?我认为要整合社会的资源。方法是什么?端出三盘牛肉:第一,公平定价,不欺负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合作。第二,为民营企业保留一定股权。第三,把民营企业的领导人留下,一起做管理层。
宋志平
企业财富既离不开资本的投入,也离不开经营者的努力和员工的创造。所以企业在进行财富分配的时候,要在三者之间进行平衡,既要考虑所有者,让所有者获得远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的回报,所有者才会增加投资,扩大再生产;又要奖励优秀的经营者,让他们尽心尽力做好经营工作,把握市场机遇,做出正确决策,把企业经营好;还要考虑广大员工,因为企业财富都是通过他们的劳动创造出来的。这三者之间要达到很好的平衡,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共享机制。
宋志平
管控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管住了“两乱”,企业就能实现行权顺畅、步调一致、有序经营。同时,从经营管理的角度讲,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也需要有管控。除了创新、发展所创造的效益外,通过管控严防跑冒滴漏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也能间接地出效益。
宋志平
企业财富既离不开资本的投入,也离不开经营者的努力和员工的创造。企业在进行财富分配的时候,要在三者之间进行平衡,就要有共享机制。
宋志平
做企业有“三大法宝”:管理、机制和企业家精神。管理要持之以恒,一刻也不能放松。机制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这是靠深化改革取得。企业家精神是说企业要有好的带头人,企业家要有英雄情结和牺牲精神,能经得住各种考验。
宋志平
伟大的企业有3个特征:一是规模大,即具有足够的体量,对行业乃至全球经济具有显著影响力;二是效益好,即不断创造不俗业绩并保持行业领袖地位;三是可持续,能够经历市场变幻、风吹雨打,做到基业长青,积累长盛不衰的国际名声。
宋志平
企业既要讲好自己的故事,也要做好实际的事情,要创造价值、回报投资者,这两点要结合起来。
宋志平
互联网思维最大的好处就是,想问题不拘泥于某个点,而是发散思考,发挥特定业务或技术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拓展服务空间,不断创造新的商机。
宋志平
一家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它的企业领导团队应该致力于达成以下几个目标:向客户传递企业价值;通过雇用不同群体并提供公平的待遇来投资员工;与供应商交易时遵守商业道德;积极投身社会事业;注重可持续发展,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宋志平
商业模式创新就是发现新的价值创造方式,淘汰旧的模式,为企业、客户、社会创造价值。
宋志平
经营者的使命是提升绩效和创造价值,而管理者的使命主要是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
宋志平
有效的经营者要具备五项特质,即正确决策、有效创新、创造价值、整合资源、共享机制。
宋志平
凡是优秀的企业往往都有忠诚的客户,都在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宋志平
做企业可以分为3个层面:微观层面,创造良好的效益,这是一切的基础;中观层面,发挥大企业领袖的作用,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搭建一个共生共享共赢的平台;宏观层面,把企业成长放在道德高地上进行思考,关心人类福祉、国家命运和社会进步。
宋志平
企业对员工来说,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应是“乐生”的平台——一个能让员工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美好生活的平台。
宋志平
在布道方式上,我崇尚大道至简,喜欢把复杂的理论简单化、故事化。故事是个很好的载体,讲故事也是一种沟通技巧、一种管理手段、一种价值创造方式。
宋志平
做一把手这些年,我在企业忙碌实际是为两件事:一是把握方向,对应的角色是董事长,任务是开好董事会,借助各位董事及企业的治理资源,做出最好的决策;二是布道文化,对应角色是布道者,任务是创造并传递企业思想。
宋志平
现在部分年轻人流行把三四十岁退休作为理想,我不认同,我觉得理想是一直有机会创造、实现想法,有机会学习,修炼,创造到老。为什么会想退休?想退休说明你认为现在是在“忍”。我还有很多很多想法想做,希望三四十岁更多条件去实现想法。
张一鸣
«
1
2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
223
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