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每日文摘
每日教程
首页
名言
文案
人物
标签
著作
推荐
搜索
—— 请按键盘
空白键
开始游戏 ——
最后
从大我修炼到小我,最后到无我。
吴世春
所有抄近路的捷径最后都是绕远路。
吴世春
企业家要相信自己有局限,有些东西搞不定的,就得花钱去买。我们花钱买原料,买羊肉,其实知识、创意也一样,也需要花钱买。创意有创意领域的高手,管理有管理领域的高手,企业家就是组合各种资源,组合原料,组合人,组合创意,最后再把它销售出去,把钱收回来,然后继续循环。
贾国龙
长期而言(10年、20年或以上),坚持只投好的商业模式、好的企业文化的公司,大概率上是会有比较好的回报的,而且这种投资方法让人很愉快,不需要整天瞎操心。简言之,投资人每次做投资决定时,如果想的是10年、20年的事情,最后的结果很难不好,不然就难说了。要找到自己能想清楚10年、20年的公司是非常不容易的,一生有那么10个、8个机会就非常非常好了。
段永平
产品没有差异化,最后看到的就是价格战。
段永平
经营中借钱和买股票用Margin(融资,保证金杠杆交易)没啥本质区别,常用最后大概率都会倒在上面的。
段永平
做对的事情,最后会有好结果,或者说,做错的事情,最后会有大麻烦。至于把事情做对,是个过程,有时候快有时候慢,需要投资者耐心等待。
段永平
不能理解公司行为的人,最好不要碰股票。股市上大多数人最后都亏钱是有道理的,原因大概就是他们无法理解“拥有公司”到底是什么意思。这种理解好像是非常难教会的。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类人比很多东西都重要。当你还需要问“怎么理解公司是什么”的时候,最好别碰投资。
段永平
如果你赚的是本分钱,你会睡得好。身体好会活得长,最后还是会赚到很多钱的。最重要的是,不本分赚钱的人其实不快乐。
段永平
多数人在投资时习惯去看有没有“把事情做对”这点,从而会很容易掉进短期表现当中。即使是伟大的企业在“做对的事情”的过程当中也是可能会犯错的,因为“把事情做对”往往需要一个过程。“长期投资”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要能够相信坚持“做对的事情”的有能力的公司最后会“把事情做对”。
段永平
小资金的人对企业的理解一般也容易弱些,不容易看懂伟大、优秀、以及普通企业的区别,所以多数人都是容易从烟蒂开始的。只有很少的人最后会真正悟到投资的道理,并同时具备看懂伟大企业的能力。
段永平
长期而言(10年、20年或以上),坚持只投好的商业模式,好的企业文化的公司大概率上是会有比较好的回报的,而且这种投资方法让人很愉快,不需要整天瞎操心。简言之,投资人每次做投资决定时,如果想的是10年、20年的事情,最后的结果很难不好,不然就难说了。要找到自己能想清楚10年、20年的公司是非常不容易的,一生有那么10个、8个机会就非常非常好了。
段永平
了解每个公司的办法可能都不太一样,我一般用排除法,发现不喜欢的东西就离开了,最后能留下的目标很少,没办法了解的公司就不碰了。
段永平
我并不懂通常意义上的“估值”,就是所谓股价应该是多少的那种估值。我一般只是想象,如果某个公司是个非上市企业,我用目前的市值去拥有这家公司和我其他的机会比较,哪个在未来10年或20年得到的可能回报更高(这里的回报其实是指公司的盈利,而不是股价的涨幅)。所以,我能看懂的公司非常少,亏钱的机会也非常少,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不错的。我并不在乎别人这一时期赚了多少钱,我只考虑自己的机会成本。
段永平
“终端制胜”的说法就像最后让你吃饱了的那个馒头。
段永平
是否回购或分红都不是回报率的关键,但真正能赚到钱的好公司最后都一定会通过某个或某几个途径将利润给到股东的。
段永平
扩张的时候要谨慎,我把这个叫足够的最小发展速度,就是兼顾足够和安全的意思,核心是安全。多数人在扩张时用的都是所谓的最大速度,最后一个不留神就翻车了。
段永平
有一个基本原则,我始终觉得并不错误,就是:做人第一,其次才是艺术家,再其次才是做音乐家,最后才是做钢琴家。或许这个原则对旁的学科的青年也能适用。
傅雷
生活如果不是从一点点小小的欢喜赞叹开始,大概最后总要堕入什么都看不顺眼的无明痛苦之中吧。什么都不对,什么都骂,结果世界并没有好转的机会,自己也没有好转的机会,只是一起向毁灭的深渊沉沦吧。
蒋勋
通往终局的路上一片虚无,没有爱也没有任何矫饰,有的只是属于孤独与幸福的无尽荒漠,剩下梅尔索一人与自己对弈,走完最后几步棋。
加缪
«
1
2
...
49
50
51
52
53
54
55
...
118
119
»